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蒌贝枳桔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蒌贝枳桔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蒌贝枳桔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74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蒌贝枳桔二陈汤合西药治疗38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36例,共治疗10天。治疗组缓解期间断使用以上中药加减治疗,对照组缓解期不用中药。观察1年内复发后的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2.1%和78.9%,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药疗法 蒌贝枳桔二陈汤

蒌贝枳桔二陈汤由全瓜蒌、浙贝母、枳壳、桔梗、陈皮、茯苓、半夏、白术等组成,具有化痰散结、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近年来笔者用此方观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3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纳入标准: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排除哮喘、精神障碍和依从性差的患者。有严重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病危病例不纳入本试验。所有病例近2年来每年住院均在2次以上,且均未长期使用激素治疗。

1.2 一般资料:选择住院并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中医证型符合痰气交阻的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9岁;病程平均12年。合并肺心病者10例,冠心病7例,高血压8例。对照组36例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平均11年。合并肺心病者8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每年住院次数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基本方药组成:全瓜蒌、桔梗、茯苓、白术各15g,枳壳、陈皮各128,法半夏、浙贝各10g,生甘草6g。若痰涎壅盛加葶苈子;痰热甚夹血瘀者加天竺黄、干地龙;气喘甚者加僵蚕、白芍,改生甘草为炙甘草;肺脾气虚纳差明显者加党参、黄芪,改法半夏为半夏曲;肾气虚夜尿频多、气不接续者加补骨脂、五味子。每天1剂,1天3次口服,10天为1疗程。2组均按慢阻肺治疗,做痰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配合静滴氨茶碱解痉平喘治疗,必要时吸氧,合并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心衰者静滴能量极化液、口服利尿剂,必要时加用扩血管药及强心药。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出院后治疗组间断服用以上中药加减治疗。对照组缓解期不服中药。

2.2观察指标及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咳嗽、咯痰、胸闷、气喘、气短、口干、发热、腹胀纳差等)和体征(肺部干湿罗音及哮鸣音)及实验室检查等来综合判断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计分法,以积分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将发热、痰的量色质、咳嗽分为4级,各计0、2、3、4分I将气喘、口干、肺部罗音分为3级,各计0、1、2分;将X线改变、痰液病原学检查分为2级,各计0、2分;有舌脉异常者计为1分。计算治疗前后的症状总分,求得疗效指数,判定疗效。其计算公式为:疗效指数一(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并统计1年内再次住院率。

2.3统计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Ⅲ中有关标准拟定。显效:10天内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可出院,疗效指数≥70%;有效:10天内症状好转减轻,疗效指数≥30%而

3.2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9例I治疗组显效率78.9%,明显高于对照组(55.6%),差异有显著性,P

3.41年内再次住院率:1年内再次住院者治疗组为8例(21.1%),对照组为16例(44.4%)。两组再次住院率有显著性差异,P

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防治此病重点在于阻止症状的发展和疾病反复发作、加重,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阻断其向肺心病演变。然而迄今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以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为主,虽能改善肺功能,延缓病情发展,但有出现真菌感染、肠道功能失调等多种并发症。中医中药的应用可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减轻发作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中医理论将本病归属于“肺胀”范畴。基本病机是肺脏反复受邪,气机阻闭。宣降失司,痰浊内阻,肺气壅滞,气道不畅。久而不愈,伤损肺气,使其生理功能减退,肺叶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咳、喘、痰、胀为4大主症。其病位在肺,继则涉及脾肾。如《内经》所云的“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喘”。此病的发生,多因肺虚,痰浊潴留,每因感受外邪而发作。病理演变复杂,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壅塞,气机失常,痰气交阻。痰的产生,病初由肺气郁闭,气不布津;病进则“子盗母气”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痰,日久逐渐发展为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潴留,喘咳持续不已。肺胀迁延不愈,反复加重,肺气阻滞,宣降失常,必会影响肺助心行血的作用,而发生痰瘀阻滞证,使气机更加壅塞不畅。正如《证治汇补・咳嗽》曰:“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如痰加瘀血碍气,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以清利其痰。”《丹溪心法・喘》亦云:“肺以清阳之气,居五脏之上……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又因痰气皆令人发喘。治疗之法,当究其源。”可见痰浊阻塞,气机失常是肺胀的重要病理因素。故方中用全瓜萎、浙贝清热化痰散结,宽胸理气;桔梗、枳壳,一升一降,桔梗宣肺,既可宣散壅塞之肺气,又可载药上行达肺,且枳壳行气畅中与白术配伍,取枳术丸之意,健脾消痞,升清降浊,陈皮、云苓、法半夏、炒白术健脾益气化痰,以绝生痰之源,全瓜萎、炒白术、枳壳配伍可通腑泻热,使邪有出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壅塞,腑气不通,则气短喘咳不止,若腑气通,肺气宣发,则咳喘自平。此方着重解决“痰”、“气”问题,切中病理要害,为治疗慢阻肺痰气交阻型的有效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