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历史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历史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历史作为一个具有塑造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功能的基础学科,对人的思维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评判性思维对于增强对历史课程的深入学习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历史课程又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矛盾分析;头脑风暴;综合评定

初中学生的思维、个性、人格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过历史课程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与锻炼,其意义非同寻常。评判性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客观理性,能够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评判的思维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与评判思维培养之间,有着一种天然而密切的联系。通过初中历史课程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引导和锻炼,直接而有效。借助初中历史课程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和分析,从正反两个方面,探究发现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的方法。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具有独立性的思考见解,将所学所讲的知识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体系之中,才能够实现评判性思维培养的目标。比如,在初一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册)课题上,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大家进行讨论和分析,当时我国的科技文化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和水平。通过郑和下西洋、北京城的营建以及火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同学们会形成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明朝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是领先于世界的。但是,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教师则需要引导同学们从逆向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郑和下西洋与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之间两次大航海的不同。明朝的强盛属于表面性的,其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而葡萄牙作为西方新兴国家,其航海的意义恰恰相反,以增强国家实力为目标。中葡两个国家的本质差距此时显现,实际上就是“思想”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明朝的科技发展是一种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强权压制下,夹缝中生存的产物,缺乏旺盛的生命力。而葡萄牙的科技发展是立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成果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和国家利益色彩。商业利益和政治诉求,成为整个西方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和对外殖民的刚性需求。在这样的矛盾分析法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元对比思考,对历史事件的判断和认识更为理性和客观,逐步形成评判性历史思维。

二、借助头脑风暴法

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其目的在于强调――历史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和方向,其发展过程本身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所决定的。但实际上在学习和解读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想象来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出发,进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希望从中寻求历史老人的真实面目。通过想象与对比,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比如,在八年级历史课程――虎门销烟的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中,对比沙皇俄国和日本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发展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思考,如果光绪皇帝成功夺权,掌控了整个国家的实权,那么晚清的变法改革运动是否具有成功的可能。此外,在相近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清朝的康熙皇帝,都是两个国家具有极强能力的统治者。如果二者转变身份,到彼此的国家中担任统治者,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同学们就会发现,在各自国家的不同形势和条件下,统治者的变换,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评判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从历史发展的阶段、社会关系的构成、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这样的历史认识才是客观有效的。

三、采取综合评定法

所谓综合评定法就是在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评判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影响历史事件的主要因素进行“圆盘式”的百分比综合打分评价。综合评定法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独立认识,通过自身的分析和判断,系统地梳理各种因素的关系,最终得出较为理性的判断。比如,在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中,各自所占的贡献率比重是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并说出合理的理由。如,某学生提出:“商业资本流动的贡献率是30%,民主力量的贡献率是30%,政府的执行力是40%。商业资本是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而民主力量是社会支撑,政府是实际的调控和监督者”。这样的认识和判断,虽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是具有其合理性和独立的认识与见解,已经实现了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影响历史事件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于几种关键因素进行影响力的排序。积极地思考活动,在客观上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快速发展,审视问题的角度也会更为广阔和全面。

初中历史课程本身作为一种评判性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积极地利用和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投入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活动之中,是最佳的方法。结合上述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相信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郭子其.关注学生情智特质让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更有效.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