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整体法和意象法教学《逍遥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整体法和意象法教学《逍遥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逍遥游》位居《庄子・内篇》之首,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把它列为必修必选篇目。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其本身的艺术特色,以及教材选法失当等诸多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鉴于庄子的散文属于典型的象征型文学作品,它是象意思维的产物,从理论上来说,教学《逍遥游》毫无疑义应该用综合同构教学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目前尚未为人们所熟知,教材对该文的选法又由来已久,因此,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两个方面:

一.利用整体法将课文还原完整解读文章主旨

我们知道,无论对于哪一类作品的阅读教学来说,兼顾语境这一点都是最为基本的。将文章的剩余部分印发给学生,将作品的原貌还原完整,实际上是在匹配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以意逆志”创造条件。整体法的基本含义是从文章的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艺术。作为哲理散文,教学《逍遥游》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作品主旨的理解问题。而哲理散文的题目对主旨的破解又至关重要。庄子的文章“辟阖,仪态万方”,本来就很难理解。而课文作为《逍遥游》一文的节选,文章的题目没有改变,但原文体现主旨的部分却并没有被选录进来。这无形间就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因为对于哲理散文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们不禁常常也会追问:究竟什么是“逍遥游”?为什么要“逍遥游”?怎样才能实现“逍遥游”?全文的重心显然应该在最后,即实现“逍遥游”的途径,而并非开头所谓的“有待”和“无待”。事实上,文章的主旨也恰恰就在原文的最后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无为、无用正是庄子思想的根本,是庄子一贯的政治主张。这是学生学习历史很早就知道的常识。其中“逍遥”一词,显然就是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点睛,文题照应!将这一点补充完整,学生站在全文的高度理解了主旨之后,再去探讨其他的问题,就会驾驭就轻,点到即明。什么“有待”、“无待”,什么“鲲鹏”、“学鸠”,什么段落、层次,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即可一目了然,迎刃而解。庄子的散文本质上是属于哲理散文,但其形式上却是典型的含有寓言式意象的叙事性作品,是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观念或理想的表达。破解这些观念或理想,必定要对其中的情节和形象系统进行梳理和分析。现在,课本只是选了原文的一个并非重点的部分,却让我们对这一名篇进行孤立地分析,结果使问题变得非常的晦涩和抽象,让学生特感玄乎!教材的选法破坏了原文的完整结构,掩盖了作品的真实意图,我们不能被其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可能有人会说:“庄子的文章本来已经够艰涩难懂的了,再补充剩余部分岂不是火上浇油,更使学生厌烦?”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事实并不会如此。相反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将会大大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庄子的散文也正是由于教材选录太少,加上选法失当,才造成了我们今天难于理解的境地。首先,因为教材数量上极少,学生见面的次数也就极少了,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加上选修,总共只选了《逍遥游》的一半和《秋水》开头的140多字!这就好比认识一个人,高中三年,您就只让学生见过某个人一两次,学生能不感到生疏吗?其次,每次所见,又不是整体,只是半截身子,甚至只是一点眉毛。这岂不又是让学生摸大象,你不给他大象的全体,只给他大象的局部,学生怎么能摸出“大象”这个正确的概念来呢?无论是认识人,还是认识大象,看过十回的,总比只看过一两回的要认识深刻得多;看见全体的,总比只看局部的要领悟透彻得多。先秦文学作品对于我们来说,本来就很遥远,学生对于庄子,比盲人对于大象好不到哪里去。况且《逍遥游》全文并不长,不过1400多字。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那剩余的一半真的就显得那么多余、那么累赘吗?为什么《论语》《史记》、唐诗宋词、唐宋家等人的散文都能选上厚厚的一大本书,而《庄子》连一篇完整的短文都选不上呢?

课程改革要彻底,首先思想解放要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明写着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希望教材的选文能够切实和这个要求保持一致。

二.利用意象法对课文里的意象进行有效分析

所谓意象法,就是通过分析和鉴赏文学意象来探求作品主旨与技巧的方法。因为所谓意象,其实就是“表意之象”。既然是“表意之象”,当然就可以直接通过对“象”的分析,去探求作家的“意”。由于使用意象是象征型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而先秦文学又明显具有“深于取象”的传统。“《庄子》散文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它们在书中层现叠出,异彩纷呈,……是《庄子》特异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它高于晚周诸子的一大艺术成就。”因此,只有对《逍遥游》这篇散文的意象进行分析和鉴赏,才算抓住了先秦文学的普遍特征,才算抓住了庄子散文的教学重点。

然而《逍遥游》一文,意象群集,数量众多,我们究竟应该从何入手呢?除了要抓住主要的之外,根据人脑的“二元对立结构”原理,对于此类作品,首先还应该找出意象结构,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个性和共性,从而归纳作品的主旨与技巧。当然,这其中包括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理清文章说理的脉络和层次,紧扣文本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推理等等。从《逍遥游》的全文来看,文中众多的意象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为、有用的,一类是无为、无用的。前者无论是形体、智慧,还是品德、才能,都是“小”的;后者一般来说,则与之相反。而无论是小的,还是大的,他们大多都是“有所待”的,只有藐姑射山上的神人才是“无待”的。再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战国时代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推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应是作者生发、组织和构造意象系统的共同的形式要素,因而就是本文的意象结构。这个神人正是作者心中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庄子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是对现实人生困境的超越,它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状态,是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找出了意象结构,我们就等于从宏观上把握了作品的主旨。

那么,哪一个又是主要的呢?这也应该从全文数起。全文一开头作者就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鲲鹏的形象,并且还在其后的段落中不避其烦地反复渲染。整个第一部分几乎都是用鲲鹏的故事来阐述逍遥游的涵义的。很明显,鲲鹏就是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于是我们不妨思考:鲲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它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不避其烦地描绘它?它为什么要藐视蜩与学鸠、斥?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小大之辨?为了引出“无待”的观点,作者有必要说得这样多吗?它与全文的主旨有何关系?作者塑造这个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我们得知,鲲鹏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他“无所待”,其实就是对功名利禄的无欲无求。“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必须乘风而飞,尚且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就不难想见,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名、无己,在‘无何有之乡’去作逍遥游!”“尽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辨’,并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这种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因为“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笥》)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作为鲲鹏、神人、许由等的对立面,文中其他的一些艺术形象,如蜩与学鸠、斥、宋荣子、列子、肩吾、惠子等等属于另一类。他们要么愚昧无知,胸无大志;要么妄自尊大,庸俗浅薄,是世俗世界里众生相的化身。至于尧帝,则是作者理想的明君。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了他两次,一次是他鉴于辅相许由的莫大功劳与威望,主动要把帝位让给许由;一次是他治理好了天下以后,便去藐姑射山和汾水北岸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天子之位。这与当时社会尔虞我诈、兔死狗烹的“窃国者”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显然是在用历史来反衬现实,表明自己不愿用世的原因。他之所以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是因为他看透了人世间的黑暗与污浊。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这篇散文的主旨和艺术学生基本上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至于熟读注释和课文,疏通文章的字、词、句子,那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作为前提,自不待言。

云肖,语文教师,现居江苏睢宁。本文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