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补形,妙解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补形,妙解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学们平时解题时,经常跳不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是围着书本和教师转,就是陷入题海之中,得不到主动发展.本文以2009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4题第2问为例,谈如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如图1所示,在RtABC中,∠BAC=90°,ADBC于点D,点O是AC边上一点,连结BO交AD于点F,OEOB交BC边于点E.

(1)求证:ABF∽COE.

(2)当点O为AC的中点,=2时,求的值.

(3)当点O为AC的中点,=n时,请直接写出的值.

解析 (1)证明略.

第(2)问除了参考答案给出的两种方法外,能否找到更实用且相对简便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联想熟悉的基本图形,不难得出以下解法.

(2)因为AC=2AB,点O是AC的中点,所以AB=AO=OC. 由(1)有ABF∽COE,所以ABF≌COE. 所以BF=OE. 又∠BAC=90°,ADBC,由射影定理得AB2=BD·BC,AC2=CD·BC,所以CD ∶ BD=AC2 ∶ AB2=4 ∶ 1.

方法1 过点O作OHBC,垂足为点H(图略),因为ADBC, 所以AD∥OH. 所以OF ∶ BF=HD ∶ BD. 因为点O是AC的中点,AD∥OH,所以点H是CD的中点. 所以DH ∶ BD=2 ∶ 1. 所以OF ∶ OE=OF ∶ BF=2 ∶ 1.

方法2 过点O作OHAD,垂足为点H(图略),则OF ∶ OE=OF ∶ BF=OH ∶ BD.

易证CD=2OH,所以OH ∶ BD=2 ∶ 1. 所以OF ∶ OE=2 ∶ 1.

方法3 过点B作BM∥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M(图略). 由AOF∽MBF得OF ∶ BF=AO ∶ BM;由ACD∽MBD得AC ∶ BM=CD ∶ BD=4 ∶ 1. 因为AC=2AO,所以OF ∶ BF=AO ∶ BM=2 ∶ 1.

方法4 过点C作CGBC,交BO的延长线于点G(图略),则AD∥CG. 所以GF ∶ BF=CD ∶ BD=4 ∶ 1. 易证GF=2OF,所以OF ∶ BF=2 ∶ 1. 所以OF ∶ OE=2 ∶ 1.

方法5 过点O作OP∥AD,交BA的延长线于点P(图略),则OF ∶ BF=PA ∶ AB. 易证OAP≌BAC. 所以AP=AC. 因为AC ∶ AB=2 ∶ 1,所以OF ∶ OE=OF ∶ BF=PA ∶ AB=2 ∶ 1.

点评 以上五种解法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出“双垂直相似”和“平行线型的相似”这两个基本图形,把AC ∶ AB=2 ∶ 1转化为CD ∶ BD=4 ∶ 1,用BF代换OE,然后把OF ∶ BF放到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方法6 如图2所示,连结EF,取EF的中点I. 因为∠EOF=∠EDF=90°,所以D,E,O,F四点到点I的距离相等. 所以D,E,O,F四点在以点I为圆心,IE为半径的圆上. 所以∠EFO=∠EDO. 又因为∠ADC=90°,点O是AC的中点,所以DO=CO. 所以∠EDO=∠C. 所以∠EFO=∠C. 因为∠EOF=∠BAC=90°,所以EOF∽BAC. 所以OF ∶ OE=AC ∶ AB=2 ∶ 1.

点评 连结EF,补全有公共直角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发现四个顶点到斜边中点的距离相等,根据“圆的定义”得D,E,O,F四点共圆,再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EFO=∠EDO;连结DO,又补全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基本图形,所以DO=CO,∠EDO=∠C,从而可直接证到结论. 该解法别具匠心,相当精妙,而且解决第(3)问特别方便.

以上几种解法,通过补全相似形,将题设的条件及数量关系在图形中得到实现,充分揭示了图形的内涵,解答过程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方法6,构造辅助圆,解法简捷且具有一般性. 其实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多积累,数学解题一定会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