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事荷虔敬 卷溢清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事荷虔敬 卷溢清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他们面对勃勃生机的物象,激发无限的热情与冲动。

蔡先生以“圣莲居士”为自号,足见其对荷的仰慕和钟爱。而其画荷,意不在荷,乃别有所寄。纵观文化历史长河,荷花自古便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和宗教意象。我们首先要说儒家与荷之联系:宋敦颐以儒家比德与荷花,视荷花有君子风度,外有直声,为人耿直,内能通达,不迂不滞。再来说佛教与荷花之联系:佛家视荷莲为圣洁之物。佛八宝中有莲,佛祖如来,亦端坐莲台讲经说法,普度众生。蔡先生如此品读自己的创作,“画荷问道,寓禅于莲,涵浑溢清”。以书画之艺为载体,参悟人生三昧、通达大悟,此乃是蔡先生艺术之追求。佛语亦有“花开见佛”,意为人的念心开悟,见到了本来清净、本无生灭的心性(佛心),可以用之来形容蔡先生画荷的虔敬之心。

荷花承载了古今无数诗人、画家的情思。从南北朝梁元帝《采莲赋》到现代齐白石的《秋荷二首》题画诗,无不书写了对荷花的喜爱。金人完颜畴《荷花》诗云“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读之便似亲临荷塘,观芙蕖之淡雅,闻芙蕖之清香。吴昌硕不仅画荷,而且为其题诗。蔡先生怀着对荷花的仰慕,踏着古圣先贤的踪迹,亦抒发其对荷的款款情深。其画作远取徐渭、山人,近取吴昌硕、张大干等诸大师之艺术,每每作画前必先焚香,净心调神,然后凝神创作,可谓虔敬之极。谈及写生,蔡先生更能描绘出无数次在不同场合中与荷的凝望、交流,或踏雪寻荷,或月下赏荷,或雨中听荷,或风中伫立。这般与荷的情深意笃,亦令蔡先生自己无比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赋予了其笔下荷花以独特气韵。

如同罗曼·罗兰所描述的艺术家一样,“创作在他是一种抑捺不住的需要,不肯服从智慧所定的规律的。一个人创作的动机并不是理智,而是需要”。临池习画,每天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可谓晓夜忘疲,此种精神非一般人能所及,此种毅力非一般人所有。只有勤奋才能激活隐藏在心中的艺术天分,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者概莫能外。

南宗永嘉大师玄觉的《劝友人第九书》中云:“夫欲采妙探玄,实非容易;选择,如履薄冰。必须侧耳而奉玄音,肃情尘而赏幽致,忘言宴旨,濯累飨微。夕惕朝恂,不滥丝发。如是则乃可潜形山谷,寂累绝群哉。”用这段话来形容蔡先生和他的艺术境界是非常贴切的。蔡先生常常在位于香山脚下的工作室里创作,“鸟兽鸣咽,松林竹梢”,此乃借天地灵气涵养性灵,以山林之静寂幽冥体认苦、空、寂、灭之禅境。引用北宋张载所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不难发现其精神层面与荷之淡泊乃融为天人合一之境。荷花在蔡先生的笔下常常“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偶然插柳,姿质如如。无端过雨,风韵于于。兴酣落墨,即清且虚”(杨景曾《二十四书品·澹逸》)。其所画之荷气韵生动,层次清晰,脉络可见,却又含混一片:运笔肆无禁忌,真正做到了挥洒自如,可谓芳华独树。

人们常说,欣赏也是一种创造,作品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完成了第二次创作。在这第二次创作中,我想蔡先生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荷花圣洁、纯粹之美,更是一种直达灵魂的感动,让人心生喜悦、心神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