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慎防教材编写的不良暗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慎防教材编写的不良暗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材编写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角度的教育影响,否则就会出现超出编写者预料的种种不良暗示。小学课文《狐狸和乌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意图是想借故事来纠正或防止儿童因轻信而受骗,结果却是儿童更喜欢像狐狸那样为非作恶,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这一点在不同版本的课文《狐狸和乌鸦》的叙述思路、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强化的倾向。为此,语文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必须慎重对待,防止教材对儿童产生不良暗示。

[关键词]《狐狸和乌鸦》;语文教材;不良暗示

语文教材编写必须从各种书报杂志中选取符合教育需要的文章加以改动,根据某一教育主题去构思和创作。理论上,教材编写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角度的教育影响,可是实践中,编写者往往只专注于某一教育目的或需要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效果,从而产生了不良暗示。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材中的不良暗示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致使教材常常出现超出编写者设计意图的种种意义和效果。

小学课文《狐狸和乌鸦》就存在这样一种超出教育本意的不良暗示。这篇课文取自伊索寓言故事。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曾把这个故事写成寓言诗,在法国广为流传。这个故事的意图大致有两个:一是告诉人们,所有阿谀奉承的人都靠他所吹捧的人生活,所以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嘴脸;二是花一块奶酪(小学课文把“奶酪”改成了“肉”)学一个教训,也算值得!这两个意图都是从乌鸦身上去考虑的。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到这个寓言诗以后,触动很大。他从狐狸身上去考虑,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这样的寓言故事。他指出,当孩子们有机会把这个寓言拿来应用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同这些意图完全相反,也就是说,你想借故事来纠正或防止他们因轻信而受骗的缺点,结果会是他们“一面嘲笑乌鸦,而另一面却非常地喜欢狐狸”,喜欢像狐狸那样为非作恶,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当然,喜欢狐狸肯定会选择狐狸的行为方式作为模仿对象。

狐狸和乌鸦这一则寓言故事改编后进入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早见于清末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第四册,课文标题为《鸦好谀》,全文字数不多。

鸦衔肉,止树梢。狐过而欲得之。仰颂之日:“君躯既壮,而羽复泽,吾素闻君善歌,请奏一曲。”鸦悦,张口欲鸣,未发声而肉已落。狐疾取之,复语鸦曰:“他日有无故谀君者,君其慎之。”

显然,课文意图是想让小孩子从乌鸦身上吸取教训,并借狐狸的口警告人们不要上“无故谀君者”的当。但是,狐狸的轻松成功和敏捷动作无疑对儿童更有吸引力。

这个寓言故事伴随语文独立设科而来,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演变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谓经久不衰。它有许多版本,不同版本的素材大致相同,都围绕狐狸骗取乌鸦嘴里的肉而展开,但是由于教材编制者对这个故事不良暗示的认识态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因此,这一故事在不同版本中的叙述思路、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等方面各有千秋,由此带来的不良暗示及故事隐含的正面教育价值也显得轻重不一、大小各异。下面从这个故事的不良暗示切入,选取百年来该故事的三种版本进行分析,以展示教材编制者处理不良暗示的认识和经验。三种版本分别是1951年初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语文课本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山东版、人教版、苏教版。

一、角色与关系

乌鸦和狐狸,谁为主角,谁为配角,这种思路安排决定了突出哪个形象的问题。山东版和人教版都把乌鸦当作主角,先说乌鸦,再引出狐狸,突出了乌鸦形象。

一只乌鸦,在一棵大树上,做了一个窠,住在里面。大树底下,住着一只狐狸。(山东版)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人教版)

乌鸦和狐狸,一个住在树上,一个住在树下,抬头不见低头见,这种布局传递了两者作为邻居的熟悉关系。不过,由于人教版删去了“住在里面”的描述,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乌鸦有许多窝,这只窝只是它偶尔来一下的窝”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就难以确定乌鸦和狐狸的关系到底是熟悉还是陌生。一般来说,关系熟悉不容易产生欺骗行为,关系陌生才容易产生欺骗行为。因为熟悉者之间的行为,很有可能是闹着玩或有其他意图,不好把狐狸和乌鸦的交往定性为骗与受骗的关系。

这一点苏教版注意到了,明确表明两者不是邻居的熟悉关系,而是萍水相逢的陌生关系。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苏教版)

不过,正是这种布局改变,一方面把主角转换为狐狸,先说狐狸,再引出乌鸦,乌鸦是狐狸找食物时遇到的―个猎物,另一方面也为狐狸欺骗行为的展开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写法无疑聚焦、突出了狐狸的形象,有可能强化卢梭所指出的这篇寓言故事的负面影响,使孩子们更倾向于效仿狐狸的行为方式。

二、乌鸦、狐狸与肉

乌鸦和狐狸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但是,因了一块肉,两者联系起来了。“肉”是两者追逐的对象,它既是现实的,指满足口欲的美味,也是象征的,指满足某种需要的物质存在。乌鸦和狐狸都为了追寻这种物质存在而于同一场景出现。

