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敦煌遗书中的教育文献(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敦煌遗书中的教育文献(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敦煌遗书中教材类文献内容丰富,数量众多,总数多达数百卷,按功用大致分为经学类教材、医学类教材、道学类教材和童蒙类教材四大类。经学类教材主要指州县学使用的儒家经典,有《周易》《周易经典释文》《古文尚书》《今字尚书》《尚书释文》《毛诗故训传》《毛诗音》《毛诗正义》《礼记音》《春秋经传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春秋谷梁传解释》《御注孝经疏》《论语郑氏注》《论语集解》《论语疏》《尔雅白文》《尔雅注》等,保留最多的为诗、书两类。各种《诗经》写本中,以郑玄注《毛诗古训传》和《毛诗音》最受重视,其中作为《诗经》音读著作的《毛诗音》,在唐宋之际已经散佚,敦煌遗书中的《毛诗音》为仅存于世的孤本。学校教育中的另一重要教材《论语皇侃疏》在唐代各地学校盛行,北宋以后散佚。日本有唐代传入的《皇疏》旧本,清朝初年传回国内,被收入《四库全书》,但已非原貌。敦煌本《论语皇侃疏》“确为皇疏原形,其式乃合于唐人五经正义之单疏”。这一事实表明,敦煌州县官学选用的教材不但在内容上,甚至在版本上都与唐政府规定的“五经正义”保持一致,这既是唐朝重视地方教育的结果,也是敦煌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真实反映。敦煌州县官学使用的教材是至今见到的最古版本,也是保存至今的最早教科书。

唐代各级医学学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是《本草》和《验方》,教学内容有本草、医典、针灸和医方等。敦煌文献中本草类教材有梁陶弘景《本草集注》,唐李绩、苏敬《新修本草》和孟铣《食疗本草》三种。《本草集注》为南朝梁以前本草之总集,具有“本草正典”之称,被医学界奉为圭臬,敦煌抄本序言中“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今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者是平”的叙述和正文中朱墨对照的标注,都表明了其教学之用途。同样,为便于教学,敦煌本《食疗本草》也以朱笔书写药名,药性冷热,用小字旁注。敦煌文献中的针灸教材名为《灸经》,附图十多幅,直观性很强,图文并茂,图示详明,能使学生很快“明白经脉孔穴之道,辨识浮沉涩滑之候”。 敦煌医学校使用的教材还有《五脏论》《明堂五脏论》《医书》和《玄感脉经》等。

《道经》在敦煌文献中数量众多,总计约300余件,而且内容完整,《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各书均有庋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道学师生的用书。这些教学用书与道教徒用书的区别仅在于学校用书避唐讳,而教徒用书不存在避讳问题,并且道学师生使用的教材普遍用纸精良、墨色鲜亮,反映了道学在开元时的重要地位。

敦煌遗书中的童蒙类教材包括识字、习字、知识、德行等方面,主要有《千字文》《新合六字千字文》《开蒙要训》《百家姓》《俗务要名林》《杂集时用要字》《碎金》《上大夫》《杂抄》《孔子备问书》《古贤集》《蒙求》《兔园策府》《九九乘法歌》《百行章》《太公家教》《辩才家教》《新集严父教》《崔氏夫人训女文》《王梵志诗》《夫子劝世词》等,多达20余种250余件。敦煌遗书中的童蒙读物的编排都很注重识字与修身的密切结合,且多为韵文,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记诵,十分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尤其是在20余种童蒙类教材中,除《千字文》《百家姓》《蒙求》《九九乘法歌》《上大夫》后世有传外,其余为敦煌遗书所仅存,其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敦煌遗书中有关学生类文献除了P.2832《天宝初年敦煌县学状》是有关县学学生情况的记载外,其余均为学生习作和学郎题记,是各级学生留下的习字及杂写,内容颇为丰富。学生习作基本是学童学习写字和练习书法的真迹,数量很大,类别很多,有的还有教师的批语。学郎题记是学生抄写完各种文书后在卷背、末尾留下的片言只语,一般内容比较单一,但有时间、地点、身份等,有的还有“写了”、“诵读”、“书记”等学习方式的记载。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学郎诗,内容不多,大多以题记或者杂写形式出现,个性鲜明,语言质朴,真实反映了学童们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及当时的心情等。如P.2498《学郎李幸思诗》:“幸思比是老生儿,投师习业弃无知。父母偏怜昔爱子,日讽万幸不滞迟。”天真自然,读来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