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带来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带来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首先列举了两则小学“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案例,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结合有效性理论,对两个案例进行了几点剖析阐述:①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②有效讲解,提高效率;③预设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效处理;④练习手段多样化,延续学生的练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指标;激发兴趣;有效讲解;预设课堂

案例背景:

某地进行体育教师赛课,当场备课、上课,并指定课题——“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

案例一:

一男性教师(以下简称甲教师),在课的伊始,进行整队、队列队形练习,然后就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进行慢跑练习。慢跑练习过后是徒手操。徒手操以后,甲教师就让学生去拿球,结果是学生一哄而上,整个场面乱糟糟的,甚至还有两个学生为了争一只球还起了点纠纷。

在基本部分,甲老师对正面双手胸前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解示范,但他只着重讲了传球的动作要领,持球、接球的动作要领没讲,而且讲得不够形象,语言组织不够好,学生不容易理解。由于该教师在讲解时,未对组织纪律进行明确的要求,有学生就一直在拍球,可以说,讲的效果非常不好。讲解示范结束就组织学生练习,队形是四列横队按体操队形散开后,男生、女生各两组面对站立进行练习。

在练习中,个别男生由于力气较大,投出的球较快,和他对位的学生被球砸在了脸上,还有的被重重地砸在了胸口。被砸的当然不乐意,就回过头用球去砸对位的人。这时教师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少讲了些什么,就赶紧吹哨暂停,调解纠纷。调解完了之后,再讲解接球的要领,并提示要注意传球的力度。

在学生练习了几分钟以后,该教师又组织了学生示范表演,并进行了评议,并再次组织练习,原队形未变,学生练习的劲头不高,有的学生开始拍球玩,有的开始互相用球砸着玩。

案例二:

一女性教师(以下简称乙教师),在课的开始,进行整队、队列队形练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游戏,每队排头一人在球车附近,通过依次传球,看哪组最先把球传递到每个组员的手里。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球操练习。球操练习后,乙教师组织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双手拨球、持球绕环、持球绕腿。

在基本部分,教师首先问,哪些同学以前打过篮球的?不少男生举手,教师请了两位男生上前示范。学生示范完之后,教师说: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双手传接球动作,看我们学习的动作与这两个同学做的动作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接着教师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用顺口溜的方式书写了正面双手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并逐句讲解示范。首先教师示范持球动作,再接着请一个同学配合讲解示范传球动作,在示范时提醒学生在初次传球时用力不宜太大,球速不宜太快。随即,组织学生徒手模仿练习持球、传球动作,徒手模仿练习以后,老师便问:刚才老师和这名同学示范时,有没有发现老师在接球的时候和这位同学有什么不同?有同学说,没注意、没看清。老师说,那就再做两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于是该教师又做了两次传接球的练习。这时有学生甲开始举手发言:老师接球的时候,有一个回收动作。学生乙说:和老师配合的同学接球比较硬,没有回收动作。教师简单表扬了学生观察仔细,并对最后一句话进行解释。双手接到后回收,是进行有效的缓冲,而且在篮球比赛中,回收以后,可以防止对方将球轻易地抢去。在讲解示范完传接球的动作后,组织分组练习。一、二两组面对面站立,三、四两组面对面站立互相传球练习,在练习之前教师再次提醒学生刚开始传球时用力不宜太大,球速不宜太快,等熟练后才能增加传球的速度。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通过2分钟左右的练习后,教师吹了暂停。针对学生传接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的纠正,并引导学生根据位置的远近和同伴的身高调整传球的高度和力度。短暂动作纠正之后,再次组织分组练习,练习前将每组之间的距离调远了一点。3分钟练习之后,教师组织了同学进行示范,并组织了评议。评议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同伴进行练习,练习的人数和队形不受限制,可分散在篮球场进行练习。

思考: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提到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应该落到学生的学习上,即学习的有效性。而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就要从三个指标入手: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第一个指标是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实际上就是指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学习效率越高。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第三个指标是学习体验,也就是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去参与学习,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地进行学习,不同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下面就以上两个案例,结合有效性理论进行阐述。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在案例一中,课的开始阶段,甲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缺乏有效的方法,就简单地组织学生进行了慢跑练习,而乙教师在这方面显然动了一下脑筋,她巧妙地运用“传球接力赛”,组织学生从球车中依次传球,将每只球传到了学生的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学肯定会更具有效性。

二、有效讲解,提高效率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讲解示范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时一般都会运用到这一教法。以上两个案例,教师都使用了讲解示范法,同样一个课题,但讲解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别,我想主要就在于各人对教材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觉得在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讲得精;二要讲得巧;三要讲得富有形象性;四要音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在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一般来说女教师占的优势会大一些,但男教师也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案例一中,甲教师讲得比较直白,照本宣科,不精练、不巧妙,缺乏形象性,学生听的效果一般。而案例二中,乙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了三段顺口溜,而这些顺口溜就是传接球的动作要领,精练、好记。(持球:拇指八字在中间,手指分开要自然。传球:后脚蹬地中心稳,两臂传球要前伸,拇指下压手腕翻,手指拨球把球传。接球:两臂前伸去迎球,曲肘缓冲拉胸前。)这样老师再稍微讲解一下,学生基本上就了解是什么意思了,再加上教师的示范,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双手传球的动作。这样有效的讲解,促进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预设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效处理

体育实践课在室外上,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要求较高,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学生不配合,课堂纪律差,教师也施展不开,所以在备课时,就要预设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案例一中,开始部分甲教师对于学生拿球未做设计,结果学生一哄而上,整个场面非常混乱,还有学生为争一只球发生纠纷,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课堂效率。再者,在组织分组练习时,未提醒学生在初始练习时,传球的速度不宜过快,力度不宜太大。结果学生将球砸到了对方的脸上和身上,又发生了纠纷,结果教师赶紧吹哨暂停,调解纠纷,浪费了时间。乙教师在这一点上处理得较好,她运用“传球接力赛”,组织学生从球车中依次传球,巧妙地将每只球传到了学生的手中,而且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主教材时,她两次提醒学生刚开始传球时用力不宜太大,球速不宜太快,等熟练后才能增加传球的速度,有效避免了甲教师课上出现的情况,增加了课堂有效练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延续学生的练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在体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上课只凭一种练习形式而取得成功。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教材,有一种新鲜感,但如果让他始终用这种方法练习,他就会产生厌倦感。所以要使学生练习的热情能够延续,那就要求教师变换不同的练习形式。在案例一中,甲教师在教学正面双手传接球时,始终坚守固定的练习队形一成不变,将学生固定在四根线上,久而久之,学生厌倦了,没有兴趣了,就开始原地练习拍球或互相砸球玩。案例二中,乙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的熟练程度,提示学生将传球的距离进行调整,并且引导学生根据位置的远近和同伴的身高调整传球的高度和力度。在学生示范评议后,还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分散练习,这时有2人一组的,有3人一组的,也有4人一组的,这种散点式的练习形式虽然队形不整齐划一,但学生练习的投入程度却大不一样,练习热情高涨,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这就是课堂效率,学习速度快、学习效果好、学习状态佳。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只有勤于钻研教材,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精心备课,谨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三个指标,即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