一天,乌鸦从窠里飞出来,想找一点东西给它的孩子吃。它飞来飞去,好容易在肉铺的棚子里,找到了一片肉。它便把肉衔着,高高兴兴地飞回家来。站在窠旁的树枝上。

这时,恰好狐狸也出来找食物。看见乌鸦嘴里衔着一片肉,馋极了,可是想吃又够不着。(山东版)

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

这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他抬起头来,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人教版)

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苏教版)

虽然乌鸦和狐狸都在追寻这种物质存在,但其动机则完全不同。乌鸦找肉是为了孩子。为此,山东版、人教版都在尽力刻画乌鸦的母爱形象:乌鸦关爱孩子,为孩子有肉吃而高兴。山东版甚至还刻画出乌鸦为孩子找食物的辛劳:

它飞来飞去,好容易在肉铺的棚子里,找到了一片肉。

乌鸦如此艰辛地找到一片肉,她肯定也饿了、累了,何尝不想直接吞进去?但她不能吃,她要给她的孩子,于是她只能把肉衔着。乌鸦对于肉的动作,山东版用“衔”,其他两个版本都用“叼”,前者比较平淡,对刻画乌鸦母爱形象有利,后者容易让人产生类似“叼烟斗”“翘起来”的动作联想,有过分做作、炫耀之嫌。

尽力刻画乌鸦可亲可敬的母爱形象,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乌鸦受骗后的同情,减少对乌鸦的嘲笑,从而发挥这篇寓言故事的正面引导作用。

狐狸对于肉的追求,则完全为了自己。它出来

找食物,如果以正当途径去找,那么它看见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只能是祝贺乌鸦。问题是,狐狸的心术本身就生歪了,所以看见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就表现出“馋极了”“馋得直流口水”,三种版本都刻画了狐狸的自私和贪婪。但是,力度都不够,其实,还可以增加一些体现狐狸贪婪形象的词句去描述,把它刻画得越可恶越好。

此外,苏教版还有一个不足,那就是关于狐狸馋的对象表述不明,狐狸馋得流口水是因为乌鸦,还是因为那片肉,抑或两者?让人费解。因为,乌鸦也可以是他的捕食对象。关于这一点,山东版和人教版就描写得很明确,直接点明了狐狸馋的对象就是乌鸦嘴里的那片肉。

三、问话与回应

面对一片肉,狐狸馋得流口水,乌鸦则是叼在嘴里而不吃。这种对比,一方面可以贬低狐狸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凸显乌鸦的母爱形象。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课文中“馋得直流口水”这类刻画反面的、丑陋的狐狸形象的词句之外,还要继续增加能引起孩子们抵制和反感狐狸的描述。把狐狸形容得越狡猾、越卑鄙、越贪婪,把乌鸦描述得越高尚、越伟大、越无私,这篇寓言故事的正面教育价值就越大。苏教版在这方面就关注得少一点。

由一片肉,狐狸和乌鸦联结起来,引发了一场冲突。冲突的起点和过程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馋和叼。没有狐狸的馋,就没有狐狸想方设法的三次问话;没有乌鸦的叼,就没有乌鸦三次无奈的回应。假如狐狸不馋那片肉,就可能继续去其他地方找吃的;假如乌鸦把那片肉吃掉了,就可以轻松自由地与狐狸对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尴尬的回应了。

狐狸由“馋”到“想”和“问”的情节,三种版本的具体展开各不相同。

第一,先说对“想”的描写。

(狐狸)便想了一个办法,悄悄走过去,坐在树底下说……(山东版)

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人教版)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苏教版)

山东版计划性比较强,“一个办法”类似于一套实施方案,仿佛乌鸦是一个弱小、无反抗之力者,一切都在“办法”的掌控之中,“办法”推出后一定会成功,没有考虑到事件和情景的变化性、复杂性。人教版“想了想”“笑着”,写出了狐狸对结局的成功骗取胸有成竹的儒雅风度。这两种版本都好象透露出,狐狸从一开始的“想”中就已经暗示了以后的成功。苏教版用“眼珠一转”体现狐狸的狡猾性和随机应变性,对结局的暗示性没那么浓重,而是一步一步走,每一步的结果如何难以预料。这种写法对于刻画狐狸的反面形象有利。

第二,再说对“问”的描写,狐狸总共有三次问话,相应地带出了乌鸦的三次反应。

狐狸第一、二次问话都是礼貌性的―般甩语。

“你好吗?乌鸦先生!”

