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光明使者”,开创光明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光明使者”,开创光明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语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很形象地反映了眼睛的重要性。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绚丽多姿的世界。然而因为某些疾病,一些不幸的人却只能生活在黑暗中,无法欣赏这美丽的世界。这其中,最常见的眼病就是白内障。

近年来,我国在白内障治疗领域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年轻眼科专家。朱思泉,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著名的白障专家中的一位,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首席临床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医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博爱基金会同仁博爱光明工程负责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及防治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备受业界瞩目。采访朱思泉时,由于他工作繁忙,大部分时间都在手术和门诊,采访时间一再更改。一个明媚的下午,记者终于有幸在他手术结束后采访到了百忙中的朱主任,他自1996年从事白内障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光明,同时以科研创新带动临床发展,不断开创光明未来

仁心仁术,贵在奉献

同仁人在一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中,一点一滴地培育着一种仁心仁术的奉献精神,铸就了浓浓的同仁文化。朱思泉经常教导学生“医者仁心”,这正是他医德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心里,病人和科室的事情最重要。朱思泉目前已完成各种类型白内障手术十万余例,尤其对于复杂类型白内障(如小瞳孔、高度近视、硬核和抗青光眼术后等)具有独特的经验。朱思泉一般上午出专家门诊,下午接着手术。出门诊时,一个上午他常要接诊上百位病人,但无论对任何病人,他都一视同仁,细心诊疗,一丝不苟,经常为了怕耽误下午手术而吃不上午饭。在同仁,这几乎是一种惯例,不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医生不下班,下午一、两点钟吃午饭已成习惯。从2002年通过人才引进加入同仁以来,他从未因个人的事情请过一天假,而经常为了科室的事情加班加点。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朱思泉为患者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爱心,这样的医生,让人由衷地肃然起敬。

眼睛,恐怕是人身上最精密的器官,在眼球上动刀,真要有轻如鸿毛的手法,又有重如千钧的份量。医生既要举重若轻,又得举轻若重。朱思泉主刀,刀刀都那么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可见其技术高超和精妙。“您是怎样达到这样炉火纯青水平的?”汜者不由得发问。他只淡淡地回答:“熟能生巧,做得多了就熟练了。”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复杂的世界。

朱思泉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说,手术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手术医生不仅要积极动手,更要积极动脑,面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只要认真思考,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就会使手术技巧不断提高。虽然朱思泉的手术技术如此精湛高超,最快的一个白内障手术仅需一分半钟,令常人难以想象,但他却说:追求完美,永无止境。他始终把接近完美的手术技术作为追求,不断地超越自己。朱思泉在术后常反复观看每个病人的手术录像,探索如何操作才能将病人的创伤降至最低,如何达到微创甚至无创。例如我国白内障患者以硬核居多,若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方法则需较高的能量,势必造成眼内组织损伤,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朱思泉反复思考针对我国国情独创了对冲挤压碎核法、高真空囊上快速劈核技术,减少了对眼内组织的创伤。为了让患者术后获得长期稳定的视力,还需要术中彻底的后囊膜光,他在植人人工晶体后,常将注吸针头伸到人工晶体后彻底清除残留黏弹剂、晶状体皮质和上皮细胞,使得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行称他是大师级的人物,许多医生看过他精细的手术后,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如今,来自全国各地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虽然工作越来越繁忙了,但他却开心地说:“作为眼科医牛,我深感专业技术的重要性,面对患者丝毫不敢懈怠,通过我的努力为患者送去光明是我最大的快乐。”面对汜者,朱思泉用朴实的话语表明了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

