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胜素 梅派花旦的新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胜素 梅派花旦的新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原来学戏,三四个学员一字排开站在老师面前,听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我们一句一句地学,讲求的是口传心授。到了研究生班,重要的不是学会某一出戏,而是更好地掌握唱戏的感觉。

――李胜素

人物简介:李胜素,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第二届学员。梅派青衣、花衫,现为中国京剧院一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6月酷暑,国家京剧院排练大厅里,李胜素没有午休时间,忙着上装拍京剧《满江红》的剧照。这部在传统京剧《满江红》基础上改编的京剧,是今年文化部中直院团创新剧目、优秀保留剧目展演的开幕剧,李胜素饰岳夫人。岳飞、牛皋等主角则分别由于魁智、杨赤等著名演员饰演。

其实,李胜素与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共同身份――第二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这些当年从全国各地京剧院团赶来学习的青年演员们,而今都已成为支撑中国京剧舞台的中流砥柱。

“口传心授”到现代培养

李胜素10岁开始学戏。因为年龄不够,她还是个“特招生”,在班里年龄最小,却最可爱。13岁,李胜素即进入河北艺校,悉心学习青衣、花旦,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京剧生涯。

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童子功”扎实,待到1991年调任山西京剧团,李胜素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台柱子了。

至今,李胜素对这段“手把手”的口传心授式的教育念念不忘,虽然学京剧是公认的吃苦事,但是或许因为热爱,李胜素从来没有觉得学戏苦。反倒是老师们的苦口婆心,胜似母女、父女的师徒关系,让年少离家的她从此怀揣家的温暖。

然而,国家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则建立了科学系统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将学员教育视为“教学工程”,聘请了院内外专家,采取导师制或者导师小组制,用完全的现代教育模式取代了京剧传统的师承关系。“原来学戏,三四个学员一字排开站在老师面前,听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我们一句一句地学。研究生班上一届学员就好几十个,站在老师面前,一排都站不下。”李胜素笑着一语道出个中差别,更重要的是,学员们都来自不同的行当,学不同的流派,没有哪个老师能同时全教到。“到了研究生班,重要的不是学会某一出戏,而是更好地掌握唱戏的感觉。”

研究生班实行学与演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每年学员们都有九个月的时间在各地京剧院团进行实践演出。这个原本是为了照顾这些学员们在各自院团里的演出脱不开身,才采取的无奈之举,却无形中为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最好的环境。进入研究生班之前,李胜素对很多传统戏都已烂熟于心,虽然年龄上已经超越了机械模仿的年龄,但是从骨子里来讲,程式化的表演似乎还是占据了更大的分量。

这与阅历有关,但也不能忽视理论的支撑。在研究生班的课程中,李胜素第一次接触到“剧目教学及排演”、“戏曲表演体系研究”等戏曲专业理论课程,似乎原来“隔靴搔痒”的不畅快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三年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理论的支撑,这对于我们中青年演员来说会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我们也懂得了舞台调度,学到很多新东西。”

“角儿”的概念在变化

梨园行里流行一句老话:京剧就是“角儿”的艺术。

而旧时观众们也很认“角儿”,一个“角儿”就能撑起一台戏,至于别的角色,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代观众的审美已经超越了一台戏看一个角儿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员必须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不分你我,取长补短,把最好看的戏呈现给观众。”作为长期活跃在一线的著名演员,李胜素对此深有体会,但是她同样体会深刻的是,现在“角儿”的概念似乎在变化――台上每个演员都应该成为“角儿”,让喜欢不同流派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欣赏点。

“只要有旦角的配戏,我一定找李胜素。”这是于魁智无数次说过的话。搭档至此,可谓天合,不是一般的默契。而他们的搭档,也起源于研究生班。1998年,在研究生班学习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胜素正式跟于魁智搭档,合作《野猪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基本上只要是老生和旦角的“对儿戏”都是他们俩合作,《红鬃烈马》、《满江红》、《四郎探母》等等,被喻为“黄金搭档”。

跟于魁智配戏多了,有的戏迷为李胜素鸣不平,觉得她演配角的时候多了。李胜素却不这么看,“除了和魁智,我和杨赤等人也都经常合作,跟好演员一起演出,对自己的表演无疑是有提升的。过去都讲究一个角儿挑梁,但是现在我们新一代的京剧人应该有新的思想,其实原来马、谭、张、裘就已经开始合作了,我们也应该有一棵菜的精神。”

她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艺术积累。在研究生班的学习开阔了眼界,使我有很多艺术之外的收获。新一代京剧人应该有新的思想境界,把最好的艺术奉献给观众,京剧才有希望。”

当传统京剧也开始跟着现代思维方式,成为一门讲究团队合作的艺术,对于京剧演员的合作精神和肚量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喜欢跟李胜素合作,跟她的团队精神也有很大关系。

在排练现场,李胜素给人的感觉多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可了解李胜素的同行都清楚,这正是她进入“百分百”创作状态的一贯特色。正是在表面的平平淡淡中,李胜素在揣摩人物,把握格调,度量节奏,把“内功”练到了家。首先是有戏份儿,唱也罢念也罢、嗔也罢笑也罢、单出头也罢群场戏也罢,还是头路大青衣本色,压得住台,像是王府千金的身份;再有就是有韵味,没有剑拔弩张的“三板斧”,也让人听了看了觉着过瘾。

