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人为本”思想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必须转变管理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一、“以人为本”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性。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

2、情感性。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1、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创新思想的保障。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与学生无法亲近,更谈不上交流,谈心了。这样的教育,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因此,创新教育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我们教师作起,我们要积极的接受现代教育理念,要有“爱学生,爱岗位,爱职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们才会热爱教师。只有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教学才会进入最佳境界。

2、打破各种条框,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

我曾尝试实行“班干部轮岗制。”第一步民主选举班委。选举经过“自我推荐”“竞选演说”、“学生投票”等程序,这给学生们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竞选”中,许多同学表现了不凡的才能,提出了许多具有创建性的施政措施。第二步由班委成员轮流主持班级工作,为大家树立榜样。第三步以座位序号为序,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根据班级实际和班级整体计划,提出一天的任务要求,督促检查全班的生活、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并总结当天的工作,提出下一天的工作建议,并和第二天的值日班长做好交接工作。一周后,利用班会时间,总结上周工作,并对值日班长进行评价。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

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创造力人皆有之,但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发挥作用的潜能,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

三、“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建议

1、参与制定班规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若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2、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3、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

总之,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