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德为范,以情动人,以爱为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德为范,以情动人,以爱为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班主任的幸福感是近来各种班主任培训会上常讨论的问题,做一个班主任究竟有没有幸福感?我们常常认为,班主任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能够最近距离地接触孩子,应当是教师群体中最拥有幸福感的群体。但部分班主任有屡屡不绝的怨言:任务太重、压力太大、待遇太低……似乎与“幸福”无缘。究竟如何看待班主任这份工作?班主任如何寻找幸福感?作者就这一问题提出观点。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幸福感 教育管理

一、什么是班主任的幸福感

幸福感这个词,近来屡见报端,是一个人生活、工作幸福指数的代表。教师,尤其是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也离不开职业的幸福感,做班主任有没有幸福感?什么是班主任的幸福感?如何获取班主任的幸福感?这不仅仅是教育专家,更是众多班主任本身都很关注的话题。以前,一说“班主任”这个词,我们想到的会是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赞美,学生的敬爱,这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词汇;而如今提到班主任,我们听见的却是屡屡不绝的怨言:任务太重、压力太大、待遇太低……似乎这个词与“幸福”无缘。

我们经常接触到“幸福感”这个词:家庭的幸福感、爱情的幸福感、职业的幸福感,等等。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说:“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如果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那么幸福感就是一个人在物质、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或逐步实现既定目标时内心积极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超越的使命感。它是一种感觉,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影响一个人的幸福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活收入水平、身体健康情况、家庭和谐程度、工作单位制度、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声望和评价体系,等等。本文提到的班主任幸福感,是一种工作幸福感。

细究班主任这一个职业定位,班主任的幸福感应当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

二、班主任幸福感现状及原因

在学校,我曾经采访过大部分班主任,了解他们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感,得出的调查结论是:总体上他们现在的班主任幸福感是不高的,甚至可以说班主任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我们的班主任普遍感到工作重、压力大、待遇低,缺少幸福感,因而出现了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的现象。很多人认为当班主任太苦太累、工作压力大,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既要上课,又要教育和管理学生,还要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此外,学生安全更是要时刻挂在心头,真是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其原因经过分析如下:

1.孤独感较强。学生一旦有什么事,首先会去找班主任,不管大小都要靠班主任解决,不仅学生、家长这样认为,就连学校同事、任课教师,乃至学生处等部门都这么认为。所有责任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只能孤身奋战,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是教师不愿当班主任和班主任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原因。

2.教学压力较大。班主任在教育系统内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职务”,是由学科教师“兼任”的,什么老师都可以做班主任。搞好自身承担的学科教学是班主任要做到的,还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担子确实不轻。班主任教师如果期末学科统测成绩在年级段排名较低,会感到内疚、不安,更何况班主任要顾及的成绩不仅仅是自己任教的学科,当看到自己任教的学科成绩相对尚可,却因为其他学科导致成绩整体落后的时候,班主任的挫折感和无助感会更加严重,这样就会感到当班主任是个负担,压力感较大。

3.相应待遇不公。班主任的收入问题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难题。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量一直没有较明确的计算,只计算课时数,而班主任管理工作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似乎被忽略不计。班主任不用持证上岗,在教师专业技术评聘中,也没有班主任的系列职称,这就导致了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难以产生较高的热情。教师是有情感人,也需要相应的激励。

4.管理职责过重。当今的班主任工作的职责范围越来越宽泛,班级里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班主任管,工作上要尽心尽力,但在权利享受上却不能对等。班主任除了担任主科的教学任务,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量之外,还要承担班级管理(缴费注册、回执收发、卫生扫除、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班干部会、期末填写素质报告)、家校联系(家长会、家访、家长来校谈话)、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校运会、文艺演出、音乐周活动、读书节、科技节等)等任务,使得他们身心疲惫,缺乏幸福感。

5.社会认可不够。当今社会,教师的地位越来越低,群众对教师的负面印象因为一些媒体毫无责任心的报道而越来越深,其中又以班主任最为严重。在部分家长眼里,班主任就是“收礼”的代名词,他们对班主任的辛勤付出熟视无睹,反而就一些小细节吹毛求疵,认为班主任天生就应该为某一个学生和家长服务,有时甚至提出不合理要求,这也导致了班主任工作幸福感不够。

