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课的导入和结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课的导入和结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和课堂的导入是密不可分的。动听的乐曲前奏、华丽的戏剧序幕,都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而课堂导入也是如此。

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学科采用的课堂导入法也殊途同归。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显得犹为重要。

1、直接导入

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大纲式地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这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法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志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很快进入对教学内容的探索。从而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讲、练、讨论、作品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不断强化和巩固重点,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

2、温故导入

教师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利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这种导入法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联结和学生学习情绪的酝酿,对于构架整体知识体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3、趣味导入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从教学实践得知,数学成绩良好者对该学科有着较浓厚的兴趣,成绩差者往往厌烦该学科的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用猜谜、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4、悬念设置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探究行为先产生,然后自然导入新课的一种方式。

虽然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仅有好的开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精彩的结尾与之呼应。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口”之所以难“收”,“尾”之所以难“落”,是因为它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常常忽视的环节。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要想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给学生留下“铜钟一击,余音袅袅”的感觉,就必须收好尾。收尾虽然只有几分钟,甚至是几句话,但良好的收尾就像曲终时流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可以达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让人回味无穷。

1、总结归纳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整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做到从整体到局部,才从局部回归整体。用归纳法来作为课堂结尾,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整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用简单概括的语言使复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感悟。归纳的语言应注意简洁、准确。

2、板书梳理法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阵地是多媒体平台,板书的机会较少。但是,板书用得恰到好处时,可以作为一节课的收工之作。小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水平较浅,但我们以文字板书、图表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抽象的知识,不仅可以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增加印象,还能在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的板书中结束教学。

3、游戏收尾法

孩子还是天生爱玩,在玩中学是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结尾,我们不妨与孩子“玩一玩”游戏。例如,在教学的练习打字时,可以恰当地运用金山打字通里面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尽兴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熟练的输入技巧。有趣的结尾让学生意犹未尽,还让学生不露痕迹地掌握了真才实学。

4、作品展示法

信息技术课堂的作业一般都以电子作品为主,尤其是教学Word文字排版时,都应该给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我们要抓不足,归好类,是示范作品还是有待改进的作品。展示的优秀作品要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展示的不足作品要凸现共性,能够让大部分学生明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要有所选择,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体现不出层次感。

好的结课绝不是教师随便“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需要教师具备结课的设计意识,挖掘教材内涵,对结课进行精心设计、构思。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剖析,多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

我们常常理解信息技术课堂的结尾为一种笼统的教学评价,从而导致了一些极端现象,其中有两种是比较明显的:一是课堂教学节奏过快以后,造成“结尾”时间过多,导致教师信口开河,东拉西扯,使课堂教学结课的精彩性大打折扣;二是“拖课”,由于事先的任务设计相对偏重,学生的作品不能顺利完成,教师的“结尾”教学便三言两语仓促结束,这不仅无法有效总结课堂所学知识,更无法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的最佳状态一般只能保持到三十分钟左右。课的结尾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疲倦的时刻,教师所采用的结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进一步理解。结课作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应充分发挥其地位与作用,使整堂课前后连贯、呼应一致,画龙点睛、启迪智慧,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技能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在很多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曲终人散”的现象。然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不仅要有动人心弦的“前奏“、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而且须有意味深长的“终曲”,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始有终,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妙境。非常丰富的课堂收尾的技巧包罗万象,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深有体会,想法层出不穷,总而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达到“余音绕梁三日,经久不息”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