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足摩崖石刻探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足摩崖石刻探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一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庆大足石刻,我们来到距离重庆市区160公里的郊区大足县,去观赏那独特的摩崖石刻,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佛宗禅意。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游览了宝顶山大佛湾的摩崖石刻。

密宗大师和宝顶山大佛湾摩崖石刻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这句古话,说明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的石刻艺术,同峨眉山的秀丽景色齐名。宝顶山的山谷中树木葱翠,竹林摇曳,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让你如入世外桃源之境。

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为南宋密宗大师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建造。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赵智凤出生在大足的一户寻常人家,他的幼年时代,是古代大足地区佛教石刻造像的高峰时期。雕刻佛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很多雕刻师来自西北地区,而且具有家族传统,他们云集到大足,竞相献技。

大约10岁那年,赵智凤为了治好母亲的重病,来到寺院求签。师傅告诉他,要治好母亲的病,就要帮助众生祛除疾苦,于是他立志发愿,出家为僧。结果奇迹发生,母亲的病痊愈了,为了报答佛恩,赵智凤发誓要普济众生。16岁那年,他离家前往当时汉州的弥牟地区(今四川青白江地区)学习瑜伽密宗大法。密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有比较独特的修行理论,常用一些高度组织化了的咒语、礼仪,在修法之际,还要建筑特定的道场。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初夏的一天,身穿袈裟头顶斗笠的赵智凤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经过在汉州密宗始祖柳本尊创建的“圣寿本尊院”3年潜心修行,他已作为密宗的“六代祖师”,学成返乡,传经布道。赵智凤为了向百姓更有效地宣讲佛教义理,他决定把佛经里的故事、人物按照事先的设计,依次刻在宝顶山大佛湾的崖壁上。如此一来,那些义理深奥的佛经,变作一幅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石刻“连环画”。

从此以后,宝顶山大佛湾就作为赵智凤的密宗道场。经过70多年的艰苦努力,宝顶山摩崖造像于南宋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基本完工。无论是它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也是中国唯一的表现形式,还是它的思想内容,以及工程设计和雕刻技法,宝顶山的摩崖造像都把大足石刻推向极致。

大佛湾的巨型雕像有30多尊,都以佛经故事为主要题材。游览时,我们遇到一群英国游客,看他们观赏石刻时惊讶的目光,我们很为祖先的艺术成就感到自豪。曾经担任世界佛教协会主席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方系主任阿·尔·巴沙姆教授游览后说:“这里不但有佛教的石刻,有道教的石刻,还有中国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大足石刻同印度阿丹陀石窟相比,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田园风光“牧牛图”和华严三圣雕像

宝顶山大佛湾石窟入口处,是九大护法神像。护法神即保护佛国、护卫道场尊严之神祗。在九大护法神下面,刻有十二生肖中的“兔、羊、猪、犬、猴”等,以示护法神昼夜24小时都在坚守岗位。

“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这龛“牧牛图”全长约30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据碑文考证,它是根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而打刻,整龛造像一共刻有10个牧人和10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这龛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现形式,顺着山岩的自然弯曲,利用岩间的流水,刻出了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牛儿翘尾狂奔、侧耳倾听、跪地饮水、自舔其蹄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其别致的民间情调,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节奏,把人们带入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之中。古代的艺术家们在表现禅宗教义的同时,也有趣地告诉了我们古代的放牧生活以及康乐的田园风趣。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往往会使得人们忽略了其宗教含义,而沉醉于云缠雾绕的林泉山水,以及牧人和牛儿的各种质朴、生动的情态之中了。

大佛湾的造像由于都是面向基层大众的,所以古代的艺术家们把玄妙深奥的教义揉和于人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之中,并努力使之浅化,让人们如悟常理,倍感亲切,自然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华严三圣像雕造的手法简练,气势磅礴。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亲切之感。中间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毗卢遮那佛的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按造像仪规,这龛造像应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但此地却把他们的位置作了调换,从而体现了密教造像特有的仪轨。

这龛造像是大足石刻寓力学、透视学原理于艺术构思的典型范例,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年不坠。这样的处理既符合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

千手观音与释迦涅 卧像

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8号龛的千手观音,覆盖于南岩东端“大悲阁”内,凿造于南宋,是其同类题材的登峰造极之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观音的左右两侧和头顶上方,呈放射状似孔雀开屏般地浮雕着难以数计的“金手”,且每只手掌心中有一只眼睛,每只手中持一种器物。其姿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显得圆润多姿,金碧辉煌,给人以目炫之感。那么,这尊千手观音到底有多少只手呢?

据说,很早以前就有人想解开这个谜。但数来数去,终因手的分布过于纷繁,一直未能数清。于是,数手竟成了一个难题。至清代时,据说一位聪明的和尚利用贴金箔的机会,贴一只手标明一个号码,才最后解开了这个谜: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1007只眼,堪称是我国佛教艺术中唯一名副其实的石刻千手千眼观音像。

释迦涅 圣迹图,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在大佛湾内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这尊造像横卧于大佛湾东岩,长达31米,为半身像,其造型丰满壮硕。由于匠师们多采用圆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线条显得较为浑厚柔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佛主涅 时的安详之态。

从石窟上来,回到崖上,向着圣寿寺走去,途中可以俯瞰山谷中的大佛湾。从高处望去,再次被座座石窟精美的石刻所震撼。伫立于此,似乎跨越了历史的长河,与远古牵手对话,对祖先无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禁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