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6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6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113耳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穿刺术治疗后随访,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他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6个月,治愈67耳,治愈率59.3%,好转35耳,总有效率90.3%,47耳(41.6%)咽鼓管功能好转。结论:鼓膜穿刺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 鼓膜 穿刺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15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3月收治SOM患者86例(113耳),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4~68岁,其中12岁以下儿童16例,平均年龄38.5岁,单侧59例,双侧27例,病程2周~6个月。主诉为耳闷塞感、听力下降、耳鸣或伴轻微耳痛、头痛等,而无发热或耳漏,并排除鼻咽癌、糖尿病,结核等严重全身性疾病。肉眼或耳内镜检查发现鼓膜内陷或膨隆,失去正常光泽,呈橙色、淡黄色、琥珀色、乳白色或灰蓝色,不透明,甚至呈毛玻璃样,部分可见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明显受限,纯音听阈测试表现为轻中度传导性耳聋,部分表现为混合性聋,声导抗测试示鼓室图为B型102耳,C型11耳,声反射均消失。

专科检查:GSI-33型声导抗仪测出鼓室导抗图,以帮助鼓室积液的确诊。用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法和吞咽状态下的音响法检测治疗前后咽鼓管的功能状态[1],用听力计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了解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

按SOM的分期,病程以3个月为划分界限,

治疗方法:用75%乙醇对术耳的外耳道及鼓膜消毒,10%丁卡因对鼓膜实施表面麻醉,对不能耐受局麻的儿童行氯氨酮全麻。在直视或耳显微镜下,以针尖斜面较短的长7号针头,从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刺入鼓室,抽出鼓室内分泌物,必要时可重复穿刺,并用地塞米松5ml和α糜蛋白4000U混合液1ml注入鼓室,嘱患者行吞咽动作数次。术后口服抗生素5~7天,嘱1周内禁水入耳,2周随访1次,如有不适随时复诊。

疗效评定标准:鼓膜穿刺术后1个月:①治愈,鼓膜愈合良好,纯音测听骨气导差

结 果

鼓膜穿刺术的疗效:从接受鼓膜穿刺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6个月,平均4个月,治愈67耳,好转35耳,无效或复发11耳,总有效率90.3%(102/113),113耳中1次穿刺者94耳中治愈61耳,好转33耳,2次或2次以上穿刺者19耳中冶愈6耳,好转2耳,无效11耳。

咽鼓管功能改变:治疗前阻塞型咽鼓管36耳,治疗后15耳转为阻塞不全型,21耳仍为阻塞型;治疗前阻塞不全型77耳,治疗后咽鼓管转正常32耳,45耳仍为阻塞不全型;治疗后102耳为A型鼓室图,11耳为B型鼓室图。

听力改变:治疗前混合性聋24耳,传导性聋89耳,平均骨气导差为29.2dB,治疗后102耳(90.3%)骨气导差减小,听力提高,其中67耳骨气导差

其他症状的改变:耳闷、耳鸣和头痛等主观症状,除复发和无效的11耳症状依旧外,其他耳的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治愈的67耳和好转的5耳症状消失,30耳有耳闷不适感。

讨 论

SOM形成鼓室负压和积液,不但无法通过功能障碍的咽鼓管得到康复,可能会加重咽鼓管损害程度。SOM不仅使患者听力下降,而且还有顽固的耳闷、耳鸣、头痛等症状令患者十分痛苦。对于该病,目前治疗方法有多种,笔者认为鼓膜穿刺术是治疗这一顽疾的有效方法,通过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同时注入糖质激素,防止中耳粘连,改善咽鼓管功能。鼓膜穿刺术是治疗SOM的行之有效的简单的方法,患者痛苦小,儿童大多可配合治疗,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选北,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7-824.

2 康安洲,周永,谭颂华.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的临床应用初探.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6):75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