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新课程的时代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新课程的时代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通过对数学新旧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比较得知:数学教师要突破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思维惯性约束,必须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为指导锐意课改。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重心,不断充实教师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数学新课改,切实减轻学生学习数学时所受的身、心双重压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体;旧课程;新课程改革;对策

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比较分析新旧课程的异同点,并结合新课程探求新的施教策略,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一、旧课程的不足

(一)重知识传授,识记内容多,轻知识点间的融会贯通、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教师累,心思集中用在“题海”中觅题、猜题、压题上;学生累,精力耗在“题海”中来回游荡,淹没了个性,难达知识彼岸,身累,心更累,将死记硬背及“题海”战术作为高分的前题。

(二)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度欠缺

这使得数学“现实事务在数量、形象和关系上的反应”的科学本质难以体现。课堂中,教师无视学生主体,传授数学知识多已有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为主,难以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新知识的扩充难以到位。同样的知识点和问题,不同的老师传授给不同的学生,呈现的教学效果几乎一样。

(三)缺少或无探求意识

旧课程对知识点的设计常按“定义、例子、定理、证明、例子”模式编写,其中有很多“开门见山”的问题,无需学生探讨,而只是告诉学生知道是什么,无需探求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成为空话。

(四)题型组合不合理

不少“经典”题型也只是将不同知识点或解题技巧、方法等“简单”组合,冠以“开发学生智力、智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的美誉等,当然,这有积极的一面,但其中有许多难度深的问题,人为因素大,造成学生负担重。老师像编题高手、造题能手、押题专家;学生像是解题高手、做题强手、答题妙手。

(五)业绩评价不合理

凭成绩给师生评等,分高――能力强、优等;分低――能力弱、低等。如:教学工作基本上围绕高考指挥棒转,评价老师工作业绩是考分,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是考分,千古遗训“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再一次被强化。数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相差甚远,更无从谈起“发展和完善人”。

(六)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不能揭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思维不活跃,“惰性”上升,“我要学”演变为“要我学”,学生走向社会或进入高一级学校后的适应力难以预料。

(七)学习和教学目的模糊

有的学生对学数学比较迷茫,甚至连有的数学老师也较为迷茫。在高中(职中),不少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为了在大考中获得理想成绩,以便升入高一级学校,若考不上,那十二年的数学等于白学。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学数学无疑被定格为应试而学。高中(职高)毕业后,难免两级分化:一是身处大学象牙塔中,戴着厚厚眼镜“高分、低能”的“高才生”;一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戴着厚厚眼镜耕耘地球的“修理工”。这与通常所说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的教育理念,相距甚远。

二、对新课程的认识

数学新课程,为学生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选择性适用课程;提倡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思维能力;与时俱进,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相结合;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课程充满了全新创新思维,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与时代衔接,与世界同步,突出了“新”:教学理念新、编排知识内容新、设计问题角度新等。

(二)具有探索性、未知性或可预见性

注重过程与思想方法,及时渗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从中发掘教学过程中的均衡点、闪光点。让学生懂得:数学到底“是什么”远不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为什么”,搭建好自我解决问题的新平台。

(三)内容精和深,有选择性和现代性

根据需要、兴趣、爱好选择所学内容,考虑各层面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力求学生具备共同知识基础下,适时更替、更新国内外先进的或最新的科研成果(如一些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增添与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学生经验相适应的内容,及时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前沿知识等。

(四)立足于社会和个性需要

为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打基础;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学提供良好平台;将学习数学知识、能力与发展多种能力相结合,体现了“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五)注重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评价体系合理、科学

例如,关注对“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思想等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科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的态度”。

三、新旧课程共同点

第一,从教材编排体系前后结构上看,基本上能与实际联系,对数学问题做定性判定,反过来,利用性质或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想象、联想等能力及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品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第三,运用事例,引进模型,力求从已知到未知,简到繁,少到多;注意方法对比、异同区分,掌握实质;同学科与不同学科内容间大致相辅相承;两者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科学,不过,新课程更能体验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四、新课程的对策

