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二历史上册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二历史上册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标把教学总体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这说明新课标已把许多技能、方法、能力、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学习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因为学习这些知识要靠主体在行动中体验,在内心反思通过感受最终感悟而获得,所以课程实施者组织体验和反思学习的任务是非常突出的。其实这对于教师的学习更为重要,比如教师怎样的教学行为能有效引导体验和反思呢?这时,我们不妨以课例为载体,依据一定方法做一些感受性教与学的努力,在行为的跟进中体验与反思。

【关键词】体验 反思 行动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2-02

一、行动背景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教改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基于这一点,本课题给予认同巴班斯基,“探索、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能性,采取最好的教学决策,这就是教学最优化的根本所在,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很好地掌握这一点”,并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依据,通过行动研究和文献研究来追求反思性教学。

二、以课例为载体的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

(一)以课例为载体的反思性行动研究帮助我们从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过程中,摸索出帮助初中生积累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养和促使学生发展的一些有效方法。教师也从直觉的选择或通过尝试和体验错误的方法做出选择,过渡到有意识的、有科学依据的选择,促使教师逐渐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1.从按部就班到以课标为中心整合教材引导探究体验并设计过程

例如,我们承担人教版八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公开课,第一次试讲后的研讨过程中,课题小组觉得授课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自然结构展开课堂教学,教材处理平淡、虽面面俱到,却没有印象深刻的东西,没有克服教材内容的零散性以及时空的跳跃性,无法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构架,无法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更难以从情感和价值观上进行体验。经过课题小组研讨,授课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紧紧围绕“民族资本”这个核心词语展开设计,紧紧抓住“民族资本”、“曲折”、“发展”三个关键词来统构课堂,向学生传递出本课时的核心意义:认识民族资本演进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规律;民族资本企演进社会意义和发展趋势。

因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体验与反思的学习活动即教学观的变化常常体现在教学行为的变化过程中。所以从授课教师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材观的变化了。

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每天的可支配的学习时间不多,能学习历史时间更短。老师应该要有系统的有规律的把历史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把要教授的知识和学生的已知即最近发展区建立联系,这样学生才易于掌握,才能建立起与学习者的联系。否则学生感受不到民族资本的发展规律,情感上的激荡更无从谈起;而且,教材的三个细目是有跳跃性的,它不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授课教师提高了这个认识再去设计、授课,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也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好像找了一个灵魂和线索把素材串了起来使素材的使用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不言而喻。

2.抓住课标以问题为中心引导体验反思并建构课堂

学会了以课标为中心整合教材,整节课好像有了“灵魂”。但对于处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联系中外史实、几乎跨百年时空的课还是不够的。整节课的思路是否清晰就是考验教师智慧的关键了。

分析授课的PPT,课题小组围绕教学素材,就教学素材的数量、质量、呈现的层次、逻辑性等问题达成了新的理解,使反思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研讨后,授课老师针对呈现材料过多、缺乏贯穿始终的逻辑线索、材料难度的呈现没有循序渐进等问题做了改进。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将必要材料从易到难编排使用,并围绕“民族资本的发展”的主题提出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力求提纲挈领地把教学素材串起来。 例如讨论“洋务派所办的军工企业为什么不具备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期望使学生对“民族资本”的概念更清晰等等。

这一教学行为的变化过程足以说明:授课老师对“民族资本”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已经较为清晰,认识到百年“民族资本”的演进方式、规律、社会意义和发展趋势,是一种更宏观的思维。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初中生要掌握宏观的理论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围绕核心,有效地组织教学素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具体的史料进行教学时,所作的铺排都需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过程

在试教过程中,可能是偶然抑或必然,课堂沉闷不配合参与度低的班级出现了。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老师都是以教材为中心,大不了就是备教材、备教学内容,课堂沉闷就把原因归于学生的不配合。但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和我们研究的主题,让我们不能这样做。本来学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产品的市场,难得遇到和自身这么贴近的学习内容,为什么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呢?这一轮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也就表明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发生了转变。

