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研究生招生的各个环节,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本文研究了不对称理论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存在形式,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弊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06-03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高等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生源争夺日益白热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公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造成了名牌院校考生集中,而普通院校则生源严重不足,即便是优势学科也少有问津。因而,全面准确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对于考生考研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对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指参与交易各方所拥有、可影响交易的信息不同。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乔治・阿克尔洛夫在1970年表著名著作《柠檬市场》作了进一步阐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具有差异,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影响

1.信息不对称在研究生招生过程的主要形式。研究生招生是招生单位与考生之间进行互动并最终进行双向选择的过程,作为相互独立的两方,招生单位与考生对研究生招生信息的获取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存在着多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1)考生与招生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招生单位比考生更了解自身的实力信息,掌握着本单位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师资状况、硬件设施、就业去向等情况的详尽数据,处于信息优势,而考生对这些信息了解有限,处于信息劣势。虽然研究生招生宣传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招生单位间展开生源竞争的重要手段,但在招生宣传中招生单位通常难以将所有招生数据信息提供给考生考生,特别是难以准确把握考生的选择要求。(2)考生与学校招生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考生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而招生单位对考生的情况并不了解,特别是对考生的真实报考意愿难以掌握。反之,考生在报考前通常会了解和掌握招生单位的基本信息,如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等,但是仍然无法获取更详细的招生信息。由于研究生招生工作具有很强的阶段性,随着招生进程的深入,招生单位会逐步调整招生策略,这些信息考生通常无法及时获取。(3)考生与研究生指导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受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形式限制,考生在报考前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了解,往往集中于科研成果、学科排名、个人声誉等外在形式,对导师的个人实力、在研项目以及性格等情况缺乏了解。而导师对于考生的情况则局限于笔试成绩和面试过程的短暂交流,对考生的能力素质、兴趣爱好、发展定位等也不清楚。考生与导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表现在考生之间通常并不了解对某一名导师有选择偏好的人数多少。(4)本校考生与非本校考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校考生特别是本校应届考生是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主要生源,也是各招生单位竭力争取的高质量生源之一。每年,招生单位一般都会针对本校生源进行专门的研究生招生动员和政策宣讲,本校考生对所在院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历年招生情况、师资团队甚至指导教师个人的喜好都有着详细的了解,对招生过程中的政策变化情况也能够较为方便准确地获取。

2.信息不对称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形成的弊端。任何个体或团体在公共选择中无不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考生报考志愿的选择以维护自身权益为根本目的,招生单位也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由于双方在招生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地位不同,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并转化为决策的依据,最终形成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信息本身的不完备,考生报考志愿的集中趋势,录取选择上的区域差异,专业差异明显等问题不可避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必然造成考生报考的盲目性,报考人数在行政区域、学科专业、招生单位、指导教师中呈现结构性失衡现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招生单位和考生都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考生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招生信息,难以根据重要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为规避风险,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初试高分考生提前选择复试分数线相对较低的院校或专业进行调剂。这样一方面造成优质院校或优质学科专业的生源流失,出现了院校研究生招生“大年”、“小年”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导致招生单位“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热门”专业生源比例却严重失调,最终造成大量考生无法录取,或在招生单位间疲于奔命。在极端情况下,由于通过正常渠道获取信息无果,某些考生或家长就会转向培训机构或招生中介,导致上当受骗。如果被个别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所利用,还会滋生权钱交易,发生招生舞弊或泄题等腐败违法行为。

3.信息不对称对地方高校的影响。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的高等学校。地方高校承载着中国的绝大部分高等教育任务,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承载者。随着我国教育科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地方高校通过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学科水平普遍得到长足发展,部分学科达到了全国领先的水平。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考生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地方高校的真正实力,加之长久以来形成的对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认知偏差,导致相当数量的考生转而追逐其他具有较高名气的院校或学科专业,造成了地方高校的研究生生源不足。生源危机之下,地方高校首先想到的就是降低复试分数线来补充人数,通过各种途径降低门槛揽人。分数线的降低,虽然暂时满足了地方高校的生源需求,却也改变了高校的生源结构及生源质量,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

三、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现实中,信息并非平均分布于社会个体或群体中间,而是有所偏重,存在着私有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社会个体或群体因能力不同,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同,再加上信息本身的动态性和滞后性,使得社会个体或群体不可能拥有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客观的和普遍存在的。同时由于存在着信息成本和信息垄断,交易的一方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自己就越有利,因此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隐瞒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研究生招生时间跨度大、环节多、阶段性强,整个过程中信息繁杂而离散。一方面,受招生工作时效性影响,招生单位全方位、多方面的动态信息的力度不够,往往难以跟上招生工作进程。另一方面,考生受教育程度、地理环境、硬件条件等因素限制,很难做到长期、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因而在信息获取上处于明显劣势。这种情况的长期积累,不仅考生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考生信息获取的动力,造成研究生招考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四、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情况对策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研究生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既损害考生的利益,又导致优秀生源流失,妨碍招生单位选拔人才。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信息的完全对称是不可能的,但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通过不断地向另一方提供信息,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1.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招生单位作为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信息优势方,应主动建立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及时准确的招生信息,减少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自2014年开始,教育部正式建设上线了“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要求全国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在招生过程中,必须将招生简章、招生政策和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拟录取名单、举报方式等招生关键信息通过平台向公众公示,并对公开公示细节进行了规定。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公开内容外,招生单位还可以向考生和提供更多信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2.完善信息公开渠道。2006年,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正式上线应用。作为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平台,研招网使得我国研究生报考完全实现了网络化,其调剂平台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考生和招生单位。但是,研招网目前仍无法涵盖招生单位的所有招生信息,不能做到与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无缝链接,在招生单位和考生的互动方面尚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招生单位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加强多种通讯终端的使用平台开发,构建和完善适应考生需求的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与考生的信息交换与公开。

3.推进研究生招考分离制度。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招考分离,是指将招生工作中的考试工作(涉及初试和复试)和录取工作分别交由两个不同的独立部门负责完成,招生部门不再参与考试工作,而是专注于招生政策的制定、、沟通等,最终根据考试结果,选拔录取符合招生单位需求的考生。招考分离包含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层面,即针对某些学科,由国家组织进行的统一考试或者联考,目前已有管理类联考、医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门类已采用了这种方式;二是招生单位层面,即初试和复试的组织实施由单位内部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不得参与初试自命科目、复试科目的试题命制、印刷、寄送、考试等工作。实施招考分离有利于避免招生腐败,有利于实现纪检监督,有利于推进招生公平,极易得到考生认同。

研究生招生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是公共信息不对称的一种,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制水平、教育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息息相关。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招生制度历经数次改革,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于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国家应尽快加强教育考试立法,统一和规范各类研究生招生考试,推进研究生招生“阳光工程”,为考生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郑燕,杨颉.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

[3]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3]12号.

作者简介:王沛(1979-),男,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院,主要从事研究生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