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亚文化视角下的“80后”怀旧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亚文化视角下的“80后”怀旧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围绕该理论中“风格、抵抗、收编”这三个关键词对“80后”的怀旧文化进行了风格解读、抵抗分析及收编命运的阐述,试图探究“80后”怀旧文化背后的原因与意义,并对其收编命运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80后” 怀旧 收编

一、“80后”怀旧与亚文化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那些年错过的大雨……”“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这是近几年在受众中广为流传的几首电影主题歌,虽其故事背景不同但都在表达着一群相同人群的共同情感——“80后”对曾经深深的怀念之情。其实,“80后”怀旧早就不是一个新现象,早在2007年起,这一怀旧大潮便已开始涌来,变形金刚、机器猫、猫和老鼠、圣斗士等的再次走上银幕;伴随着儿时玩具、零食视频的疯狂转载以及日渐红火的“80后”主题餐厅……

面对此现象,有人开始质疑,“80后”才多大?这么年轻就开始怀旧到底有什么意义?对此,笔者认为“80后”的怀旧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青年亚文化的文化现象。这种亚文化所反映的正是“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方式”,“80 后”也正是“在主文化的缝隙中寻求表达自我的空间”。

二、“80后”怀旧现象的青年亚文化分析

“风格”是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对任何亚文化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其群体的风格解读。

1、怀旧的表现方式

怀旧历来就有,但与上世纪90年代精英分子选择传统媒体向受众宣泄怀旧情绪的形式不同。作为第一代跨入信息社会的中国人,“80后”的怀旧更多的选择了伴随其成长的网络及其他新媒体技术。互联网高速、多媒体的特征使得“80 后”的集体怀旧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泰普斯科特认识到:“新的青年文化正在兴起。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教育,包括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共同行为、习惯、态度、默许符码、信念、价值、艺术、知识及社会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它是由网络时代使用互动式数字媒体而产生的文化。”并且,随着怀旧情绪的高涨,怀旧活动开始由网络向现实中延伸。而另一个让人不得不注意到的“80后”怀旧表现是:由于网络培养出来的参与性表达,使“80后”的怀旧不再是个人情绪的表达和宣泄,而已经上升为一种集体行动,即“80后的集体怀旧”。通过网络社区、论坛等,那些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相互分享着那些相同的回忆,形成越来越多的诸如“80 后”社团、QQ 群等群体组织。

2、怀旧的符号模式——碎片中的真实

在这场“80后”的怀旧大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过去的怀旧是片段性和选择性的,它并不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回顾。在“80 后”回顾众多的经典影片和歌曲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对这一时期所有影片、歌曲、图片进行怀旧和回顾,而是选取其中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为他们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又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某种具有精神含义的东西、某种附着于并被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所以“80后”对众多事物怀念的表达,并不仅仅只是作为儿时的回忆停留在那里,而是成为了一种符号,背后有着深刻的指向性。

3、怀旧的内部秩序——拼贴背后的同构

同构概念的引入,是用来描述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风格之间象征性的一致性。乍看起来,“80后”的怀旧形式是随意的,且碎片式的形式还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混乱,构成了一种“符号的游击战”。但正如威利斯在《世俗文化》一书中证实的:“流行神话宣称亚文化的形式是乱七八糟的,但恰恰相反,在任何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的内部结构里,都表现出一种有条不紊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80后”怀旧文化的风格总体呈现出:利用网络或现代科技,将怀念的精神或物质产品以图片、影像、文字等方式运用写实或拼贴手法进行群体性表达。这种怀旧风格对应的是这个群体:“逃不出现实与过去的网,辨不出现实与过去的美”的状态。这种对应的同构关系,让“80后”怀旧文化连贯成一致,形成个体的一种“完整的怀旧方式。”

三、“80后”怀旧现象的抵抗分析

霍尔敏锐地指出: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特别的风格,其目的就是为了“抵抗社会”,这种抵抗有可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新生的亚文化,“80后”的怀旧也身携着浓重的抵抗气质。

1、抵抗:寻找身份的认同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身份认同(identity)主要指在主体间的关系中确立自我意识,并在普遍有效的价值承诺和特殊身份意识的张力中获得自我归属感和方向感。”一方面,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80 后”,既不同于父辈那样执着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也不同于新生一代那般与古法决裂得如此彻底。传统与现代在他们身上彰显得同样明显,而正是这种新旧多元文化的塑形,使“80 后”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失去了标准,无法在历史中为自己找寻到“归属的标记”,最终也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对疏离的。这样隔绝疏离的状态使整个社会中缺少一个统一的中心以及价值观,人人茕茕孑立,个人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宿,难以定位属于自己的群体。这种集体意识的逐渐丧失也意味着作为“80 后”集体身份认同感的削弱。

“80后”是孤独的,他们通过对自己儿时看过的动画片、玩过的游戏、唱过的歌曲的怀旧,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实现了横向与纵向的双重统一,从而在历史中重新找到自我。

2、抵抗:异乡人的漂泊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的一部小说,标题恰当的表述了当前“80后”的生活状态——总是奔走在路上,生活在别处,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由于成长在我国经济腾飞现代性日益明显的时期,守望乡土的传统观念已不被“80后”恪守,而生活的便利和科技的魔幻更是刺激着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为了自我实现,“80后”开始“漂泊”,成为地理空间上的异乡人。但当他们积极投身于现代社会中时,才发现曾经追逐的技术和理性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幸福。离开土地不能自给自足的状态使“80后”不得不将自己变成社会的生产工具,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们感到失落和无依,找不到心灵的归途,在心里层面上,他们也是“异乡人”。

为了抵制这种现代性导致的“漂泊”所以“80后”开始怀旧,试图寻找“在家”的体验来为自己构造一条“返乡”之路。

四、“80后”怀旧现象的收编命运

“新兴风格的创造与传播无可避免地和生产,宣传和包装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从而必然会导致亚文化颠覆力量的削弱。”由于身处这个消费时代,越来越多的怀旧商品被大量的生产贩卖,伴随着媒体的广泛宣传,这种原本希望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新兴亚文化最终也被纳入了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当中,变成了现今众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难逃收编的命运。

纵观“80后”的怀旧文化,与以往老一辈经典亚文化不同的是,它主要是在虚拟的平台的上展示的,不凸显于现实的世界中。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化被纳入生产领域,表面上推广了该文化,使其由虚拟空间向现实世界延伸,实则是对“80后”怀旧文化抵抗气质的残害,对其文化的收编。同为“80后”的笔者认为,对于这种亚文化,怎样将其保存其特征而不被大众主流文化收编,是文化开创者应该视为的使命和值得而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肖复兴:《怀旧情绪》[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③王晓梅:《记忆长河——怀旧八十年代》[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④莫里斯·哈布瓦赫 著,毕然、郭金华 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⑤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 著,司艳 译:《认同的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⑥查尔斯·泰勒 著,韩震等 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⑦安东尼·吉登斯 著,赵旭东、方文、 王铭铭 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⑧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⑨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结》[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2)

⑩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 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文化研究》,2006(4)

(作者: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2011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