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群众上访 干部跑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群众上访 干部跑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群众上访干部跑腿,跑出的是群众交口称赞的好口碑,跑出的是干部为民、亲民的好作风,跑出的是基层建设和谐社会的好经验――巫溪县试点的群众“代访制”,言简意赅,方便易行,虽然算不上重大创新,但对于构建和谐重庆很有借鉴意义。

“张书记,你们到底管不管老百姓的死活?”2006年6月5日一早,巫溪县上磺镇党委书记张培林的办公室门被重重地撞开,一位农民气势汹汹地冲到他跟前。

“莫生气,先坐下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好不好?”张书记放下手中的工作。

“镇上的垃圾场就在我们10多户人家的中间,这么热的天,我们遭熏得受不了了。你们不是在搞‘代访’吗?我今天就试一试,看有没有用。”

原来,早在2001年,为解决城镇垃圾堆放问题,经县环保局同意,上磺镇在灯笼坡设置了临时垃圾处理场。近年来,随着上磺镇城镇规模扩大、居民增多,现有的垃圾处理场已不能满足需要,给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尤其在夏天,臭气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搞清楚了情况,张书记笑了:“原来你就是灯笼坡的‘李大嘴’呀!难得你相信当干部的,你反映的这个情况,我们立即形成书面报告,找上级部门处理。”

没几天,县环保局局长办公室来了两位上磺镇的客人,他们是上磺镇经济发展办主任王宗权和城镇建设与管理办的张家荣,两位镇干部轻车熟路地找到环保局,代表“李大嘴”反映问题。

6月下旬,在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上磺镇挤出专项资金整治垃圾场,期间派出专人每天对垃圾进行泥土覆盖、喷洒消毒药,每周向附近居民发放一次消毒药。

7月,投资近3万元的新垃圾场在上磺镇友谊村一组建起。困扰场镇居民的垃圾处理场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这只是巫溪县试点群众“代访制”以来的一个小插曲。

群众上访,干部跑腿。巫溪县办主任赵翠章说,是“难”催生了“代访制”。

近年来,已成为群众咨询情况、反映问题的主要形式。群众遇到矛盾,或者发生纠纷,不再是相互大打出手,而是把问题提交到办。随着的盛行,群众渐渐养成有事就找办的习惯,办逐渐成了群众的“出气筒”,干部苦不堪言。

巫溪县委在2005年1月针对问题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全县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群众成本高,同时,因为群众不了解政策,不熟悉政府部门的办事流程,加上表达能力有限,反映情况时往往词不达意,很难把话说到点子上,常对一些事说不清、道不明,心里干着急,影响到部门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

问题的症结搞清楚了,解决的办法也就顺势出台。

2005年3月初,巫溪县开始在城厢镇、朝阳洞乡等10个乡镇试行“代访制”,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各乡镇安排专人代表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问题。为了不让“代访制”流于形式,县里还实行首问接访干部全程接待制度,要求做好登记后,由接待干部或本级政府负责人进行“代访”。乡镇干部在“代访”之前,要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将问题反映上去,并尽快得到解决。

下堡镇街道坐落在大宁河上游的主要支流西溪河畔。2005年7月9日,一场洪水突然袭来。西溪河水位迅速上涨,20多间沿河居民房屋被淹。

抗洪抢险刚完,下堡镇党委书记黄作盛立马安排党政领导带领工作组走进居民区,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

“为何水涨得高呀?就是河床抬高了,看嘛,如今沿河大修工程,弃土、弃渣乱倒,淤积河道。”

“我早就想找办反映,没想到今年这洪水来得这么快、这么猛。这问题呀,必须解决,县上不解决,我们就到市里去静坐!”

“既然你们镇领导都下来了解来了,我们还是相信你们,你们一定要代表我们把真实情况反映上去,这可不能开玩笑,这关系到沿河500多个居民的生命安全。”

面对前来下访的镇领导,群众代表方吉波、刘德保、胡昌林很激动。

同月下旬,下堡镇成立两个工作组,一组负责摸清河床情况,拟出河道整治建议;一组负责代表群众上访,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2006年初,下堡镇政府又以“1号文件”的形式,代表居民向县里请示解决河床抬高的问题。同时,代表群众上访的干部,积极找水利、国土等部门争取资金。去年4月,水利局投入10万元,采取上堵下疏的办法整治河道;5月1日整治工程完工。

工程竣工的那一天,下堡镇的场镇居民打起了锣鼓,吹起了唢呐,放起了鞭炮,打出了“我们永远相信政府”的横幅,他们还为镇党委送来“爱民胜爱子,党情比海深”的锦旗。

从2004年开始,得了“怪病”的朝阳洞乡凉平村农民施海生数次到县办寻求帮助,但由于他陈述不清,闹出了“找不到媳妇要找政府”的笑话。

30岁的施海生和年岁已高的母亲相依为命,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几年前他得了严重的皮肤病,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无钱治疗,病情越发加重。亲戚、邻居知道他得了“怪病”,都不敢上他家串门,他更无法找到称心的姑娘。

施海生想到了政府。

2005年3月,朝阳洞乡启动“代访制”,施海生幸运地成为第一个受益者。

“当施海生听说乡干部可以代表他们上访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乡党委书记李先斌说,“但他的问题,确实非常特殊。”

收到施海生要求“代访”的请求后,朝阳洞乡政府起草了一份报告,由乡干部交到县民政局。

一个月后,施海生在乡民政办领到了县民政局拨来的皮肤病医治资金2000元,同时,乡上也为他解决了800元的医疗费。“我到城里一回车费就要花几十块,还经常找不对人,如今好了,有啥难事,干部可以帮我们跑腿了!”施海生激动地说,“等皮肤病彻底治好了,我要找个乖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