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伤性连枷胸49例救治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伤性连枷胸49例救治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创伤性连枷胸;救治

我院收治的49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男38例,女11例;年龄17~75岁,伤后20 min至20 h入院。致伤原因:交通伤34例,坠落伤8例,撞砸伤7例。肋骨骨折3~17根,单侧肋骨骨折17例,双侧肋骨骨折32例。全并血、气胸41例、心脏挫伤20例、纵隔气肿5例、肝损伤6例、脾损伤5例、膀胱损伤2例、颅脑损伤5例、脊柱、骨盆及四肢骨折28例。

1.2 治疗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积极抢救休克,适当给予止痛剂,肋骨断端及肋间神经封闭止痛,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即时行巾钳肋骨悬吊单侧牵引15例,双侧3例,并记录悬吊前后血气分析结果。休克一旦纠正,限制水钠输入,同时控制输液速度,给予激素、利尿剂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积极处理合并伤,胸腔闭式引流35例,剖胸肺修补及左下肺叶切除各1例,凝固性血胸清除2例;合并肺不张9例,切开7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9例,呼吸机治疗5例。

1.3 结果 治愈45例,死亡4例,1例死于严重不可逆性休克,1例入院后4 h死于急性脑疝,1例老年病人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入院后25 h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肋骨悬吊牵引前血氧饱和度为65%~94%,氧分压49~89 mm Hg,牵引1 h后血氧饱和度79%~98%,氧分压67~102 mm Hg。平均住院31.7 d,随访3~20个月,肺功能无明显受损。

2 讨论

2.1 控制反常呼吸 创伤性连枷胸以反常呼吸为典型临床体征,反常呼吸运动大幅度降低潮气量及功能残气量,降低肺部顺应性,是引起呼吸障碍和低氧血症的重要因素[1],同时由其引起的纵隔摆动,导致胸腔内压改变,严重影响回心血量,可诱发肺水肿,加重肺挫伤。高劲谋[2]主张在治疗肺挫伤的同时,对严重的浮动胸壁作必要的固定。多年来,国内外提出了多种肋骨内固定材料和方法,包括钢丝、克氏针、钢板螺丝钉、抱合器内固定、胸壁骨膜外纵插克氏针等,同时还有Judet架、有机玻璃等胸壁支架外固定方法,内固定和胸壁支架固定后病人可早日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胸廓美观,痛苦小。本组18例病人在入院后立即行巾钳肋骨悬吊牵引,牵引后病人胸痛、呼吸障碍缓解,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明显升高。对前胸壁反常呼吸者两侧同时牵引,对侧胸壁反常呼吸者在浮动明显处牵引,浮动胸壁范围较大时,单把巾钳牵引往往不能有效控制反常呼吸,需多把巾钳同时牵引。牵引重量的选择与健侧呼吸动度相关,以悬挂后反常呼吸消失为度。肋骨悬吊牵引操作简单迅速,局麻进行,痛苦较小,效果确切,是一种传统的控制反常呼吸的方法,但限制病人下床活动。2~3周牵引解除后,胸廓对称无畸形,未遗留明显肺功能障碍。肋骨悬吊属于胸壁外固定方法之一。本组5例在肋骨悬吊牵引同时使用呼吸机纠正低氧血症,而非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控制反常呼吸。有学者主张控制性机械通气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我们仅对胸壁固定后仍不能纠正的低氧血症和ARDS病例给予机械通气。

2.2 及时正确处理肺挫伤 连枷胸常伴有肺挫伤,部分病例可发生ARDS,死亡率达33%[3]。本组合并肺挫伤29例。严重肺挫伤处理不及时准确,易导致ARDS发生。早期(指伤后5 d以内)以控制肺出血、渗出、水肿为主,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阻塞,适当给予止痛剂,肋骨断端及肋间神经封闭止痛,鼓励和协助排痰,同时给予激素、利尿剂(本组病例呋噻米用量≥60 mg/d),呋噻米能减轻肺静脉收缩,先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产生利尿效果,对肺水肿的减轻效果确切。对没有合并明确脑水肿的病例,不应轻易使用甘露醇,因甘露醇有可能诱发肺水肿;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止血药物,肺挫伤后期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为主,肺挫伤后肺部感染和ARDS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后期残疾的重要原因[3]。肺部感染一旦发生,应及时做痰细菌培养,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合理抗生素,本组1例老年病人发生肺部感染,因产生多重耐药,最终死于ARDS,对老年病例的用药选择尤为重要。

2.3 气管切开的早期作用 肺挫伤发生后,肺组织出血、渗出及患者畏痛、咳嗽无力,易发生呼吸道瘀堵,导致肺不张。本组并发肺不张9例,气管切开7例,气管切开能消灭死腔,便于湿化和充分吸痰,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为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和机械通气创造条件。我们体会到连枷胸并发肺不张者,早期气管切开有利于肺不张及时复张,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赵云平,蒋耀光,王如文.连枷胸和肺挫伤救治进展.创伤外科杂志,2000,2(3):184.

2 高劲谋.胸部创伤救治进展.中华创伤杂志,1999,15(2):157.

3 王正国.创伤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