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货膨胀的影响层面分析和治理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CPI、PPI、CGPI等大量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状况,进而分析了通货膨胀对资金积累、物价水平和经济滞胀等层面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在财政政策中持续增加“民生”支出、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和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在巨额投资计划和天量信贷的推动下,超过预期的通货膨胀在过度的流动性供给中不断加剧。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M1、M2)、CPI、PPI、CGPI等大量数据也表明目前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而随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不断推出,我国通货膨胀的形势将在风险抵御能力弱化的情况下继续演化。通过分析通货膨胀对资金积累、物价水平和经济滞胀等层面的影响,提出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寻求遏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
目前通货膨胀的状况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描述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10年6以来,除2010年12月~2011年2月的这三个月间出现小幅下降以外,一直呈增长趋势。截至2011年3月,官方公开的CPI已达5.4%(表1),处于新的历史高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部分数据根据计算得到,下同。
货币量(M1、M2)。一段时期以来,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表2)。截至2011年3月,央行M2已持续增长至75.81万亿元。在巨大流动性的持续作用下,通货膨胀的压力必将继续加大,同时会在一定的时滞期过后,将这种作用力反映到CPI上面。
表2 2010年6月~2011年3月央行货币量(M1、M2)
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CGPI能够比较全面地测度通货膨胀水平,反映经济的异常波动。从2010年6月~2011年1月,CGPI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表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PPI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截止到2011年3月,据官方数据测算的PPI已达到7.3%,即从2010年6月以后该指数呈现小幅回落后,在接下来的数月间几乎保持了持续的上升势头(表4)。
通货膨胀的影响层面分析
通货膨胀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向来密切。物价的上涨一般被看成通货膨胀的终极表现和必然结果,理论界对此有一定的共识。“现阶段,我国的物价上涨成分里难以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而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这种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有发展成为当前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的趋势。”①但是即便如此,这部分因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并不能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的具体内容。这是因为,在价格上涨的成分中,还包括价格改革的因素,但是由于该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在物价总水平中占有极小比重,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民众,都对此表示可以承受,甚至不曾察觉。因此,在考察通货膨胀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方面,要看到价格改革在抑制物价上涨方面的积极作用。否则,为了遏制物价上涨而把价格改革停止下来,就会顾此失彼,延误解决物价上涨的时机。
通货膨胀对经济滞胀的影响。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反通货膨胀的紧缩,难度很大甚至是不现实的,非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并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是不能做到的。但是其中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即在所要付出的代价中并不包括所谓的“经济滞胀”。按照货币经济学的原理,虽然实行治理经济环境、遏制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在近期内会拉低过高的经济增速。但最终结果往往是,高经济增速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回落,并不是单一回落。因此,判断高通胀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是否停滞,即经济是否出现滞涨,应采取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而不是单凭某一时点的经济状态武断地认为只要通货膨胀的影响未消除,就认定经济出现了“滞胀”。
通货膨胀对资金积累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持续升温的情况下,为了不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政府往往要进行相应的大量消费物价补贴;在企业组织中,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对员工生活的影响,稳定职工情绪,企业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也往往要将消费基金向员工倾斜。这些行为的发生必然会降低国家和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同时,在持续的长期的通货膨胀阴影笼罩下,群众的恐慌情绪和强烈的保值愿望,不仅会造成储蓄不如消费的畸形货币心理,导致银行的储蓄存款余额的下降,甚至抢购、挤兑风潮也会时有发生,这就将银行的既定工作和正常运营拖向困境甚至绝境。此外,“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中的利率上调幅度,也可能会因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预期失去可靠的调整依据,并使利率政策也陷入两难的境地。”②而在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可以扭转的迹象的情况下,还必然会对社会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资金投向的优化和调整带来消极影响,对资金积累产生严重阻碍。
遏制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调控
财政政策方面。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财报中的维持性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较高,社会性支出所占比例较低,这就导致能够真正体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性质的财政支出在支出体系安排中存在明显偏颇,致使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也被极大地削弱。因此,完善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即从扩大消费需求的角度来讲,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重点内容,应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解决“民生”为重中之重,把本就稀缺的公共财政资源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逐步形成完善健康的覆盖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以政府供给为主的模式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从根本上改变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失衡的状况,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统计,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额约占税收总额的11%,亚洲发展中国家占15%左右。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实行的是分类征收模式,该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就是收入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群体反而会缴很少的税。这既体现不了社会的公平,也与“税收量能负担原则”相悖。解决的办法是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发展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该模式税基宽,能够调节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纵向的再分配。所以,加快个人所得税税制的良性转变,提高和加强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改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货币政策方面。为了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方面应与当前经济的发展基调进行有机结合,及时调整信贷投放结构,使信贷投向和规模符合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就要求将货币资金调配到急需资金或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或产业。比如,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广度、落实灾后重建的资金保证,还要特别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低碳经济的相关产业,为实体经济最大程度地复苏提供准备,同时避免投机行为所致的经济泡沫的产生,真正实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服务。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释
①张连城:“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第8页。
②王双正:“‘十二五’时期我国价格总水平趋势分析及建议”,《财贸经济》,2010年第7期,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