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Bian Eno“Lux”必须在聆听时可被忽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Bian Eno“Lux”必须在聆听时可被忽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电子音乐大师、著名制作人bian eno是以喜欢跟人合作出了名的,愈老愈甚。本世纪他入册现今最出名的独立电音公司Warp以来共出过三张唱片,那么,近来刚出的第三张“lux”,终于是他的纯个人作品。他称之为其“思考时用的音乐”系列的第三张,前两张是1975年的“Discreet Music”和1993的“Neroli”。先不管他这些麻烦的分类法,总之,“Lux”是这位被誉为开创了Ambient Music一脉的大师近20年来做出的,与其1970年代定义了何为Ambient Music那几张经典唱片在听觉和态度上,最为接近的一部。

这张唱片源自Eno为意大利都灵维纳里亚宫大画廊做的展馆音乐;正式出版前,在东京羽田机场一连播放了三天,此事可视为对其里程碑作品“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的再一次回望。请注意,让音乐不在音乐厅里,而是在那些听者很难将注意力首先放在音乐上的所在响起,并非表明其第一特质是如催眠音乐般的功能性(虽然可看作既成事实),而是对Ambient Music革命性所在的某种显摆,那就是,就算你不观赏展品,不办登机牌,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音乐上时,也会逐渐走神。这种走神是音乐所迫,而非你主动所为。这是一种在美学本质上故意摈弃掉听觉关注的音乐。

“它必须在聆听可被忽视”,1978年,Eno就“Ambient 1”受到的“不知所云”、“令人昏昏欲睡”、“留不下任何印象”等质疑时,顺水推舟地说。“必须”和“可被”是两个关键词:前者指规避那些刻意附和、诱引、煽动听者关注力的音乐元素是起码的前提;后者指听者偏要去关注时,既不会遭到阻止,也不会有谁对关注的后果负责。15年后,Eno作出补充:“我的音乐处于调性和声质之间。我的音乐逻辑是,它应该是一种对听觉的模糊回应,而非听觉的迫切需求所致。”

这些解释看似玄虚高妙,但音乐本身听起来却绝不会令人犹疑不快。若将你的审美惯性暂且搁置,不将所有与现代主流音乐不合的风格称作先锋实验的话,它几乎和空气一样令人轻松舒适。它是摇滚乐出现以来,唯一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流行音乐面貌的一支—但它完全没有走到这一步,至少有一部分原因,跟其无法实现现场演出相关。因为音乐现场即意味着对音乐的完全关注,这违背了Ambient Music的根本理念,而现场是唱片工业的基础之一。唱片工业的基本动作就是让人去关注某首歌—旨在令顾客忽视自己,这种荒谬令Ambient Music天生独立于唱片工业之外。

“Lux”长达75分钟,12个小节,分布在简单名为“Lux1”、“Lux2”、“Lux3”和“Lux4”四首曲子里,每首曲子时间均在18-20分钟之间。钢琴、吉他和弦乐,原声器乐的分量不小。多数段落基于钢琴疏离的单音或低限主义点奏,熟悉Eno音乐的人,知道这是他一贯的方法。

为了分散受众对其作品的注意力,音乐家想方设法—这种奇景,一直让我联想到政治,特别是政客们在各种律令及报告中行使的文法。那当然亦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