(一)新课程教法上的变化

教师要用“教材教与学”,而不是“教教材”,要用透、用好、用活教材,当前教材虽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唯一。特别地,作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的数学教育就更应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智力、能力品质。那么,如何利用其教育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所需,并激发学生潜能,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以获取基本知识、技能为目标,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及时把新知识、新成果整合到教学中,突破教材和传统思维的束缚。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应成为该学科的开发者、促进者、协调者。数学教学并非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由静态教学观向动态教学观的转换过程,重视过程与方法、创新与实践。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顺应”情境,多角度、全方位应用数学概念、方法,把先进教育理念真正融合到教学探索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扩展视野。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营造教学情境,做到观念的修正、促进和发展,重视观念改变,明确教学任务,并有效调控,让学生有机会谈感想、体会,值得每位教育者方面思考、探讨:

第一,通过观察、猜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强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第二,学生在探求中,建构知识网络,培养主动探求、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让学生在新知识背景下积极思维、激发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四,留下思考时间、空间,让学生观察、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理解并掌握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一步形成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理论;第五,有些问题可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知识点,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措施

第一,教改教研,发挥主导。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启发者和指导者,故应具备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强烈感染学生的知识功底和凝聚力、对新课程标准的领悟力、对形势的洞察力;应有能力、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一个“探求、研究”数学的学习氛围,而不只是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以求“输出”考试分数。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而应转变为“引导、授渔、自我解惑”,据此要求教师自己重新塑造、加工,优化自身传统知识结构,提高职业素养。

第二,扎根基础,汲取养分。诸如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和公理等都是些基础或典型的数学问题,与之匹配的练习题,经过实践检验,由专家、学者精心挑选,渗透了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潜伏着积累、启发、创新和拓展等数学功能,老师的工作就是挖深、吃透、精心探讨这些内容,力求心中有“成竹”,更要有“嫩芽”。

第三,调查分析,激活复苏。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仅凭测试分数还远不够,需深入调查分析,如与学生座谈,了解其内心动态;考察平时学情,了解相关科目;访问家长、班主任或其他同学,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外因。这样,就能知晓学生真实的数学思维状态、知识结构层次和学习数学的动机,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案。学生在由感知、认识、理解、应用和反思等环节,均存在新旧知识同化、转化和顺应的过程。根据认知规律,如何组织好一堂课,发挥最佳时效,数学教师应该和学生一道,将学生已知的、零散的知识再次疏通、聚合,将积淀在学生脑海深处或遗忘的知识再激活、恢复。具体地说,以基础为起点,降低坡度,减少难度,不做大的思维跳跃,称之为适应期,目的是理顺数学基础知识的含义、背景、解证过程及潜伏的各种数学信息,找到最佳思维起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受益。

第四,探求上升,开花结果。有了基础知识铺垫,可将知识由点而线、线而面和面而体地扩展、推广。据此,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在新旧知识转化间、貌合神离概念间、形同质异题目中,设计些典型问题,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使思维朝正反、纵横各方面拓展,以进一步强化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思维及记忆上的迁移能力。设计些具渗透性、发散性、思路广、入口宽和解法灵活多样的“经典”题目,使之具有以下特点:可一题多解、探求最优方案;可一题多变,如变结论、变条件、变解证过程,将问题拓展;可一题多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多题一法,总结规律;可旧题翻新,温故知新;当然,也可一题一解,品味走“蜀道”后的惊喜,进一步体验数学中的“奇异美”。最终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应变诸能力及承受挫折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们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反馈总结,巩固提高。总结是一个知识点与另一知识点、一个章节与另一章节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一个知识点的终点,同时是另一知识点的起点。在反馈基础上总结,将事半功倍。反馈渠道大致有以下方面:课堂内外、师生、教材资料、单元测试等。总结内容大致有以下方面:涉及的知识点、技能、技巧、方法、思想;解题突破口;解题最优方案;解题困难时如何分析解决;如何预防解证的失误;如何面对问题的多变、推

广、迁移等。

五、结束语

数学,只有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结合时,才富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促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相关数学经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此,数学教育应适应时代需求,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独立思考、关心合作和健康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求来,马伯准,章光裕.中学数学教学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数学新课程标准[S].2006.

3、刘翌.从数学建模竞赛谈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7).

4、刘长文.浅议数学教学改革[J].山东农业教育,2007(1).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者为学生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