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彭水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彭水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通过在彭水县朗溪乡思南村建设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开展野生菌保护促产模式、林下人工种植凤尾菇、鲍鱼菇模式和林下人工挂袋木耳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基地内野生牛肝菌和人工种植330袋食用菌纯利润1107.4元,得出三种增收模式均适合在朗溪乡发展,且三种增收模式可根据条件在同一区域同时进行,帮促当地农户“万元”增收。

关键词: 彭水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05-02

1基本情况

1.1朗溪乡基本情况

朗溪乡位于重庆彭水西南部,东与石盘乡相邻、西邻黄家镇、北接汉葭镇、南与贵州后坪乡接壤,全乡幅员面积60.28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7个居民小组,人口2073户8509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占89%以上,属少数民族混居。2009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3839万元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55元。

朗溪乡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0%以上,以马尾松、杉木、壳斗科青冈等纯林和混交林林分主,林下盛产武陵山特色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等多种野生珍贵食用菌。采摘野生食用菌已成为该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1.2林下种植食用菌情况

朗溪乡林下食用菌资源丰富,但仅限于野生食用菌资源,在人工促产和栽培食用菌方面尚未尝试。本地市场对人工食用菌需求较大,主要来源于附近乡镇小规模食用菌生产业主,但对常规食用菌如凤尾菇、鲜木耳、鲍鱼菇等供求严重不足。

2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建设

2.1基地选址

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选择在朗溪乡思南村公路旁,面积20亩。林地内为成林青冈纯林,郁闭度70%。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示范性强。

2.2基地建设

2.2.1林地使用

该林地为思南村社员集体林地,通过长期租用方式建设试验基地,并聘请该农户负责基地保护及日常维护。

2.2.2基础建设

基地标识牌:为起到广泛宣传和加强对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介绍,制作了两个永久标识牌。如图1

基地围栏:为保护基地、加强管理及可在基地外可参观,设置基地围栏,使用环保材料将试验基地周边围合,即防止人畜破坏,加强管理,当地农户也可在基地外看到基地试验情况。如图2、图3

菌架及菌袋摆放设计:菌架主要用于摆放凤尾菇、鲍鱼菇菌袋。根据试验地内林木情况和当地竹资源状况,使用简易竹架,即两根竹竿平行捆绑在树木两端,竹竿距离约20cm,离地面高60cm。木耳菌袋使用绳子直接捆绑吊于树杆。如图4

3试验模式

3.1野生菌保护、促产

3.1.1通过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的建设和在武陵山区广泛宣传珍贵野生食用菌及资源保护信息和技术,加强了基地周边农户对林下食用菌增收的认识和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3.1.2设置围栏和建立基地管护制度标识牌,一方面禁止人畜破坏,保护基地内青冈林木、小灌木等自然资源及周边环境;另一方面避免农民肆意采摘美味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幼菇和不正确采摘破坏其生长菌塘。

3.1.3通过对基地内美味牛肝菌生长点记录,即在其菌塘旁边插上号牌,重点保护菌塘,使其在下季或下一年增产。并通过调整附近林分结构、留种、调整腐殖质厚度、调整郁闭度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促产方式促产[1]。

3.2林下人工种植凤尾菇、鲍鱼菇

3.2.1地块选择及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类选择:在夏季温度较高,结合试验基地海拔相对温度、湿度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价值较大的凤尾菇、鲍鱼菇。

地块选择: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内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便于搭建菌架和日常管护。湿度70-90%,郁闭度约80%,不能有阳光直接照射,有一定散射光,利于其生长。能引山泉水到该区域,保证日常管护用水。

林下种植:为简化种植方式、降低种植技术难度,就选择菌袋栽培。菌丝前期培养和菌袋制作可由县内供应商或当地大户业主统一制作,降低成本和技术风险。

3.2.2主要技术

生产季节:夏季由于气温较高,人工食用菌生产较少,利用武陵山区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在6-9月可生产高温平菇、凤尾菇、鲍鱼菇等。

摆放菌袋:将长满菌丝的菌袋规则摆放在菌架上,根据生产规模大小,可叠放3-5层,同时根据菌袋重量加固菌架,防止在管理过程中的菌架抖动、晃动致使菌袋掉落,损坏菌袋或菌丝体。

菌袋浇水:使用水管浇水或喷雾器浇水,每天1-2次,雨天不浇,浇水时要控制水压,压力较大不要近距离喷向菇体。如图5

采摘:小菇蕾到成熟一般2-3天。采摘时,一手摁住菌包,另一只手握住菌柄部位旋转扭下。也可以用刀割取:一手握住整从菇体,另一只手持利刃在菌柄基部的料面上割取,割取时,刀刃要紧贴料面,防止削断菌柄中部。采摘后清除残菇及菌柄,每潮菇采摘后停止浇水2-3天,让菌丝充分恢复并积累养分[2]。第一潮菇到第二潮菇现蕾约为12-15天左右。