虽然近年来班主任津贴随着教师工资水平的提高,也有了相应的提升,但是班主任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变。如何激发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成为学校管理面临的难题。

三、调整心态,寻回班主任的幸福感

1.以德为范,感染学生,鼓励自己。

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和“业”不仅是书本的知识,更是思想教育和道德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班主任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班主任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教育工作的执著和挚爱,体现在对学生真诚与热情的关爱,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能焕发出巨大的感召力量。当一个学生因为班主任的影响而拥有了良好的品质并做了好事时(小到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他必然会为自己的这种良好品质自豪,这时候我们班主任应该怎么做?

我想班主任都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但仅仅这样还不够,班主任应当也“表扬”和“鼓励”自己:我的学生做了好事,树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成果,我不但能做到这些,还影响了学生,所以,我自己当然也很高兴。学生的自豪与快乐,必然带给班主任同样的感受。

2.以情动人,鼓励学生,激励自己。

班上曾经有一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女生,性格很内向,数学成绩尤其不理想。但一次小数学测验却考得不错,她在周记里写了这次考试给自己带来的无比喜悦。一个默默无闻、成绩一直倒数的女孩写出了她这时候丑小鸭变天鹅一般的兴奋,读到这篇周记的时候,我也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我想很多班主任都有类似的经历,其实这时候,我们就是在为学生的快乐而快乐。但如果我们面对孩子的小小成功,却冷漠地报以嘲笑,或者视而不见。殊不知,这不仅仅伤害了他们的心灵,更让幸福与我们失之交臂。

学生总是充满理想和追求的。往往一件在我们成人眼里的“小事”,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一场篮球赛的胜利、一次卫生的成功打扫、一次测验默写的满分,又或者一道难题的解决,都能成为他们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来源。如何处理学生的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呢?我想,我们应当学会把这种快乐放大,不仅仅在学生身上延伸,更应当将这种快乐延伸到我们身上。不要吝啬鼓励孩子,简单的“做得好”、“你真行”、“太棒了”这些话可以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且这个时候,我们同样要学会鼓舞自己。

学生的快乐,班主任通过鼓励的方式可以转嫁到自己身上。“他做得这么好,也有我的功劳”、“他是我的学生,他的成功我当然值得高兴”……我们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姓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所当然地会影响到我们,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学生的快乐当做我们自己的快乐,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步成长、每一声欢笑,都值得我们感到同样成功、成长和欢笑,因为那是我们的学生,也是我们的孩子。不要试图嘲笑和忽视孩子幼稚的理想,相反,尝试设身处地地体会这种理想,你将会和学生一样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并将他们的快乐转化到自己身上。

3.以爱为本,关爱学生,幸福自己。

班主任总会抱怨学生经常惹自己生气,这往往不仅仅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所致,更多的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缺乏沟通的结果。一位德育专家说:“凡是有成效、有魅力的教育方法,都是建立在教育者对当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深入洞察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如果班主任能够以发自内心的爱和开诚布公的态度对待学生,就很容易架起师生之间的心桥,也就很容易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琴弦,使学生畅所欲言,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而这种沟通也是班主任快乐的源泉。

师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是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学生在班集体快乐与否的关键。班主任与学生的顺利沟通首先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学生信任老师,才会和老师说心里话;班主任信任学生,才会听进学生的倾诉。其次,班主任更要理解学生,懂得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学生高兴而高兴,才能顺利地与学生沟通。这种沟通是双向的,学生从中得到了认可和鼓励,而班主任也从中得到了学生的信赖,班主任完全可以将这种信赖升华为一种工作上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四、结语

只有幸福的班主任,才会关怀学生的幸福,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幸福感的缺失问题不容忽视。增强职业幸福感是改变班主任生存状态的迫切需要。一个人的快乐不仅仅来自于自己,往往也来源于身边的人和事。尽管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负担沉重,但我们应当学会摆正心态,自我调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工作中的快乐和幸福也需要我们自己寻找和发现,同样一件事,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态度,我们就能从中寻回久违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美]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小平主编.新编基础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