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英语的语句积累与写作的“并进式”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语写作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他文体的文章。这是学生在紧张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也为其今后进一步深造或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除了勤奋刻苦以外,寻求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成为一种必然。结合我们教研组多年的经验,认为“语句的积累”对写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的水平。
一、语句积累对写作的必要性
作文水平的提升不仅仅靠训练,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取得高分的保障。在作文训练中要做到:词汇是保证、语法是基础、句型是关键;同时,训练中要用好“启、承、转、合”的词语和句子。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实际上,上述所有的要求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大量地积累语句”。因为大量的英语语句中包含了必备的词汇、复杂的语法及常用的句型,同时也囊括了必要的、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连词、短语等。
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做最后一题即书面表达时,时常双眉紧皱,难以下笔,眼看考试时间不多了,只好硬着头皮一字一词地写些无关紧要的英语句子――实际上是含义不清的“破句”,待大概达到一定单词量时及时收笔。调查发现,有很多词汇量大的学生在考试中也会有上述历程。[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单词量的缺乏,归根结底是语句的“供血”不足,导致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时“缺氧”。由此可见,英语语句积累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考试时书面表达的发挥好坏。
二、背诵语句和造句是积累语句的前提
写作是输出的过程,语句积累是输入的过程。只有先输入,才能谈得上输出。[2]所以说要写好作文,必须进行大量的语句积累。
在近几年的高中英语授课中,我们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语句教学首先培养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五种句型,即S+V、S+V+O、S+V+O+O、S+V+P+、S+V+O+C,同时了解三大句子类别,即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并分别列1~2个经典例句,让学生倒背如流,直至脱口而出,以促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五大句型和三大分类,灵活运用,并可以独立衍生出新的句型,为开展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就词汇而言,我们改变传统习惯,在平时的课堂上不再要求单纯的朗读、背诵、默写新单词了,也不再要求课后费时地背诵所谓的课文了――这是非常枯燥和机械的,而是要求把实用的、易考的词汇或短语重点列出,像学母语一样造句。同时,尽可能地背诵含多个语句的小段落,以增加语感和对语句的正确理解,并要求学生平时相互交流、“卖弄切磋”各自收集的好句子,以适应“实战”的要求,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方法可使学生在掌握大量语句的同时,也掌握相当多的词汇、语法和句型,可谓一举多得。
三、高中阶段英语语句积累的可行性
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如何有效地实施语句积累成为英语学习的关键。我们总结出“零碎时间、积累语句”的八字原则,即要求学生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复述和记忆语句。并要求学生把那些“语句或小段落”记录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上,并用红笔画出句中较重要的单词、短语或易出错的介词等结构,以增强记忆与交流,便于“一目了然”地、经常性地及时复习和强化记忆。最终的目标是能够脱口而出所写语句,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外,也要求学生平时收集课文中实用的语句(如说明性的语句、评论性的语句以及谚语等),或收集考试中易出
错的语法题目、词汇类题目等。
四、范文引导、日记训练是对语句积累的巩固和吸收
如果说单词是砖块,那么语句就是墙面。有了好的墙面,还需要有类似于钢筋、水泥一样的连接词、过渡词、插入语等“链接”。没有它们,即使有好的语句,段落也不成其为段落,语篇也不成其为语篇。然而,在掌握大量语句的同时,又如何进行有效地“输出”(写作)呢?
答案还在于那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使用”已积累的语句。首先要求学生对照范文,教其观察范文中是如何组织那些优美的语句的,以此来引导学生模仿范文,提取“储存”的语句,学会组成段落,然后成文。这个“提取―模仿”的过程可以通过平时的英语日记来完成。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巩固了所积累的语句,加深了对语句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通过上述的系统训练,学生在写作时,脑子里原本是单词式的“挤出”过程,现在是语句式的“组装”过程,其写作速度、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这种英语写作训练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宽平,周业芳,曹小燕.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6):68-71.
[2] 徐桂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