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许一个未知的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许一个未知的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道余孟庭的时候,她还叫余琼,知道她一个上海女孩子,孤身一人跑到玉树,跑到拉萨,又跑到德格的阿须草原,对阿须草原的关注就是十年,花了四年时间拍摄制作了纪录片《二十岁的夏天》。好奇的是,爱干净、吴侬软语、追求品质生活的上海女子,为何一路向西去迷恋一片草原呢?而《二十岁的夏天》为何没有一个常见的结局?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到底有什么样因缘,对那样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地方流连忘返。

格萨尔王诞生地

第一次看《二十岁的夏天》是在电脑屏幕上,14英寸的屏幕满屏观看。即使如此,也恨不得把头扎进屏幕,因为画面里要看的东西太多。《格萨尔》的《英雄诞生》说:“要说觉如(格萨尔的小名)的出生地,名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流,两岩相对如箭羽,茵茵草滩如铺毡;前山大鹏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 右山如同母虎吼,左山矛峰似红岩。”阿须草原因为有相似的景色,和许多格萨尔王诞生的圣迹,被藏族认为那儿就是英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丰富的景致使得镜头里面的要素太多,跟余孟庭导演聊起来的时候,她才说:“对啊,我一直都跟我的朋友们说,来影院看吧!这个片子拍摄前就想着为大银幕准备的,一定要来影院看!”

果然,再次在影院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元素和内容丰富多彩起来,之前想拼命探究的镜头终于得以展现。而慢慢了解余孟庭导演这个人物,也是在跟她熟悉了之后,聊了很多才慢慢探究出一个女性纪录片导演的风骨和个性。

搜索网上的资料称,引导余孟庭导演去阿须的是温普林写的《巴伽活佛》。她认真地告诉我,首先得纠正《巴伽活佛》不是她去阿须草原的缘起,在那套风马旗书系的《茫茫转经路》一书中,温普林就已经提到这个孤身一人穿越的奇女子,导演很自豪地说,书中所提到的1999年阿须之旅,在岔岔寺前那张气势磅礴的迎接马队,就是她的得意之作。但要说具体为什么要去阿须草原,她也说不清楚,不是跟随着热的潮流,也不是心灵需要一片净土,就是自然地走到那片地方,自然的毫无陌生感,自然的融合进去,然后就有了历时四年的《二十岁的夏天》。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渴望表达的点,但是每个人表达内心的方式都不一样,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懂。有的人生来就不思考那些深沉的东西,而有的人比如余导演,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思考“我是谁”这样的哲学问题,所以注定了人跟人的命运和经历必然大不一样。放弃了上海悠闲优越的环境,跑到藏区,然后拍照、自由撰稿、制作纪录片,又生活在北京,一辆单车行驶在冬夜二环内的胡同里,有人困惑搞不懂,有人羡慕却做不到。所以,必然是厌倦一成不变或者循规蹈矩的生活,然后又有思想的女子,能去做这些事情,并且为之付出。就好比阿须草原上诞生的那位英雄,肆意、张扬,胆识过人却又聪明智慧。

人性的体现

《二十岁的夏天》讲述了三个藏族孩子,在大都市繁华快速变换的今天,以他们父辈从未有过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女孩觉安是藏医班的学生,实习期间回到家乡做藏文代课教师。即将毕业的她,是留在草原教书,还是通过考试取得藏医工作,觉安在犹豫。能看出现代文明在她典型的藏家姑娘脸上留下的痕迹,手机等现代化工具的熟稔应用让她的视野不断放大。代课时候结交的孩子们写给她的信,让她内心倍感温馨,但考取藏医的工作就可以留在县城,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对草原长大的姑娘时时刻刻充满着诱惑。尽管县城的别样生活逐渐改变着觉安,但是一回到家,面对亲爱的阿爸阿妈,掏出的礼物还是那一串串的念珠,叮嘱的还是阿爸你要多多念经这样古朴的语言。

而最为惊讶的是,尊重女儿选择的藏族父母,反而比一般城里的父母还要理解自己的子女,尊重他们的选择,而慈爱的关心背后,却是严肃的叮咛:当藏医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半夜一定会有人来敲门就诊,一定要态度好,不要嫌麻烦,生了病的人要好好对待。这种朴素的近乎崇高的情感让久在都市,面对人情世故的八面玲珑的都市父母们会不会生出一丝惊讶。大概他们叮嘱子女的多半是和同事搞好关系,不要得罪领导,少说话以免惹祸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类的社会厚黑学。而面对着生活简朴温馨的藏族家庭,说出的是职业和人道的大义和原则,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一时有些错愕。

觉安同龄的嘎玛和多吉是她草原上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多吉如同藏区大多数有才华的年轻人一样,学习着藏族传统文化独有的唐卡艺术,他最大的理想是在成都开一家自己的唐卡店。如今市场上青海热贡手工唐卡价格的一路走高,让唐卡这门技艺逐渐走进都市人的视野。但是了解这门艺术的人都知道,一幅好唐卡,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画师背后深厚的修行功底,对每一个菩萨、护法的了解,都会一丝不差地在画面中体现。优秀的唐卡画师,必然有着沉静的内心,才会体现出作品的价值。而面对大量金钱的诱惑,能做到波澜不惊的又能有几人,很多唐卡画面中自然地浮现出急功近利和金钱的诱惑。能在深厚的与金钱社会中找到平衡点,是多吉在努力寻找和实现的一个点,但是在20岁年龄段,能把握住这些谈何容易?

