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m厚底部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数值模拟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m厚底部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数值模拟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利用FLAC3d针对Ⅳ1级0.5m/层共2m厚度的拱底层状围岩建立模型1“2m厚层状围岩平底隧道”、模型2“2m厚层状围岩仰拱隧道”、模型3“2m厚层状围岩加强底部支护的平底隧道”,对这3种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最不稳定,模型2与模型3效果相当,模型3不仅能保证隧道的正常运作,还能大大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和施工的难度。

【关键词】FLAC3d;Ⅳ1级围岩;平底;仰拱;平底加强

本文具体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模拟效果分析:1. 围岩位移场分析:主要是竖向位移;2. 围岩应力场分析:主要是竖向应力;3. 围岩塑性区范围;4. 支护结构的内力:锚杆轴力。

1 竖向位移分析

本节将分析平底模型1、仰拱模型2以及加强平底模型3三种情况下隧道开挖支护完成后竖向位移。

无论是平底隧道还是仰拱隧道,都表现为拱顶下沉[1],底部隆起,并且都是拱顶沉降值最大,底部隆起值最大。模型1拱顶沉降值为5.856mm,隧道底部拱起值为16.498mm。模型2拱顶沉降值为5.3215mm,隧道底部隆起值为11.69mm,对比可知,仰拱相对平底隧道拱顶沉降值减小9.113%,对于底部隆起值,仰拱相对于平底减小29.14%。

模型1的基础上将平底加强,即在平底部位打注浆锚杆,进而增加底部围岩的强度,有效的减小底部隆起,模型3拱顶沉降值为5.6374mm,相对模型1减小了3.73%,底部隆起值为12.078mm,相对模型1减小26.79%;相对于模型2,拱顶沉降值大5.59%,底部隆起值大3.32%,都控制在10%以内,由此可知模型3有效控制了拱顶沉降值和底部隆起值。

2 竖向应力分析

在模型开挖过程中,围岩会产生各个方向的应力,主要包括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剪切应力、有效应力等[2],本节中主要研究三个模型竖向应力szz值的变化及其规律。

三个模型应力分布大致相同,拱腰到拱脚部分出现最大压应力,拱底部分出现最大拉应力。模型1最大压应力为6.9241MPa,最大拉应力为1.057MPa;模型2最大压应力为8.4905MPa,相对模型1增大22.62%,最大拉应力为0.92923MPa,相对模型1减小12.09%;模型3最大压应力为8.01MPa,相对模型1增大15.68%,相对模型2减小5.66%,最大拉应力为0.92083MPa,相对模型1减小12.88%,相对模型2减小0.9%。

3 塑性区分析

塑性变形是由于隧道洞室开挖周围岩体受力产生的不可恢复的变形[3],表示可能发生破坏的部分。

在FLAC3D数值分析中,常采用plot block state命令来显示塑性区,shear-n表示现处于剪切破坏;shear-p表示之前处于剪切破坏;现处于弹性状态。(n-表示现状态,p-表示过去状态)。

由于衬砌结构采用的是弹性模型,所以塑性区较少,而围岩采用的霍克布朗模型模拟,岩体强度又较低,所以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拱顶上部和隧道底部以下围岩区域。通常来说,初衬完成后,隧道内部仍然会存在一定范围的塑性区,直至二衬结束后,其地表、边墙等部位的塑性区才会消除[4]。

隧道开挖完成后,只有少部分的区域处于剪切破坏过程[1],周围岩体处于弹性状态的塑性单元体较多。模型1最终的塑性单元体体积为2.8082e+3m3,模型2最终塑性单元体体积为2.5137e+3m3,模型3最终塑性单元体体积为2.3878e+3m3,可以看出,平底加固后模型3的塑性区体积最小,说明开挖过程中其稳定性最好。

4 锚杆轴力分析

通过plot sel cable force命令,得到隧道模型开挖支护完成后的锚杆轴力。

三个模型中各个监测点上的锚杆轴力均为正[5],说明锚杆均受拉,随着开挖步的增加锚杆轴力逐渐增大,到最后逐渐趋于稳定。模型1和模型2都是拱顶出现最大拉力,模型1最大拉力为11.903KN,模型2最大拉力为11.792KN,而模型3,底部锚杆也均受拉,且拉力大于拱顶拉力,最大拉力出现在底部中心线位置为11.785KN,三个模型锚杆轴力值在拱顶、拱肩以及拱腰处相差不大,模型1变化范围为1.05%~4.13%,模型2变化范围为0.42%~3.15%,模型3控制在0.83%~3.02%范围内,三个模型锚杆轴力最小值均出现在拱脚处。

5 结论

在本文中,主要是借助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FLAC3D针对3种支护条件的2m厚层状围岩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

1. 底部打锚杆注浆模型3对控制隧道拱顶沉降效果不明显,但与仰拱模型2只相差5.59%,对控制底部隆起效果明显,只比仰拱模型大3.32%;

2. 模型2和模型3的最大压应力均大于模型1的最大压应力,可能是底部施工对拱腰处压应力产生影响使其增大,但模型3最大拉应力相对于仰拱模型2减小0.9%;

3. 模型2的剪切破坏体积小于模型1,而模型3的剪切破坏体积小于模型2,综合考虑塑性区总体积,模型3较模型1小10.487%,较模型2小5.01%,优越性较显著;

4. 三个模型的拱顶、拱肩、拱腰及拱脚处锚杆轴力相差不大,模型3底部锚杆轴力较其他部位锚杆轴力大,对控制底部隆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二车道Ⅳ1级2m厚层状围岩段,模型3虽然在控制竖向位移方面稍差于模型2,但差值都控制在10%以内,在控制其他方面上都优于模型2,综合考虑,模型3可以取代仰拱模型2,这样不仅能保证隧道的正常运作,还能大大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和施工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刘卡丁, 张玉军. 层状岩体剪切破坏面方向的影响因素[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21(3): 335-339.

[2] 潘昌实. 隧道力学数值方法[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6.

[3] 周应麟, 邱喜华. 层状岩层围岩隧道稳定性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2(2): 345-348.

[4] 张玉军, 刘谊平. 层状岩体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21(11): 1615-1619.

[5] 张勇, 张子新, 华安增. 高速公路隧道的围岩变形特性[ J] . 中南公路工程, 2001, 26( 3) : 12―14.

[6] 陈建勋, 李建安.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优化[ 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6, 6( 3) : 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