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把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把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词语教学应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从而让字词教学显得情趣盎然。

【关键词】词语;语言环境;语言文化;学习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使用的词,教育的任务就在使消极词汇不断转化为积极词汇。” [1]因此,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但在课堂上的词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词语教学目标把握不准。2、词语理解只解其表而不解其本质。3、词语学非致用。斯米尔诺夫指出:“语词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客观意义’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2]因此,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细细的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这就需要教者在词语教学时,掌握一些词语教学的基本技巧,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语境,理解词语

1、学生演示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一棵一棵的砍下来。”这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

2、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3、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录像的使用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

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如《将相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一词。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样通过阅读前文中的词句,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这是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

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

三、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理解词语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次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情感朗读中体会词语

如在六年级下的《灯光》教学中,教师以词语“光明、温暖、回忆、沉思、深情、漆黑、憧憬、璀璨”为线索,让学生在描述故事情节后,引导学生以小组比赛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如在理解“憧憬”一词时,先以问题“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作为引导,深入到对“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的理解。

2、分析字词的形体,理解词语

在朗读中,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真正做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例如“缤纷”一词,教学中,教师从字的偏旁(绞丝旁)引导,让学生理解“缤纷”与丝线有关,然后引入“缤纷”的解释,“五彩缤纷”所表示的颜色多和动态美就自然呈现了出色,再通过和“五颜六色”的对比,一动一静,学生不但能正确理解,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了。

汉语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利用合成词的特点,先将合成词分开,给每单纯词组词,找出适合这个合成词意思的两个意思加以合并,这个合成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确定了。

叶圣陶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3]因此,词语教学应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从而让字词教学显得情趣盎然。

【参考文献】

[1]朱志贤.心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5.

[2](苏)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董汉山,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5.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