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趣“引”、“导”,激活探究式地理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活力源泉,是探究知识活动的兴奋点。如何充分发挥兴趣的 “引”和“导”的功能,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关键是将学生的即兴化的短暂“兴趣”转化成自然化的稳定自主性“探究”,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良好习惯。
关键词:兴趣培养;探究式教学;引导
老师如何通过巧设地理兴趣,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呢?笔者认为可通过地理学科相关的三个特点:综合性、直观性和多彩性来寻找兴趣点:
1.综合渗透性: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研究领域涉及了几乎所有的基础学科。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多种因素研究、分析,因而形成了地理学兴趣的综合性,歌曲、诗歌、歇后语、谚语、笑话等正是激发兴趣的极好手段。师生一段动情的吟唱,可以将同学们的思绪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或者冰天雪地的世界;不同的多媒体场景展示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陶醉在大自然的美丽情怀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探求的欲望。老师通过不同场景的呈现,巧设疑问,制造悬念,激发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
2.形象直观性: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地理教材的抽象性矛盾,许多内容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知识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又比较狭窄,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的信心。所以,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空间概念,建立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观念,从而提高地理的学习兴趣。
3.丰富多彩性: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产生了地理兴趣的丰富多彩性。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和其接触的现实社会,因此探究式教学必然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走出狭隘的教材和教室学习时空,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从“纸上谈兵”转变为“真枪实弹”的自然课堂;使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自由地汲取知识。教学过程可通过竞赛、表演、辩论等活动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去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笔者通过天文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野外观察等活动,激发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从而产生探究的动机。
互动的“导”学使探究式教学由外在形式转入内涵提升,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则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基于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平台,笔者创设的互动探究导学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实施。
(一)探究性活动。在学习喀斯特地貌成因时,笔者组织同学们到太湖西山林屋洞实地进行探究导学活动,将地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通过富有特色的野外活动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动探究灵感的目的。学习天气和气候时,则组织同学们参观苏州市气象台,让同学们亲临现场体验天气预报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形成直观形象的天气预报效果图像的。
(二)探究性提问、论辩。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在探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与追求目标,因为它易于使短暂的兴趣通过探究而深化为持续稳定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和“导”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启发学生的灵感和思维,在发现新问题和新方法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探究过程中通过提问或论辩来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很有艺术性。首先是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其次问题要难易适度,以通过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或通过可靠的途径能够解决的问题为宜。第三是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引发广泛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地理能力。第四,范围以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为主,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三)探究性分析。探究过程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为此,探究式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层、分块剖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辨析清楚,比较区域差异,再加以综合概括,加深学生对各地区域特征的理解,使他们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探究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又通过本质去感知现象,这种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的再认识,不仅使学生从中感受了乐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探究性总结。探究性学习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由于时间所限,一堂课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探究到位,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将学生带到野外进行实地探究;并且通过探究过程形成的学生发言一般比较零散,最后还需老师从整体上,从脉络上加以梳理补充,加以整合提高,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探究总结中,尤其需要通过鼓励来激励大家将探究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贯穿到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最终让学生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的目的。
初中地理学习只是人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笔者提倡的互动导学探究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兴趣与习惯,为将来的高中地理乃至大学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为终身发展积累丰富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甘露.学习管理理论与策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