通过调查、聊天发现:初中生确实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兴趣,原来书中举过的例子,课前和课堂间隙,他们已经看过,上课变成了捱时间。此外,老师所举例子不够生动、不够活泼,没有贴近广州学生的生活、不能吸引学生;还有问题的设置比较空洞、直白、单一,学生觉得这样的问题思考起来没有“味道”,没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教师开始真正意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并转变了教学行为。在容器的观念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多么完美、多么有逻辑、素材多么的精美,都不能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面貌。因为这一现象的实质就是没有调动学生,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也说明教师立足课标是没有错的,但囿于教材的制约而不敢运用更为合适的教学素材,反而是违背了课改的精神。这提示我们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大胆突破教材束缚,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应该大胆的整合课内外资源,运用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要用学生一些熟悉的、但是课本上又没有的例子来授课,做到学习就是去感悟。还对反映“民族资本的发展”主题的史实进行补充、梳理、整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更贴近了学生,贴近了生活,体现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的特点,让学生在鉴古知今过程中感悟真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时教师的学生观和现实观其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4.从单纯教史到在现在与过去的变式体验中形成原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希冀“通过学习和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发展规律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作为广州的学生和教师,其实更能接触到民族资本这一概念。夏天喝的“王老吉”、脚上穿的“李宁”、抬头看见的和荣家有关联的“中信”大厦……无不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提供素材。联系研讨课,再联系教师校内外观摩过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教学过程的呈现真是千人千面。细细体验和反思,在现实中发现历史、在历史中发现现实,却是这些过程的共同点。这提示我们要从从单纯教史过渡到在现在与过去的变式体验中反思教学原理。这或许是我们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的一个方向。

(二)在体验和反思的行动中成长。

1.未解决的问题

当课题小组从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两个角度对教学进行诊断和调整后,教学有了改进。我们体会到了做课题的成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处理已经和授课教师最初的处理相距甚远,也就是说,在多次的反思之后,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教学,达成了许多新的理解,但是这些新的理解要成为授课教师的内在认识可能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也可能是很多教师并不能很好实践新课改先进教学理念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研讨观察中,会发现教学过程不连贯的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变化不够熟悉,但研讨太多、大家建议太多、授课教师也反思的太多,补充的太多也是原因。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预设和生成关系的处理是影响教师课堂评价的关键问题。因为预设的常常是集体智慧,而生成常常考验教师个体课堂上的智慧。在研究与设计中,实际上都把课堂当成了一个静态的过程,即便是力图贴近学生实际,也把这个实际想象成静态的客观存在,对课堂中可能产生的差异与动态生成没有足够的估计。所以授课教师面对(陌生的)学生的时候,可能就一无所知的按部就班的实施了。

2.基于案例的群体性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复制性。不论是过程还是方法,新课标三个维度本身,即向教师提出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要求。“教无定法”,这提醒我们把经验与新的理念结合起来走向行动去解决诸多问题。当我们课题小组从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两个角度对教学进行诊断和调整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有了改进。我们体会到了做课题的成效。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似乎不太完美。但这些都已经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亲自做课的过程中,教师形成的个性化、情境化的知识以及不断改造的这种行为就是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在亲自做课的过程中形成的针对课例研讨的行动及行动中的思考、深刻反思和反省的过程使教师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苏联的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提出,人类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活动。这段时间,通过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比对学生表现和研究性学习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这些过程和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引导有意义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承担公开课、校本教研以及课题研究等任务,也许还有遗憾,但我们已经在体验和反思中获得了成长。也许我们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改,毕竟以课例为载体,在行为的自我比对和相互对过程中做出一些努力。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投身新课改的动力源泉。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思故我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8-19

[2][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1版

[4]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第1版

[5][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美]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美]Cruickshank, D. Bainer, D. Metcalf, K.著,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8]查有梁著:《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德]特尔哈特著,张桂春译:《建构主义与教学》(一),《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3期

[10][苏]维果茨基著,吴文侃译:《思维与语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2005,(12)

[11][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2]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3]广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编,《中学历史学习指导》(八年级上),广州出版社2009年版

[14]广州市中学历史学习与评价研究课题组,《学习与评价》(八上),广州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