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稳定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稳定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出现失稳的情况,针对某车站具体情况,通过对地质情况分析和力学计算,分析了其开挖过程对已有结构的影响分析,采取了有效措施,预防了两者失稳现象的发生,采用相关技术手段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通过实际证明了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铁车站 基坑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15-01

1 工程概况

本段范围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其下分别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流水沉积的粘性土及卵石土,局部夹砂层,下伏上白垩统灌口组泥岩。

2 结构模型

采用荷载-结构模型,模拟老街站三号线车站采用盖挖法施工时,对建成的一号线的结构的影响。车站结构(围护、主体、柱等)采用弹性梁单元模拟,围护桩与侧墙采用刚性藕合连接(叠合结构),地层对结构作用用弹簧模拟。开挖过程中侧土压力对围护桩作用采用朗肯主动压力(水土分算),按“荷载增量法”对整个施工开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施工工序为:第一步开挖,施作顶板结构;第二步开挖,施作一层中板;第三步开挖,施作二层中板;第四步开挖,施作底板。计算模型如下图1。

三号线开挖对一号线是有较大影响的,开挖前后,一号线中二板最大增幅为36%,底板最大增幅为10%,顶板最大增幅为9%,围护桩(即侧墙)和中一板影响较小(有所减小)。

开挖第一至三步时,一号线结构内力变化较大,而第四步开挖时,一号线结构内力有所改善,主要是由于开挖过程造成一号线受偏载作用,而开挖完成后,荷载为对称荷载。

最大水平变形为20.4 mm,变形满足要求。三号线开挖对一号线是有影响的,但大部分结构受影响较小,因此,只要控制一号线结构的偏载作用(如控制开挖纵向尺寸,及时浇注结构板等),该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

3 主体结构尺寸

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时,边坡坡度(高宽比)在粘性土层采用1∶1,在卵石土层采用1∶0.75,边坡表面喷射5 cm厚的C20混凝土。

土钉墙结构型式:土钉水平和竖向间距为2.0 m,土钉采用直径φ40钢花管或采用直径φ32钢筋,土钉长度2.0~6.0 m,喷射面层采用150 mm厚的网喷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采用C20,钢筋网采用单层、直径为φ6间距为200 mm的钢筋;土钉墙的边坡(高宽比)采用1∶0.2。

无论采用放坡开挖还是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均须进行基坑外管井降水。管井直径采用φ300 mm,深度不小于15 m,沿基坑两侧错开布置,单侧管井的距离为30 m。

车站顶板厚度为600 mm,侧墙厚度为600 mm,底板厚度为700 mm,中柱采用700×700 mm矩形截面柱,底板下的抗拔桩采用φ1200 mm人工挖孔桩,桩深8 m。

主体框架结构按作用在弹性地基上的等代闭合框架结构进行计算,其地层的作用以一系列弹簧模拟,计算采用SAP84有限元通用结构计分析程序,结构计算按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施工荷载和偶然荷载的各种组合工况进行。根据本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特点,考虑施工完成初期阶段、近期使用阶段和远期使用阶段水浮力分别按0%、50%、100%进行计算分析比较;荷载按结构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组合。车站结弯矩图如图2所示。

计算分析表明,由于结构周边土体的约束作用,地震力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较小,由于构件计算中,地震组合工况仅进行强度检算,而地铁车站在其他工况计算时,其多数构件计算主要由裂缝检算来控制。因此,地震作用工况对构件设计为非控制工况,结构设计时仅需按抗震构造要求进行处理,车站对房屋基础地震影响与原场地相同。计算结果还表明,在有人防荷载作用的工况,计算结果不控制结构构件的设计。

4 施工步骤

施工期间南都西路进行封闭,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1)施工场地围挡,施工降水井。

(2)进行基坑开挖,施工降水随开挖深度逐级超前降水,喷射混凝土护坡;同时基坑逐层开挖,并逐层施工土钉墙。

(3)施工底板抗拔桩、接地网、垫层及底板防水层。

(4)顺序施工车站底板、侧墙及侧墙防水层。

(5)施工车站顶板及防水层、覆土、同时敷设管线。

(6)施工道路、路面及绿化。

(7)施工车站附属结构;方案一附属结构可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方案二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分别施工。

5 结语

通过计算分析,采用该方案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失稳,并给出了具体的主体结构尺寸和施工步骤,对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江华.深基坑支护技术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3,82(3):23-26.

[2] 冯玉宝.深基坑工程问题与进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