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胸痹心痛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胸痹心痛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胸痹心痛属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最多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病。临床将其分为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和心肾阳虚六个证型;护理工作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救治胸痹心痛的效果,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护理方法,特别是运用辨证施治,同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病人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 胸痹心痛;分型;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 R256.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088-02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脉,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方法,对108例胸痹心痛病人进行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病人中,男86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35岁,平均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胸痹心痛的诊断[1]。

1.2 护理措施

1.2.1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应;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所需;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饮食少量多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及刺激性的酸、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缓泻剂。

1.2.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变化,注意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伴随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测并详细记录,室内配合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2.3 情志护理

避免情绪紧张和不良刺激,主动关心体贴病人。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治氛围,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缓解期针对每位病人的个性特点实施护理,掌握疾病发作的原因,目前的情绪状态,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进行劝慰、引导,主动和病人交朋友,在精神、工作及生活各方面给予帮助,可使病人心情舒畅、神经功能得到调节、心肌耗氧减少,取得较好的疗效。

1.2.4 辨证施护

1.2.4.1 心血瘀阻型症见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结代。施护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⑴给血府逐瘀汤加减;⑵中药汤剂温服;⑶丹香冠心注射液静滴;⑷按摩内关、膻中、间使、心俞、足三里;耳针刺心俞、神门、降压沟中1/3,视病情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4.2 寒凝心脉型症见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得卧。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或弦紧。施护原则:辛温通阳,开痹散寒。⑴中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汤剂热服。⑵若阴寒极盛,症见心痛彻背,疼痛剧烈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象沉紧,为胸痹心痛之重症,可用乌头赤石脂丸和冠心苏合香丸以芳香温通止痛。⑶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氧气吸入。⑷注意防寒保暖,可给予热敷、热熨。⑸针刺止痛时用温针法或灸法。

1.2.4.3 痰浊内阻型症见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黏,舌苔浊腻,脉滑。痰浊化热时心烦口干、心痛如灼、痰多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护原则:通阻泄浊,豁痰开结。⑴瓜蒌薤白半夏汤温服。⑵病情稳定时给瓜蒌片:每日3次,每次4片口服。⑶辨证施护用药时痰浊与血瘀往往同时并存,通阳豁痰和活血化瘀并用时要根据两者的偏盛有侧重施用。⑷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并给润肠通便之品如香蕉、蜂蜜、核桃仁等;⑸排便忌用力过度以免诱发心痛,大便秘结或3 d无大便时用大黄汤灌肠,必要时可用番泻叶煎水代茶饮。

1.2.4.4 心气虚弱型症见心胸隐痛,反复发作,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易汗,倦怠懒言,面色恍白。舌淡暗苔薄白,脉弱。施护原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⑴给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汤剂热服。⑵若出现结代脉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所致,可用生脉散合灸甘草汤热服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⑶防寒保暖,汗出后及时擦干,更换内衣,避免受凉。⑷宜食莲子、桂圆、红枣、山药、甲鱼等益气养血之品。

1.2.4.5 心肾阴虚型症见心胸隐痛,久发不愈,心悸盗汗,心烦少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昏,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施护原则:滋阴益肾,养心安神。⑴左归饮加减汤剂温服,心悸、盗汗、心烦不寐为心阴亏虚可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以养血安神,胸闷且痛加当归、丹参、川芎、郁金以养血通络;头昏耳鸣,腰酸膝软为阴虚阳亢之症,可加制首乌、钩藤、生牡蛎、生石决明,鳖甲以滋阴潜阳。⑵遵医嘱针刺或穴位按摩心俞、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巨阙等穴,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⑶宜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糯米阿胶粥。

1.2.4.6 心肾阳虚型症见胸闷气短,遇寒则痛、心痛彻背,形寒肢冷,动则气喘,心悸汗出,不能平卧,腰酸乏力,面浮足肿。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脉微欲绝,为胸痹心痛之重症。施护原则:益气温阳,活血通络。⑴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中药汤剂热服;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出现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时,用真武汤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以温阳利水。⑵给半卧位、吸氧、做好抢救准备。⑶汗出后及时擦干,注意更换内衣,保暖,避免受凉。⑷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伤。⑸发作时病人有恐惧感,要注意心理安慰,专人护理,可用转移法、谈心释放法,消除病人不良情绪,减少心肌耗氧量。⑹可遵医嘱给生脉注射液静滴。⑺注意饮食调理,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宜食补气养血之品。如红枣、山药、参汤、鸡子粥等。

1.3 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1.3.1 改变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胸痹心痛治疗的基础,应指导病人:⑴合理膳食。宜食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等为食用油,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⑵控制体重。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和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⑶适当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视病情和个体差异而设定方式。⑷戒烟、酒、少饮浓茶、咖啡等。⑸保持平和心态、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以减轻精神压力,可采取放松技术或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缓解压力。

1.3.2 避免诱发因素

让病人和家属掌握过劳,情绪激动、饱餐、便秘、寒冷刺激、感染等都是胸痹心痛发作的诱因,应尽量避免。

1.3.3 病情自我检测指导

教会病人和家属发作时的缓解方法,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或硝酸甘油 。如服药后不缓解、或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心梗的发生。

1.3.4 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冠心苏合香以备急需。同时应注意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效;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

1.3.5 定期复查

告知病人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血糖[2]。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消失,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2.2 治疗结果

108例病人经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方法与医生治疗同步进行,治愈42例,好转66例。随访:6个月~1年后随访,除有2例因情绪激动,1例劳累复发,其余均未复发。

3体会

胸痹心痛属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仅次于癌症[4]。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救治胸痹心痛的效果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护理方法,特别是运用中医辨证按主次缓急,急则治标,后顾其本。药物方面注意了祛邪治标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用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辨证用药;采取同病异护,根据疾病特点给予合理饮食调护、针对每位病人实施有效的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及正确的出院指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3-15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4]戴光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0):153-154.

(收稿日期: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