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处安放的余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5岁潘教授的家里一直放着一块陈封了好多年的馒头,上面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那天,时年35岁的小宏因心脏病发而去世。把馒头保存下来的人,是小宏的父亲潘教授。家里至今仍高挂着小宏的遗像。潘教授和爱人34岁结婚,35岁才有孩子。而当他到了70岁高龄,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孩子却抛下他离开了人世。
现在,有很多人他们一直和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其中有这么一群人,因为一场意外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还要面临养老的窘迫,亟待社会更多关爱。其实在1975~2010年间,有超过1000万独生子女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像魏教授一样,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老无所依,加精神寄托的缺失,使他们成为计生政策的间接牺牲品。
面对这些失独家庭,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慰问,更是失去孩子后依然活下去的支持。
分类指导失独者家庭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海涛――
应该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分类指导,如果是经济能力较强的,可以重点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帮助,比如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如果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应该加大扶助力度,保证他们老年衣食无忧。当他们需要入住养老院时,应当为其提供优先入院的机会。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希望。
改变失独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
武汉市计生委主任李丹芳――
不管怎样,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已不单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伴随家庭规模缩小和子女相对减少,必须改变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对那些失独家庭,政府和社会更有责任及时采取措施,完善社会化养老和救助机制,合力帮助他们在社会的关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安度晚年。
鼓励失独家庭再生育
华中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慈勤英――
摆在失独家庭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今后如何养老,这恐怕是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更多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养老涉及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仅靠一个部门是难以推动有关工作的。因此,国家应建立民政、计生等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国家政策法规也应该对失独家庭这个群体在制度保障上修改并补充一些规定。对于适合再生育的家庭,应该提供经费保障,鼓励再生育。
失独者应加强与外界联系
《中国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失独者最需要的是社交,是他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与子女的交流是很多中老年人最主要的社交渠道,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子女话题也占了不小的比例。大多数失独者觉得子女去世后自己变得孤僻,没话了,和他人的沟通也变得索然无味――因为普通的亲戚、朋友、同事很难理解他们的丧子之痛。他们需要的是两件事。第一是具备倾听与理解能力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服务;第二是与其他失独者抱团取暖。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
全国政协委员袁伟霞――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一直是家庭生活的全部理由与希望,如果一场变故使这样的理由与希望骤然化为乌有,会是怎样一种打击?这种打击,显现在身体上,更显现在精神上。失独甚至会引发一种连锁反应,夫妻之间会互相埋怨,感情可能就破裂;悲恸摧毁夫妻身心,家庭可能就瓦解。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生难免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