3.3林下木耳挂袋栽培

试验基地栽培的木耳品种为黄背木耳。木耳菌丝在室内进行培养,菌丝长满后,搬至林内,进行吊袋[3]出耳。

3.3.1地块选择及栽培

林地选择:对地势选择上便于日常管护,没有其他要求。湿度70-90%,郁闭度约80%左右,不能有阳光直射,有一定散射光,利于其生长,区域附近应有干净的水源,便于浇水管理。耳袋进林之前,先对林地进行杀虫、防病消毒。

吊袋栽培:梯式吊袋,用尼龙绳做软梯式吊挂耳袋,袋间距30cm左右,上下耳袋间距20cm左右,一般吊挂耳袋2-4个,吊袋的枝干和绳子必须牢固,以防掉在地上损伤袋内的菌丝。立式吊袋,用尼龙绳拴住菌袋的一端,上下耳袋间距15-20cm,一般吊挂2-3个。挂袋时,菌袋不要贴着树干,留一定距离。如图6、图7

3.3.2主要技术

划口:菌丝长满后再培养3-7天,少量原基形成时开口出耳。先将耳袋进行表面消毒,用无菌刀片在菌袋上划“”或“V”字形,耳袋划2-3排,每排3个口,划口时不要损伤菌丝。

管护:耳袋划口后,浇雾状水,浇水的量根据温度和湿度而定。湿度较大或雨天时,不用浇水;温度适宜,一般浇水1-2次/天;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时,浇水3-4次/天,向叶片、树干上喷水,保持湿润。

采收:耳片全部展开,边缘内卷,颜色由紫红转为紫褐色,稍有白色孢子堆出现,背面黄色耳毛开始脱落,可采收。采收时,一手拿住耳袋,一手用手指捉着耳片轻轻地采下。 一批耳采收后停水3天左右,彻底清除耳袋上的杂菌,待采收处“伤口”愈合后,管理与第一次出耳管理相同。

3.3.3加工

黄背木耳既可鲜食也可加工,加工多以简单的干制为主。

采收的木耳可晒干或用烘箱烘干。自然晒干时,将木耳均匀平铺在晒帘上,木耳未干之前,不宜多次翻动,以免耳片卷曲和破碎,影响干耳的质量。用烘箱烘干时,先在35-40℃排湿4小时后,适当升高温度到45-50℃,最高温度不超过60℃,烘干的过程中适当翻动[4]。

4结果与分析

4.1生产周期

4.1.1凤尾菇、鲍鱼菇

第一潮菇出现后,一般间隔12-15天,第二潮菇出现,一般出茹4-6潮。现蕾后,一般2-3天,子实体可采收。

4.1.2黄背木耳

原基出现后,一般5天左右开始膨大,到采收期一般要15-22天。

4.2产量与效益

成本:试验基地内摆放鲍鱼菇、凤尾菇各100袋,吊袋的黄背木耳130袋,共330袋。每个菌袋成本(包括购买、运输、生产启动等)3.0元,共计成本990.0元。由于日常管理可由农户自行管理,保护和采摘野生食用菌等费用不计入成本。

产量:见表1

单价:重庆市场上凤尾菇的价格一般为10-14元/kg,鲍鱼菇市价12-16元/kg,鲜木耳的价格为10-12元/kg。

效益:由表2可知,试验基地利润收入为1107.4元。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状况,一般农户可种植1000-3000袋食用菌,兼顾野生菌采摘,夏秋两季食用菌收入超过3000元。

5结论

在朗溪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的三种食用菌增收模式均适合在朗溪乡发展,且三种增收模式可根据条件在同一区域同时进行,帮促当地农户“万元”增收。

6讨论

6.1加快人工促产、繁育技术研究

在朗溪林试验基地内,已开展了美味牛肝菌生长发育环境保护、美味牛肝菌合理采摘及留种、菌塘保护等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促繁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快对其子实体人工菌丝分离培养的研究和菌丝人工接种试验,增加试验基地及附近区域美味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产量和增收。

6.2选择合适的林下食用菌品种

林下食用菌品种繁多,在彭水朗溪以及武陵山区选择合适林下食用菌十分重要。一方面,可根据食用菌发育季节不同来选择,如在夏季选择高温平菇;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来选择,如林下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可选择林下种植鸡腿菇、蘑菇等;另外,根据林地特点和配套设施欠缺情况,可在农户房屋周边林下采取挂袋栽培方式,种植木耳等食用菌品种。总之,要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地方特色以及市场需求来选择林下食用菌品种。

6.3强化加工及销售

要增加林下食用菌价值,加工和销售是关键。在林下食用菌发展阶段,由于农户林下生产规模相对不集中,统一收鲜销的种类,如高温平菇不用加工即可当地销售、木耳则需购和加工较难,因此,一般种植不用加工或简单加工和本地简单晾晒即可保存或销售。但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则需要有企业来加工、包装、打造品牌和销售,所以,在发展林下食用菌的同时应培养或引进相关企业,强化加工理念和建立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 王正春,李继晖等.美味牛肝菌人工保护促繁技术[J].重庆林业科技,2011(1):38-40.

[2] 王恭.速生杨林下食用菌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10.

[3] 高韵梅,宫淑琴,等.林内袋栽黑木耳试验[J].防护林科技,2002(2):39-40.

[4] 张胜友.中国南方塑料袋地载黑木耳新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