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生态环境视角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生态环境视角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生态环境是农村各种经济活动的基础,是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一环。“低碳经济”的兴起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再加上其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势必会成为我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新突破口。

关键词: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庭院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07-02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就是通过对农村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其他方面和谐、平衡、长效发展的一种发展能力。长期以来农村各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是造成我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的根本原因,而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是以各要素的双向流动为原则的,这就为我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

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其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依据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我国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被描述成这样一个循环(如图1)。

生态环境农业产出能力农民的收入农村各种资本的积累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现代化水平

图1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示意图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状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这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决定了农村各种资本的积累能力。而农村各种资本的积累必然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需求层次也会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新的需求。目前,由于人口压力、经济法增长方式、国家政策等原因,我国农村并未形成一个上升的自我发展循环链条,而是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由于违背了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虽然农业产出能力在提高、农民收入在增加,但农村的各种资本却在流失,农村经济只见增长不见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是各种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实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良性循环必须要尊重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生态环境资源的资本化转化、产业链形成,吸引农村各种资本的回流,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生态环境建设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对气候问题关注引发的新一轮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凸显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进行“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的源头;农村生态系统更是整个生态系统实现物质平衡和能量自给的前提。国家战略高度的重视,必然带来资金、技术等支持,为打破农村经济的恶性循环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伴随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发展主体意识日渐觉醒,也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经济支持。而生态环境建设所具有的产业带动功能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物流、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一)生态环境价值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层面和哲学范畴的规劝,殊不知我国生态失衡的根源在于利益失衡,只有实现生态环境资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从生态环境资源以自由物品的“身份”进入社会再生产,到自然生态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再生产费用与日俱增,生态环境价值化、资本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开展的一项有关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53.8%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绿色产品;15.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伴随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渐觉醒、消费习惯的改变,生态环境也开始作为经济要素进入社会再生产。如“有氧活动”、“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活动的兴起直接体现了生态环境的价值,而生态环境对房地产、食品等价格的影响则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价值。

(二)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传统的农业生产系统中,物资能量的流动是单性的。即农业系统从系统外获得资源能量,并通过系统内的生物作用将其部分转化为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并向系统外部排放废弃物。这不仅使约50%的光合作用的产物被白白浪费,而且不当的处理方式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我国农村在生活用能中使用柴草的常住农户数占60.24%,而柴草直燃的热效率仅为15%~20%,不仅浪费了农村的生物质资源,而且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破坏。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等)超过1亿,禽畜粪便以及农产品加工工业有机废水18亿余吨,理论上可以产生沼气700亿平方米。同时,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综合利用,沼肥可以改良土壤,沼液可以用来浸种和根外施肥。另外,据辽宁省农科院等科研部门实际测试,连续施用沼肥3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39%,全氮增加0.05%,土壤容重减少0.2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增加6.6%,土壤微生物活跃,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大幅度提高,比直接使用人畜粪便和化肥效果更好。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提供沼液15吨,沼渣25吨,相当于480公斤碳铵的肥效。这表明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经济上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如果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这些废弃物又以能源和有机物质等形式返回到农村生产生活中,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资源闭路循环的形成,从而促进农村良性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关联度高,产业发展空间大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认为,社会经济各有关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因素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受“锁定效应”(由于技术、制度和社会的惰性而导致市场和政策对更好的技术和行为的推行形成阻碍的一种现象)的影响,我国农村不知不觉走上了“高碳”发展道路。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是那个能够打破“锁定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形成上升性累积循环效应的因素,它除了具有一般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带动作用外,还具有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等优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的环保意识。这种环保意识是无价的,它可以带动农村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实现农村的自我发展。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政府、企业等外界资金的注入是实现循环的前提。因此,我国要抓住发展“低碳经济”这个机遇,激活农村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下大决心落实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的“庭院经济”,由于经济、生态效应不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行政命令色彩严重,不仅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弱化了政府的威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经过成本收益比较的理性最大化行为,一种制度的施行,只有能够改变经济主体的成本收益函数才能起作用。只有建立一个激励相容的产权安排,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人们脱贫致富的愿望结合起来,使具有外部性的环保行为成为经济上有利可图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首先进行生态环境资源的资本转换,通过资源的升值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如进一步完善“庭院经济”,突出其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建设积极性;以县域为单位,集中使用生态环境建设补贴资金以及县级财政补助,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示范村,实现村域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化;农民自主创新,政府予以补贴等。

另外,根据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一个消费问题,通过教育、宣传、经济手段等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生态消费观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总结

作为公共物品,生态环境破坏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外部性效应,同样,生态环境建设也会带来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尤其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我国农业大国的现实,要求农村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借助“低碳经济”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发挥生态环境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张蕾,蔡志坚,牛利民.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J].生态经济,2010,(9):73-76.

[2] 李晓宁,高晓春.突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5-76.

[3]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 , 2010-12-15.

[4]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396.

[5] 刘成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推进农村生态保护[J].农村经济,2003,(3).

[6] 肖毅.农村生态危机的主体救赎――基于农民的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 高海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促动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4).

[8] 熊吉峰.西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安排[J].开发研究,2005,(50):127.

[9] 蔡云辉.生态资源的资本转换[J].经济问题,2005,(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