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急冷链物流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急冷链物流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应急冷链物流是应急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需要低温保存的应急物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质量保证和及时有效的配送保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冷链物流、问题与对策

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应急物流,应急冷链物流能够满足食品、医药等易变质或易腐、生鲜产品对温度控制的严格要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适应应急物流保障需求方面的作用将愈加凸显。尽管目前应急冷链物流尚未成规模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但已经呈现呼之欲出之势,在不远的未来将取得重大的发展。

应急冷链物流的研究范畴

首先,应急冷链物流主要针对社会层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冷链物流是应急物流一个重要的专业化模块,而一般来说应急物流主要针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运作,所以,应急冷链物流也主要针对社会层面的重大突发事件。这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包括应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等事故灾难,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事件、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而市场运营中经销商因缺货或生产商因原材料短缺进行紧急补货的企业冷链物流活动,尽管具有一些应急性质,但由于其社会影响的局限性,不在讨论范畴之内。

其次,应急冷链物流的对象主要包括食品类和医疗类产品。其中,食品类产品有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后的食品,前者有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等,后者主要有速冻食品、奶制品和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医疗类产品主要有血浆、血清、冻干疫苗等生命医学、动物血清、生物制剂产品和其他特殊药品、药剂。此外,部分生物工程产品也有应急冷链物流方面的需要。

再次,应急冷链物流主要关注物资的运输配送直至分发的流转过程。作为一种特种物流活动,从理论上讲,应急冷链物流应当包括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但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情境下,应急冷链物流关注的是如何克服时空障碍,在第一时间将物资从集结地送达需求点,满足事发地的物资需要。因此,应急冷链物流更多地考虑的是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后物资的运输配送直至分发的流转过程,包括在事发地的临时存储时段,而生产、库存等前端环节的应急属性并不突出,故不做重点研究。

应急冷链物流的地位作用

应急冷链物流是应急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需要低温保存的应急物资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质量保证和及时有效的配送保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满足应急医疗救援需要。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中,往往伴随着人员的大量伤亡,如地震、矿难。为了救治受伤人员,必须紧急调运大量外科手术需要的血浆、成分血等。应急冷链物流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地紧急调运血浆等支援灾区,为挽救灾区受伤群众的生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是构建社会卫生安全保障。当大面积疫情爆发时,疫苗在疾病防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应急冷链物流无疑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2009年防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行动中,甲流疫苗的紧急调运有力地确保了全国疫情的有效控制和人心的稳定。

三是增强事发地区民众信心。应急冷链物流对鼓舞受灾地区灾民抗灾自救的斗志具有积极的作用。试想,当发生大面积灾害时,灾区群众衣食无着,如果政府还有能力组织应急冷链物流,保障灾民食用安全、新鲜的蔬果肉蛋食品,确保灾民饮食健康,尽可能提高灾民生活质量,将会最大限度地鼓舞和提振灾民抗灾自救的信心和斗志,确保灾区社会治安和市场物价稳定,其社会效益将非常好:此外,在社会安全事件中,如2009年新疆“7・5”等,应急冷链物流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市场供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急冷链物流的主要特点

应急冷链物流既可以说是专业化的应急物流,也可以说是应急型的冷链物流,因此兼具两者的特点。

一是专业性更强,对设备要求更高。冷链物流本身就要求使用专业的低温设备,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急冷链物流更是如此,在应急情境下,冷链设备不仅要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具有保持蓝冰以至干冰级低温的功能,往往要具备冗余备份部分,还要面临由于天灾人祸带来的严酷的道路(航道、航线)条件,要求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特别是冷链运输工具要在复杂地形具有较高的通过性能。

二是风险更大,具有更强的政府强制性。由于市场的成熟度不够,冷链物流本身的市场运营风险就很大。在应急情况下,更面临天灾人祸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非常容易引发司乘人员伤亡、设备故障损坏、载运物资失效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急冷链物流往往带有强制性,通过行政手段下达指令,由政府买单完成应急冷链物流保障任务。

三是投入更大,社会效益更明显。应急冷链物流对装备技术要求高,不可避免地带来设备购置和使用维护成本的大幅攀升,一套冷链设备往往价值不菲。据调查,与常温物流比较,冷链物流系统的投资要高出5~10倍,甚至更多。应急冷链物流具有鲜明的弱经济性,其经济效益很难得到保证,但出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考虑,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应急冷链物流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应急冷链物流虽然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对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设备不足。应急物流强调紧急调运的及时有效,强调整个冷链的无缝衔接,自然对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和野外应急情况下冷藏、冷冻设备的数量规模和技术性能要求较高。但我国能够用于野外应急条件下的冷藏、冷冻设备不足;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更是达到了3%。

二是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虽有冷链物流方面的标准,但对于应急方面的要求体现不够明显,如应急物资包装与标识的标准尚处于空白,应当加以完善,使之既要满足冷链运输要求,又能降低投送中的毁损率,并尽可能提高投送分发中的拣获率。

三是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冷链物流基础优于农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生鲜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集中地区优于其他地区。应急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是出台政策法规。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政府应当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并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优化配置市场资源,鼓励引导应急冷链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应急冷链物流的法制化。

二是健全标准规范。标准对于规范应急冷链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确保常态冷链物流和应急冷链物流的无缝连接,达到各种物流要素在平时协调运转,紧急状态下快速转换。应当依托行业协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论证标准体系表,逐步制订、完善标准规范,并建立滚动发展机制,实现应急冷链物流的标准化。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目前应急冷链物流还缺少统一的指挥调度,应在应急管理职能机构中指定专人负责,专司应急冷链物流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运作,并在全国范围建立健全应急冷链物流运行机制。当前,主要应着手建立健全应急通道机制、动员补偿机制和军地协同机制等三个机制。应急通道机制指国家制发统一的应急通行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响应等级由相应政府部门签发,满足应急冷链物流保障的需要;动员补偿机制指国家建立应急物流动员补偿基金,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予有关企业和个人以经济补偿;军地协同机制指从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军队的骨干突击作用,协同完成应急冷链物流保障任务。

四是发展技术装备。应当集中力量组织研发一批技术先进适用的应急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推动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提高保障效率,并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优化布局,满足不同区域应急响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