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主导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选择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主导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选择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不适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更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当地主导产业时,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现实约束。对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调整当地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理性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树立科学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战略,以实现当地经济的早日起飞。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一、引言

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基准:(1)需求收入弹性基准;(2)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界称之为“筱原基准”。其基本观点是,“需求收入弹性”和“产业生产率”是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大重要基准,主导产业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的产业。1958年,发展经济学家艾尔伯・赫希曼从产业相互关联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界称之为“赫希曼基准”。他认为,某些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比其他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更为强烈。政府应当把与经济体系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筱原基准”与“赫希曼基准”被奉为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被许多国家政府采纳作为选择产业结构、规划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

二、“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问题

首先讨论一下“筱原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第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处于温饱阶段,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远远的滞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对于收入弹性低的商品(例如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将保持一个较长的过程。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可能就是朝阳产业或明星产业,是当地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如纺织业、建筑业等。如果按照“收入弹性基准”来选择的话,这些收入弹性低的行业都应该受到挤压和控制,但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无异于灭顶之灾。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相当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无弹性可言,仍然要把农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维持。其次,生产率上升基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也不能完全适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过重,如果采用生产率上升基准,集中资金投入到生产率上升的产业部门,将使已经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

接下来,本文对“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展开讨论。根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往往必须在资源分配上具有较高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而许多初级产品的产业,如农业、渔业等因前后向关联效应低而被忽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选择关联效应高的重化工业的直接后果,将导致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处于更加恶劣的状态,最终导致主导产业政策的失败。

此外,“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都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基础上,而且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情况而言,其前提是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如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也接过这些经典的理论,势必造成各省市、地区主导产业的雷同和大批骨干企业的重复建设。面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体制不合理、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科技管理人才匮乏、行政干预及其他因素的阻碍等问题,即使培育和扶植起一个或几个大型骨干龙头企业,这种主导产业的波及和带动能力也会因摩擦成本过大而削弱。因此,“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不适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更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理性选择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指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的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前提条件。但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很不容易,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需要具备和满足一系列的条件,除了要考虑理论界提出的各项选择基准要求以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情况。

本文认为,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和后进国家的赶超理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位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进国家赶超理论包括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和日本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说”。

“比较成本理论”阐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这个经济学基本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进而指出各个地区的相对优势来自该地区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应当把握的时机和变化规律。“保护贸易理论”专门论证了工业化处于后进序列的国家,更应当通过树立、培育、保护和发展主导产业,以这种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打破旧有的贸易分工格局。李斯特还提醒人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能只把眼睛放在幼小产业产品的生产本身,而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中发现幼小产业的生命力。战后资源贫乏的日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势必使自己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对此,日本经济学者提出了“后发性优势说”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后起国家由于可以直接吸引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并且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只要政府选准主导产业,扶持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有能力与先行国家在一个新的产业一争高低。

上述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取得了后来居上的经济效果。结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的现实约束和各地不同情况,本文认为,在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做出谨慎、科学并且理性的选择。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扬长避短”战略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体现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科技人才匮乏。这种要素禀赋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制造业中选择主导产业的现实。客观地讲,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存在,即使是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其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却很可能具有绝对优势。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客观地认识当地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确立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好解决,因为人人知道主导产业应当建立在当地发展优势上,但问题远比这复杂得多。例如,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又特别好的地区,水电产业却非当地经济所能支持开发的产业;养殖、种植等初级产品优势地区,搞深加工被公认为一条出路,但市场需求弹性不高的产品也不可能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可见,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承担的比较优势部门是有限的。正确的决策依据应当是:选择那些对实现地区发展可以做出更大贡献的产业;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地区全面发展的产业;选择适应时代潮流的产业。

(二)准确判断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使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各个行业竞争的压力,加上本身还存在竞争意识淡薄、竞争战略单调、竞争方法简单、竞争能力薄弱等问题,竞争素质不尽人意,竞争者结构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产品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水平落后,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测试手段贫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竞争、过度竞争时有发生。如果让优势产业自动发展,其竞争力提升可能非常缓慢。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病,严重制约着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这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明确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差别化产业政策的显著特点就是通过促进资源配置,补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本地区优势产业所处的阶段,延缓成熟产业的繁荣期,加快朝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步伐,优化衰退行业的资产重组效益,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三)紧紧抓住国家主导产业政策,千方百计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地区都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系统,其所有的产业发展都要受到其他地区的拉动和制约。区域之间互相开放,彼此依存、紧密联系,使得各地区能够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展开专业化分工协作。国家确定的主导产业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达地区在抢占各个制高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将当地的经济“链接”在这一列火车上,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地方政府在选择当地主导产业中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符合当地特点、与国家主导产业相一致的产业结构政策,同时健全宏观信息系统,制定大胆开放的市场机制,塑造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

(四)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知识。以知识为生产基础的产业,属于报酬递增的世界。它完全不同于以资源为基础行业的报酬递减规律,存在非线性的正反馈发展机制和“历史锁定”的路径依赖。而这些空白产业、新兴产业往往就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正改变着原来具有优势产业的微观基础,决定着未来产业发展的优胜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施赶超战略,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派生出来的新兴产业,无疑是一条捷径。

许多后来居上的国家和地区经验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当地政府执行的市场游戏规则和产业激励机制;二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当地产业发展机遇的把握;三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理性决策。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刘治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薛荣久,国际贸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3]安同良、肖群,江苏省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扬长避短”战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作者简介:刘猛(1975-),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