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庙会登上大雅之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庙会登上大雅之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宝琳从小就在喧闹的庙会里长大,栩栩如生的面人就是他手头的玩具。当庙会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张宝琳希望带着面人从庙会登上大雅之堂

农历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庙会,逢三是土地庙庙会,逢五、六是白塔寺庙会,逢七、八是护国寺庙会,到正月里还有厂甸庙会、东岳庙庙会、白云观庙会等等,北京城里一年到头都有各式各样的庙会,商贩们自然得往来奔波,隔几日便又要收拾好家当前往下一个庙会。张宝琳祖辈上的生意便是在庙会上搭棚铺,同样也得从一个庙会跟到下一个庙会。

北京庙会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哪怕有了百货公司等大商场,多数老百姓还是爱在庙会上添置家当,方便又实惠。1954年出生的张宝琳也跟着家人天天泡在庙会里,看着手工艺人的各式玩意儿慢慢长大。有一天,还没桌子高的张宝琳看着“面人郎”郎绍安捏着面人,从郎绍安随意揪下一块面疙瘩递给他后,张宝琳便捏到了现在。

“我没拜过师,没正经学过,是自然而然学会的,从1970年开始就做得不错了。”16岁的张宝琳刚有了一份工作,业余时间全部用来捏面人,或者去颐和园的长廊上找创作素材,“那会儿想找个画册什么的都没有”。在那个年代,以表现才子佳人为主的面塑不可避免被列入“封资修”,成为要打倒的对象,张宝琳只能偷偷在家里捏,不敢让人知道,母亲更为害怕,捏好的面人都让她给砸了,砸完了张宝琳接着捏。

这一段“闭关修炼”的时间让张宝琳的技艺突飞猛进,“过几年,慢慢的朋友亲戚都知道我做这个,都喜欢,于是就开始做了送人,有一年我记录了一下,从年初到年底,我送了297个。”

改革开放以后,面人终于能帮张宝琳挣钱了,这是过去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街道都知道我做个很好,那时候有个美术社吧,说你得为国家做贡献啊,就开始用面人换取外汇。当时我卖一个能收入1块2,后来1块7,我一个月能挣120块钱,加上工资的40块,1978年一个月160块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局级干部,就算过得很不错了。”

张宝琳捏的面人摆在了友谊宾馆和友谊商店的柜台里,卖给外国人的零售价是8块钱人民币。这是最简单的面人,张宝琳说自己通常花一个半小时就能捏好。现在的价格是两三百块钱。

面人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主要原料十分简单,就是普通的面粉,而且也不是每次捏都要重新揉面,“面团放几年都没问题,只是放时间长就变僵了,但拿蒸锅蒸一下就又能用了。”至于面粉中加入了其他什么特别的东西,张宝琳一向对外保密,“它始终就是街头艺术,庙会上的玩意儿,过去三毛五分的,玩个一两天就没了,夏天发霉了、长虫了,冬天干裂了。我开始学这个就研究这个面怎么能不坏。”张宝琳指着玻璃柜里精致的面人,“这是1974年的,这是1973年的,这是1972年的,颜色有些退,但保存依然很好。”

张宝琳介绍说,从他师爷那一辈就开始研究面人的防腐,一直没解决了。自己也找过食品厂,对方一开口就是10万块钱研究费,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实验,基本解决了面人干裂、发霉的问题。“有的人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的,捏了几年面人,记者一采访,就说我这面人能保存100年,你捏还没捏够10年呢!所以我就跟你讲这个是70年代捏的,保存到现在是什么状态,我也不敢说我能保存100年,因为我做才做了40多年。”

面人起源于祭祀用品,后来慢慢演变成食品、玩具,在张宝琳这里,他希望面人能真正成为艺术品,“我追求一个高层次,让它登上大雅之堂”。张宝琳的努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让这种看似更接近于食品的民间工艺能够长期保存,他还自己学习了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等等,试图将西方的美术技法融入到面人中去,“觉得以前的比例不对的,我再去修正。”安安静静立在玻璃柜中的面人你也许以为早已是完成品,但张宝琳哪天觉得不满意随时都会去修改。

不过让张宝琳有些愤愤不平的是,面塑艺术似乎并未得到美术界的认可,“比如美院吧,都是学西方的,他们根本看不起你民间艺术,即使做到我这个水平,全国数一数二了,你让美院的教授学者看你的东西,他也看不起。最近把这些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为什么保护了?就是没人会、没人学、没人看得起。”

“面人汤”汤子博

面塑的流派众多,其和面的配方和手法各有不同,面人造型也各具风格。北京最著名的有“面人汤”、“面人郎”和“面人曹”3大流派。“面人汤”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民国期间,他曾为大总统黎元洪、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官宦士绅塑制作品。1923年,为研究京服饰图案,他迁居永定门外后村,向绣工学习,掌握精熟。1956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还成立汤子博面塑艺术工作室,首次将这一民间工艺带进正统的艺术殿堂。

“面人郎”郎绍安

郎绍安的面人色彩浓重,他12岁时在白塔寺庙会上偶遇面塑艺人赵阔明,随赵学艺。 郎绍安自学艺起便爱走街串巷,体味民风民俗,擅长旧京街头卖糖葫芦、卖茶汤、打糖锣等“五行八作”形象,并能用面塑仿玉器之光泽。冰心曾在《面人郎采访记》中这样写他:“有一次我在白塔寺庙会上,看见有捏面人的,捏什么像什么……我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

“面人曹”曹仪策

曹仪策的面人精细素雅,他深感自己塑造的北京面人应与市面上面塑有所不同,认为应从文化层次上高于市面上的小面人。因此,他刻意追求小面人的题材与创作手法。曹仪策在上世纪60年代创造了核桃面人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是一种20毫米左右的微型面塑,专门放置在半片核桃里供人欣赏。在《林冲夜奔》这个作品中,他利用核桃壳内的暗色作为天幕来表现:黑夜中白雪从天而降,孤独的林冲怀着满腔的仇恨走在这雪夜中,面部表情严峻,使人观之不禁心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