立足临床,科研兴院

朱思泉指出临床是科室的主体,是发展的基础;科研是发展的动力,是腾飞的保证。在过去的几年中,他坚定不移地贯彻科研兴院战略,以科学研究为动力,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但现有超声乳化仪主要是国外各发达国家研制开发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且主要适宜早期白内障,因此存在操作难度大、学习周期长、设备昂贵、对硬核和一些特殊类型白内障处理困难等问题,人工晶体也存在眩光及调节力的丧失。国产的超声乳化仪和人工晶体研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模仿国外成型的产品阶段,机型和人工晶体材料和制作工艺上都比较落后,缺乏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无法与国际产品竞争,市场占有率低,制约了国产手术仪器及人工晶体的发展。2006年开始,朱思泉主持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开始了我国高效智能化微创白内障治疗系统研制的历程,整合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北科达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达高科技有限公司等综合研究模式。进行多学科、多单位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了各单位在各自领域内的优势。终于在2008年初步研制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乳化仪和人工晶体,与传统超声乳化仪相比,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结合眼科专家经验,实现了系统的智能控制,使术者完全摆脱了脚踏,在囊袋内完成超声乳化,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在白内障手术仪器和人工材料上的垄断地位,增强我国在眼科医疗器械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近十余年来,朱思泉一直致力于小儿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特别是婴幼儿遗传性白内障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主要致盲眼病,约占儿童失明原因的10%,而其中1/3与遗传有关,由于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发病,混浊的晶状体干扰了正常的视网膜刺激,引起视功能发育停滞。从而导致严重的不可逆性的弱视。目前针对先天性白内障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儿童的眼部解剖结构特殊对手术反应也较剧烈,手术并发症多且较为严重:如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为100%,继发青光眼、葡萄膜炎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远高于成人。此外昂贵的手术费用,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朱思泉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手术技术再高超也无力挽救他们的视力,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因此,他认为只有从源头切断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才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2004年在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朱思泉带领的团队率先在我国开展了不同民族先

天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与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已首次发现6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丰富了我国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谱,为阐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进一步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朱思泉独创了辅助钩、双板层角膜切口、立体式连续环形撕囊、拉网式皮质吸除术、哑铃状切口微创双手超声乳化手术、辅助钩后囊膜抛光、虹膜部分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治疗伴瞳孔闭锁白内障及微切口婴幼儿白内障手术等一系列微创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并率先在国内开展多焦点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可调节人工晶体、屈光性人工晶体、囊袋张力环、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等新技术,先后在美国白内障会议、世界华人眼科大会、亚洲白内障会议、全国眼科年会等国际、国内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表演。

朱思泉强调,通过科研工作临床医生可以对日常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思考和归纳,从而进一步去伪存真,认清疾病本质,实现自身认知程度的飞跃。同时,由于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并与之相互交错、渗透和融合,通过科研工作可以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发现本学科的新问题。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新的突破。

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朱思泉并不满足于医术的精通,他还承担了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年纪轻轻的他已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朱思泉在谈到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时认为:导师,除了是一位老师,重要的是发挥“导”的作用。“导”可以是全方位的,也可以是某个方位的,导师不一定事事比学生强。“导”也因人而异,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要多“导”些。导师在学生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导”一下。学生可以事半功倍,而这反过来又会提升导师自己。同样,导师还可以在学生的其他方面“导”一下,为学生以后踏人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医学研究和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朱思泉特别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导师和学生都有相关的要求:对导师来说有两点,一是导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激情,切忌过分强调导师的主导性,而忽视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性,要给他们尽量多的学习机会,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推动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释放;二是导师要能在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导师要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研究生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而对研究生来说也有两点,一是研究生应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及大量的阅读文献,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广、深、新”,这样才能对本专业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二是研究生之间要合作,科学研究具有整体协调的特点,研究生之间要有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整体意识,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在生活上,朱思泉就是学生的朋友,甚至更像一个父亲,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届新生报到时,他总是问寒问暖,询问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当得知医院房源紧张学生都必须在外面租房子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套房子让给学生,并以此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这些学生都看在眼里,汜在心里。在学业上,他严格要求,为学生反复修改论文,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年轻人出课题,鞭策他们前进。他的一个研究生介绍说,在他写第一篇论文的过程中,导师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前前后后总共改了十几遍。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位学生通过磨砺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