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目标理论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目标理论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任何一个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都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整体工程,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科学设计培训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才能取得理想的绩效,正如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授所说,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现必须解决七个基本问题:一是多维理解“为什么培训”: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二是深度分析“培训谁”:掌握学员个体学习特征;三是准确揭示“培训他们什么”:聚焦培训目标;四是精心设计“用什么内容培训”: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五是严格遴选“谁来培训”:优化培训师资资源;六是积极研究“如何培训”:发挥研修主体的参与作用;七是密切关注“培训效果如何”:全程监测和控制培训质量。按此逻辑线索,在目标理论指导下,我们有效的进行了湘潭市首届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专项研修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一、理论依据

(一)泰勒的课程设计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被尊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R.Tyler)所创立的“泰勒模式”。他指出,任何课程设计都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教或学(目标)?二是教或学什么(内容)?三是怎么教或学(组织)四是如何评价教或学的效果(评价)该理论应用到教师培训工作中可以表述为:教师培训项目设计必须回答为什么培训(培训目标)、培训什么(培训内容)、怎么培训(培训组织)和如何评价培训效果(培训绩效评估)四个方面问题。在实际运作中,为便于操作,该模式可以细化为七个步骤:诊断培训需要 形成具体培训目标 选择培训内容 组织培训内容 选择培训活动 组织培训活动 培训绩效评估。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布鲁姆(Bloom)等自1948年开始研究教育目标的分类,到1972年,陆续编写出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教育评价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一分类体系并非是针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但其目标分类的具体性、准确性和可评性等在教师培训项目的目标设计中是值得借鉴的。教师培训的具体目标同样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分层设计。

二、需求调查与分析

依据上述理论,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的首要步骤是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参训对象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培训需求,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参训教师、湘潭市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员等进行了调查。

该班学员共计39人,其中男学员16人,女学员23人,分别来自湘潭市直中小学、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员主要是学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教研主任和一线骨干教师等。承担过课题主持人的5人(13.51%),参与过课题研究的12人(30.77%),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过论文的6人(15.38%)。绝大部分参训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兴趣但科研知识缺乏,科研能力不强,不知如何做研究,在课题的选择方面的困惑很大。他们迫切需要教育科研课题选择、课题申报、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表述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喜欢案例研讨、专题指导、合作实践,行动研究等培训方式。

三、目标设计

基于培训需求调研,再设计培训目标。依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该项目培训目标应定位于参训学员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提升上。

(一)总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教育科研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认知);理解“教师即研究者”的真正内涵,培养教育科研兴趣,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情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于教育研究实践,提升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使其能够成为本校乃至本区域内教育科研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技能)。

(二)具体目标:

⑴明确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研究课题的选题、设计与论证的要求;

⑵掌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一般方法,会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⑶能初步掌握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⑷会根据研究的内容,有效运用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活动,能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申报书、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等。

四、内容设计

围绕上述目标,该项目培训组织了以下内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教育研究的课题选择;教育研究课题的设计与申报;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

五、过程设计

该班培训过程共计四个环节:

(一)集中学习(20学时)

学员聆听了湖南省教科院李三福教授《如何进行课题设计与申报》、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题》、湘潭教育学院程正彪院长《教师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湘潭市教科院罗大红主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等四堂学术讲座,并由湘潭教育学院陈跃辉副院长向学员讲授如何做课题申报书。专题讲授结束后组织学员到机房进行远程培训网上注册和学会使用学习平台。

(二)远程学习(32学时)

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远程教育部合作搭建远程学习平台,组织学员网上学习,课程内容是《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和《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四大模块。通过这些内容学习、专家网上辅导与答疑、学员相互研讨和网上作业的完成提交等措施,使学员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设计与论证的要求;掌握了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了如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会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并能够根据研究内容,有效运用多种课题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等。

(三)岗位研修(20学时)

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把集中学习和远程培训所学到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教研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教研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并要求学员带动和指导本单位其他同事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做好校本研训工作。同时要求学员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网上下载一份省级课题立项申请书,自拟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完整做好课题立项申报书。

(四)成果汇报(8学时)

主要工作是结合“十二五”2013年度省、市两级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申报活动,要求每位学员参考省、市两级课题申报指南,选好课题、做好课题申报书,提交给指定的辅导教师,经辅导教师批阅和提出修改建议后,按辅导老师要求认真修改,有意向申报2013年度立项课题的于5月10日前逐级上报湘潭市教科院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公室,不准备上报的也要作为一项作业同时间提交教育学院师训部作为该班培训成果之一存档。

六、培训绩效

通过为期八个月的培训,在培训专家、管理人员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该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目前,该班有19位学员分别成为了省、市两级教育研究规划课题主持人,其中省级课题主持人7人,市级课题主持人12人。在近期公布的2013年度省、市两级课题立项公报中,本培训班学员有9位申报,潘益民、郭成志两位学员的课题被省规划办立项,张波等7位学员的课题被市规划办立项,申报立项率为百分之百。其他未申报的学员都按要求认真做好了一份高质量的课题申报书提交给了教育学院师训部。

通过训后跟踪调查,学员通过培训后都能独立从事和组织教育科研各环节的活动,并能指导本单位其他同事的教育科研工作,成为了本单位乃至本区域内教育科研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

七、设计实践特色

(一)目标导向,加强培训针对性

该项目教师培训,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具体实施培训,成功得益于始终遵循目标导向的培训原则,聚焦学员在教育科研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从而使得培训具有针对性。

在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以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了该项目培训总目标:树立学员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提升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为达到这一总的目标,依据学员实际,我们拟定了使学员明确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设计与论证的要求、掌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一般方法、学会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了解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能够根据研究内容,有效运用多种课题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等几个具体目标,做到按需定标。在培训目标指引下,科学选择了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的内容,做到以学定教。切实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加强培训的现实针对性。

(二)任务驱动,提升培训实效性

用“任务”引领学员,用“任务”驱动培训,目的是使学员的思维和意识不游离于培训活动,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依据学员实际,我们给学员布置了就某一研究内容写一篇综述、撰写培训心得体会、在本单位举办一次校本研究展示活动、参考2013年度省市两级教科院课题申报指南自选课题做好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申报书并争取立项等任务,以作业的形式写进《学员手册》并规定提交时间。学员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则能熟练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提升其教育科研能力。从而很好达成培训目标,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战术超越,增强培训灵活性

学员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遵循教师培训模式构建的多样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灵活地运用多种培训模式。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模式的范型进行了符合实际的变化,优化组合各教师培训模式构成要素,综合考虑影响培训的各种制约因素,有机整合各单一性培训模式为综合性培训模式:“集中培训 + 远程培训 + 岗位研修 + 参观考察 + 个别辅导 + 成果汇报”。

本次培训采用了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培训方式,每位学员都安排了一位辅导老师通过网络和电话指导其完成课题申报书的作业。通过这种方式使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达到了理想的统一。

(四)资源创新,优化培训适应性

本次培训,在培训资源方面突出培训课程和资源的适应性、实用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学以致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一方面,做到了课程资源与专家资源的统一:李三福主讲课题申报、刘铁芳主讲选题、罗大红主讲科研管理、陈跃辉主讲申报书的撰写,具有权威性、前瞻性,确保参训教师学到新知识,具备新理念,形成新技能,掌握新技术;另一方面,做到了文本资源与网络资源的统一:建立了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远程教育部之间互通互联的有效机制,实现了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形成了人网、地网、天网“三网合一”的培训体系。

(作者单位:湘潭教育学院 湘潭市教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