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端午时节话端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端午时节话端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许多习俗。端午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然忠心耿耿事奉楚怀王,却多次遭到排挤,怀王死后又因为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大夫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发展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接伍子胥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后化为涛神,世人很悲痛,为了祭祀他,所以有了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帮助吴王讨伐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吴军当时士气高昂, 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答应了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夫差听后大怒,派人取出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在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她从小没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曹盱是一位巫师,他在迎潮神的活动中,不幸落入水中。曹娥得知消息后赶到江边,哭着呼喊自己的父亲,却不见父亲的踪影。之后,她快步跑回家去提了一篮香瓜飞快地回到江边。又向一位打鱼的邻居借了一条船,把瓜篮拎到船上,邻居们着急地问她要到哪里去,曹娥说:“我有救爹的办法了,我爹喜欢吃香瓜,我把瓜抛到江里,如果瓜沉下去了,那一定是我爹在下面,这样,我就可以把爹救上来了。” 就这样,曹娥昼夜沿江哭喊着寻找自己的父亲。过了17天,在五月初五这天,曹娥恍惚中自己也投入了江中,3天后,人们在江面上发现了曹盱父女的尸体。那一年曹娥只有14岁。由于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将端午节视做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视做孝敬父母长辈的日子,端午节也被称为孝亲节。

四、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五、恶日禁忌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古代把五月初五看做恶日,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人们一直认为这一天是个不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插菖蒲、艾叶来驱除鬼神,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来躲避瘟疫。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六、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3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而众多说法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