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博对人的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博对人的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中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会引起社会生活的变革。本文基于微博,从微博促成了“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与传统媒体实现良好的互补等角度探讨了微博媒介对人的信息传播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微博;信息分享;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18-02

0引言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中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会引起社会生活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媒介技术发展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新媒体与数字传播时代,每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都引发了人的信息传播行为的转变。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与分享平台,于2006年诞生在美国,微博在中国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最受欢迎的网络应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3.09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3.5%,网民使用率为54.7%,比2011年底增加了6个百分点[1]。微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超过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媒介技术论者认为,每产生并运用一种新的媒介,都将带来传播环境的变革,进而引起人们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人的行为的变化。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其在诞生后已经对于人的信息传播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1 微博促成了“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

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媒介环境,在不违反相关微博信息管理法规的情况下,用户完全自主的进行信息的分享。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微博塑造了一类新的人群——自媒体人。

微博的使用主体呈现出草根化、平民化的特征,微博给了广大草根网民一个发表个人言论的舞台,营造了一个“人人麦克风”的话语环境,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发表言论,分享人生感悟、奇异见闻等,这是自媒体人的典型特征。

微博具有典型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特征,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种方式均能够使用微博。微博平台上聚集着大量的用户,信息能做到即时传播并进行跨平台分享,经过转发和评论使得平台中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就能被更多的用户所接收到。传播终端越来越倾向于移动化和便捷化,用户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能做到随手发微博,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微博中信息的产生与传播要早于传统媒体,新闻的“新鲜”程度进一步提升,微博中的自媒体人逐渐形成了发微博来传播突发事件的行为习惯。

2010年我国舟曲地区发生了特大的泥石流灾害,身处灾区的微博用户王凯通过微博每天对自己所见到的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直播,很多人通过他的播报了解到了灾区的最近情况,他本人也获得了大量的关注。由此,他开创了非专业记者通过微博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先例。

当年的王凯只是一个个案,而随着微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开始形成了类似的行为习惯。在2013年的4·20雅安芦山县地震中,在专业记者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就有众多的身处灾区的微博用户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这个渠道,以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外界来分享地震当地的真实境况。在短时间内,微博平台上的众多官方账号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和一些微博名人等均予以跟进,对身处灾区的微博用户所的博文进行转发、评论和引用,极大的扩展了地震相关信息的传播范围。此后,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上才出现大量相关的报道。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新性,越来越多的记者也开始使用微博来新闻信息。

微博的即时性是其他传统的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微博的出现弥补了其他传统媒体的劣势。2013年4月15日在美国波士顿进行的国际马拉松赛上发生了恶性的爆炸事件,在事件现场的著名商人王石第一时间通过微博了消息并配上了图片,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称请“前方记者王石”为观众带来报道,而王石本人实际上并不是央视的记者。虽然这只是一次乌龙事件,但也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职业记者并不能总是在第一时间到场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采取的做法。

在这些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微博平台中的那些原本非记者身份的自媒体人却起到了类似于记者的作用,微博使得全民都可以成为记者。

2 微博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人,他们接触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动机,受众总是从大众媒介中挑选出可以满足自己的信息[2]。微博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社交需求。微博在传播关系上呈现出嵌套化的特征,包含了从传统传播模式的一对一,到一对多,再到多对多的传播层级变化,信息在微博中犹如核裂变一样以裂变的方式进行传播。在微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形的拉近了。事实上,很多微博用户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并不仅限于自己所认识的人,原本不认识的两个人也可以产生关注关系,这样就在两个人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以这样的方式每个微博用户都能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交圈。

微博的核心在于用户的参与,正是因为有着庞大的用户群才使微博产生了巨大的社交能量。微博媒介的互动性强,实现了用户的单项选择与双向交流,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私信、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除非用户进行了权限设置,否则即可对任意微博进行转发与评论及回复。其中以新颖的“@”功能最受用户欢迎,在使用微博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方式可以提及任何用户。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交平台,满足了用户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功能需求,形成了新的社交圈子。

3 微博提供了组织机构信息的新渠道

以往组织机构大多通过传统的媒介形式如电视、报纸、广播等来进行信息的,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一些组织部门机构建起了网站来信息,而一些小的组织机构往往不能获得有效的媒介资源,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拥有了平等的媒介资源。

组织机构运用微博的最典型案例即为政务微博。政务微博即政府部门在微博平台上开设的官方微博,从2009年下半年开通的湖南省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政务微博开始,到第一个省级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的开通,政务微博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出现。在一些政务微博发展的比较好的地区形成了政务微博厅模式,政府部门组团开微博,典型的如“北京微博厅”。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借助新兴媒介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手段。政务微博客具有即时、开放、便捷、贴近群众的特点,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近,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复旦大学学生中毒事件中,学校首先通过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对此事件进行了说明。而在以往中,可能会选择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来实现同样的功能和目的。

此外在打拐、寻人等社会活动中微博也充分发挥了其平台作用,例如在四川雅安芦山县的地震中,微博平台上在短时间内积极发起组织并建立了地震寻人平台,寻人消息,热心网民积极转发,有许多人通过这个平台和在地震中失去联系的亲人取得了联系。

4 微博与传统媒体实现良好的互补

传统媒体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于2012年7月22日正式运行。作为我国的党政机关重要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其日发行量大概在280万份左右。截止到2013年4月末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的粉丝达到了600余万,其信息的直接受众已经是其纸质发行量的两倍还多,这还不包括转发引用等所产生的受众。

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运用微博及时迅速的信息,同时也拓展了信息内容的广度,微博与传统媒体实现了良好的互补,正如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们在节目结尾时所提示的“获取新闻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

5结论

世界上第一个微博平台Twitter出自其创始人杰克·多尔西的一个“关于实时信息、快速写作并与朋友互动的新想法[3]”。一种媒介的特性和由此特性构建起来的传播环境会影响和决定人的行为,微博自出现后以其新的特性改变了人们信息传播的行为习惯,而这种改变也将对社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35.

[2]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26.

[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