更令人称道的是,李胜素演的格格和台上的其他主演配合的十分默契,就像一组合作多年的黄金搭档,谁也不挡不抢谁的戏,可每个人该出彩儿的地方还都挺打眼。昔日的同学,现在都是她的搭档,在演出中他们互相帮衬,创作出更优异的作品。

超越表演,懂得坚守

1987年10月,20岁的李胜素参加首届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作为唯一一个梅派花旦独树一帜,首次参赛就获得优秀表演奖,也引起了梅葆玖先生的关注。

1995年6月26日,李胜素在京举办了专场演出,以《游园惊梦》、《廉锦枫》、《红线盗盒》、《孟丽君》四出折子戏追逐到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也正式成为梅葆玖先生的弟子。此后李胜素的演艺水平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先后跟梅葆玖老师学习了《凤还巢》、《穆桂英挂帅》、《宇宙锋》、《贵妃醉酒》、《野猪林》等经典剧目。李胜素说,梅先生教戏以认真细致闻名,对每个细节都抠得很细。像《宇宙锋》、《生死恨》等剧目,他都是手把手地教我。当年曾为梅兰芳先生操琴,年逾八旬的姜凤山先生,也曾亲自给李胜素传授梅兰芳当年演出的一些经验。

而三年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习,李胜素似乎更多了筹码。

“虽然在研究生班里基本上还是跟以前的老师学,比如梅葆玖先生,但是原来在山西时都是通过电话请教老师,可上了研究生班离老师更近了,随时可以请教。”读研究生班,拉近的不仅是路程上的距离,李胜素至今记得研究生班请梅葆玖老师来给大家讲课时的情景,当时梅葆玖先生年逾花甲,盛夏时节,他在排练厅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一边讲一边示范,汗水早就湿透了练功服,他也不肯休息。从先生期待的眼神中,李胜素读出了深深的厚望。“这让我压力很大。”时值今日,成为梅派当家花旦的李胜素仍旧铭记长辈对京剧的热爱、理解与信念。这种信念,在她融化了三年研究生班系统学习之后,理解更加深透。

在研究生班里,汇集了各行当,各流派的著名演员,大家的交流,也使得京剧在一个不经意的场合得到了一次深入而自由的融合。

1998年冬天,刚刚进入研究生班学习不久的李胜素,就有了一次与中国京剧院出访台湾的机会。在台湾,梅派戏迷很多,李胜素也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掌声和喝彩。结果,演出过程中还有一场戏需要一个张派花旦来配戏,恰巧同去的没有张派花旦,怎么办?大家的目光集中到李胜素身上。虽说都是旦角,但是门派不同,唱腔、技巧、程式都不一样,李胜素想起研究生班上跟张派同学交流过各自流派的技巧,似乎心里有了底。不过她还是有点不踏实,给梅葆玖先生打了电话请教,梅先生也鼓励她“用梅派的唱腔,张派的唱法”。演出大获成功。演出结束后李胜素跟着大家一起吃宵夜的时候,还有人特意跑过来说“看不出你的张派也唱得这么好,”李胜素好像小孩子一样笑起来,“其实我也不是唱得好了,只是平时学到了,记住了,口袋里不怕装的多,到用的的时候就不愁了。”

此时李胜素的视野,早已超越了当年那个因为担心耽误剧院演出了而推掉了第一届研究生班学习的青年京剧演员。1996年,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并且是山西京剧团的中流砥柱,李胜素很早就收到了首届研究生班招生的报考通知书。可是由于当时演出任务格外繁重,因为担心耽误工作,李胜素与首届研究生班擦肩而过。

1998年,李胜素没有重复上次的遗憾,如愿走进中国戏曲学院。三年蜕变,李胜素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视野更开阔,对梅派的理解和未来思考也更加深入,有见地。

2001年,李胜素以一篇《论梅派艺术在21世纪之实践》结束了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这位当今公认梅派花旦的领军人物,将自己这些年的舞台实践和梅派近些年在内地的发展,对梅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李胜素曾很冷静很客观地思考过梅兰芳演唱艺术的风格,是否唱腔太旧、太平实了,不够刺激。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曾几何时,我们三位研究生班的同学在湖广会馆演出,青衣唱的正是正宗梅派。不是火红得把场子都唱炸了!”但是话虽然这么说,传统与现代并举,才是梅派乃至京剧艺术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好方式。但是在观众群发生变化,新一代编剧群发生变化,对传统认识有差异,对传统的感情有厚薄,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李胜素置身其中,感慨颇深。怎样才能让梅派走得更远?

她在毕业论文中郑重写下了自己的思考:梅派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其使生活的真与艺术的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形象上就和他的表演艺术一样,“运密人疏,寓浓于淡”。听来平易近人,可又不是“大路活―水”的粗唱。这是由于他非常善于运用唱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神采丰韵,唱腔被人物的思想感情所“化”了,使人在芳香清澈中陶醉不觉。

“梅派流传至今有七八十年了,它的厚重感一直在激励着我。三年来的研究生班学习,更强化了这种心态。所以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不管时间安排、演出任务、自己实际水准、吸收能力等等有多少困难,自己能学多少,能学会多少,能理解多少,都一定要静心思索,化成自己的东西。在演出实践中体现出来,自己要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