乌鸦没有作声。

狐狸又说:“乌鸦先生,你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一下,还是不作声,仍旧衔着那片肉。

(山东版)

“您好,亲爱的乌鸦!”乌鸦不作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作声。(人教版)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苏教版)

第一次问话是见面的问候语。作为问候语,听到以后必然要有所反应,除非乌鸦已经认定问候者不怀好意了,否则就是不礼貌。回应的方式不一定非要开口,可以点点头、看一眼、鼻孔“嗯”一声等,但是,三种版本都笼统地采用“不作声”“没有回答”。这种描写把乌鸦当成了一个不懂交往礼貌的无教养者,不利于凸显乌鸦的正面形象。其实,问候语本身就不用回答,只须回应,有所回应就是礼貌的行为。

第二次问话是深入交谈后的拉家常。这次是要开口回答的,但由于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不方便回答,因此,三种版本都描述为:乌鸦看了狐狸一眼,没有回答。

其实,要想凸显乌鸦的正面形象,应该让乌鸦摆头示意它的孩子在窝里很好,因为乌鸦本身就是站在窝旁边与狐狸对话的。不过,苏教版让乌鸦站在一棵树枝上,不一定是窝旁。这可以说亵渎了乌鸦的母爱形象。试想你叼着一片肉,不吃掉它,而是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干嘛呢?炫耀、招摇?让人猜疑。

狐狸的第三次问话明显是阿谀奉承、拍马讨好的表现。

狐狸想了想,望着乌鸦继续说:“你的羽毛真漂亮啊!我知道你的嗓子很好,唱起歌来一定很响亮,你能唱一个歌给我听吗?”

乌鸦听了这些赞美它的话,高兴极了,就开始唱起来。(山东版)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人教版)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苏教版)

第三次与前两次有本质不同,是体现狐狸狡猾、卑鄙的重要问话。

如果说第一、二次的问话和回应要重点凸显的是乌鸦的高大形象,那么第三次问话和回应就应该重点突出狐狸那令人鄙视的奸诈形象。虽然三种版本都是从夸羽毛到夸嗓子,导致乌鸦最后按捺不住开口了、肉掉了。但是,从贬狐狸褒乌鸦的角度来说,三种版本都不是很好。

贬狐狸方面,应该对狐狸的形象进行一贬再贬,可把上面的描写分别改写为:

狐狸心里嘀咕,盘算着怎么才能让乌鸦上当,于是,望着乌鸦诡谲地继续说:“……”

狐狸垂涎漫流,湿了一地,它仿佛闻到了那片肉的香味,又说:“……”

狐狸眉头一皱,又生出诡计,摇摇尾巴说:“……”

褒乌鸦方面,应该把描写乌鸦听了好话后得意忘形的描写,如“高兴极了”“得意极了”“非常得意”等去掉,可以分别改换成以下几种表达。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心想:

“是呀,孩子这么小,整天忙忙碌碌,自己的嗓子都不知怎么样了。”这样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就开始唱起来了。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若有所思,心想:“是呀,现在整天忙着给孩子找吃的,羽毛都顾不上打理了,可嗓子应该还好吧。”于是嘴巴不自觉地唱起歌来。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觉得有道理,心想:“当初我可是高音段歌唱比赛的冠军,现在忙于照看孩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唱。”她准备试唱一下。

总之,不管怎么改动,都要力争让学生明白,狐狸和乌鸦的冲突是卑鄙与高尚的冲突,尽管最后的结局是狡猾的狐狸得逞、高尚的乌鸦嘴里的肉被骗去,但权当是乌鸦由于劳碌于抚养小孩,很久没有练声的结果,千万不要让她成为被可怜的对象。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多人明知是拍马奉承,都愿意当事实来听,不要对这个终日为家庭操劳的乌鸦求全责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多元反应必然存在超出教材编写者预想的意义和效果,如果是正面的、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意义和效果,就应该弘扬,反之,则会成为不良暗示。就《狐狸和乌鸦》的寓意来说,告诉孩子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吹牛拍马或撒谎骗人,希望他们识破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上当受骗。这是从成人的角度把儿童预设为将会上当受骗的对象,也就相当于把孩子们推到了被逗着玩或傻里傻气的人行列,试想,哪个孩子愿意成为这样的人?他们宁愿成为被人谴责的欺骗者形象,也不愿成为被人耻笑的傻瓜。于是孩子们从中学到的就不是预防受骗的教训,而是欺骗者的伎俩。这就暗示了故事在教育孩子成为欺骗者。这种不良暗示在教材编写的整体构思上就已经存在。有时整体构思的教育意图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是不良的。自语文独立设科一百多年来,与《狐狸和乌鸦》相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如课文《笨孩子》。

星儿的妈妈叫星儿去买五个铜圆酒,五个铜圆油。星儿问妈妈道:“那五个铜圆买酒,那五个铜圆买油?”妈妈道:“随便好了。”星儿走了几步,回头又问妈妈道:“那一只碗买酒,那一只碗买油?”妈妈道:“随便好了。”星儿走到大门口,又回进去问妈妈道:“先买酒呢,还是先买油?”妈妈道:“随便好了。”星儿走出大门,又回进去问妈妈道:“那一只手拿酒,那一只手拿油?”妈妈道:“笨孩子!不要你去买了。”

这篇课文的本意在于通过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不要如此愚笨,但事实上却很可能让孩子学会了为不想做事而寻找借口,这里的反面形象“笨孩子”倒成了儿童为实现偷懒、不做事的效仿对象。对于教材的不良暗示,教材编制者应该尽力在文本呈现中加以淡化或纠正;如果完全没有这种意识,就很可能在不经意中强化了故事的不良暗示。对此,教材编制者和使用者不可不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