嘎玛走上了与两位童年好友截然不同的路,他选择去寺院做一名僧人。认真修习密宗经典的博大精深。能看到,在两位童年好友面对世俗、面对生活,充满了选择的困惑的时候,嘎玛却跟着师父学习着宇宙世间最深奥的道理。在辩经中,他已经开始研究“矛盾”和“对立”这样的学问,也能在法会上,看到年少的嘎玛已经开始擎起岔岔寺最重要的神舞角色。嘎玛作为在同龄人的20岁困惑时期,他已经开始显露出清醒、清明和洞悉世事的眼神。

影片最后,观众们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结局,这三个孩子的何去何从也没有交代。只是在采访中,我得知,多吉已经实现了开唐卡店的梦想,而导演则打算一直跟拍嘎玛,看着他一步一步地成长、蜕变。其实没有结局这个开放的结局很正常,人的一辈子没有过完,谁能给谁盖棺定论呢?而导演自己的说法就是,真实还原几个孩子的生活状态,也许是特殊的典型,也许是特殊的环境,但是你我都有过这样的青春,这样的困惑,都曾经面临这样的选择,而没有结尾就是因为我们还在经历着和生活着,并且体验着这样的生活。活在当下是很多人自勉的词句,但是,谁又不是活在当下呢?为什么非得一定要个结局呢?一个曾经有过思考,有过困惑最终确定的想法,然后在这个理想的道路上坚持着,这些又有什么不对?这些就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

努力在追求的道路上

大银幕看片子很容易注意和捕捉到一些细节。比如字幕,我很惊讶导演的作风细致到如此。当面对莲师、护法、金刚舞这些宗教专业词汇的时候,导演没有敷衍地用拼音一带而过,而是专门用了宗教专用词汇,并且作为对英文熟悉的人来说,这部影片的字幕完全具备英语母语阅读和观赏的习惯,没有任何中国式英语和学术性英语,就如同人物本身说着英语那般自然。只有懂得语言,做过翻译的人才知道,能把字幕做到如此,对一部纪录片而言,需要多大的精力和付出。还有字幕放置的位置,人物的介绍和抬头,都是在不影响画面表达和观赏流畅度的情况下出现的,这背后又能看出导演在视觉画面上所下的工夫。

所以,有理想,想要表达,和如何表达之间隔着的,就是付出的努力多少。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人生哲学。不去讲那些“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之类的心灵鸡汤,因为任何人做事都要经历无常的折磨。比如在送选第50届金马奖时,都进入了纪录片竞赛单元的复选,因为制作电影数字拷贝的格式和金马的要求有出入,而痛失竞赛入围的资格。四年制作的心血,离斩获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距离却败下阵来,大多数人都是心有不甘,会抱怨、会强调、会愤怒,而余孟庭导演则选择平静地接受,因为事已至此,或者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接受比抱怨要来得更不容易。

虽然自己的作品会面对观众不同的意见,余孟庭导演选择了坦然接受,正视事物的两面性也许是在藏区草原所赋予的宽容和豁达。其实导演最想要的评价已经得到,在新浪微博上的留言:“以往也有很多涉藏题材的纪录片,对藏区和藏地底层民众的记录过于符号化和主观化居多,像这部片子一样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又让人值得思考且制作水平精良的纪录片是极少的,这在某种意义上对藏民族自己的影视工作者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一位藏文电影网站的藏族小伙子,当知道有这么一部片子,在微博的留言中表达了他的不屑:“一个汉人,拍的藏族题材,还不就是那些事情!”通过网络导演邀请他来放映现场看片,同时观影的还有几位在北京高校的藏族年轻人。放映后的交流中,一位藏族女孩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感言:我们看到涉藏的电影和纪录片很多,以往我们总是觉得自己“被表达”,而这部片子让我们感觉是“我们自己在表达”。这样的评价,简单,却分量足够。

余孟庭导演说,做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真诚,一部作品就像一面镜子,能映照出导演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藏区的纪录片导演来讲,对藏文化的认知度、对藏民族的热爱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才是做好涉藏纪录片的重要条件。《二十岁的夏天》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希望自己的影像记录能够像一座文化桥梁,让更多人通过作品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当下藏族社会历史变迁,这才是我始终坚持在藏区做纪录片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