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知识属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知识属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知识五个双维度属性的分析,辨识了知识属性在知识溢出过程中所起的双向作用;通过对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间学习三个层次的深入剖析,阐述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

关键词:知识属性 组织学习 知识溢出

引言

知识溢出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方式,是被动、无意识、非自愿、泄漏出来的,或表现为技术贸易中信息的占有,或是组织学习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知识的各种属性对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以及各个层次的学习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知识溢出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组织增强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内的组织间学习效果。

一、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述评

近年来,学者对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如Caniels(2000)从时间、国家和空间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对知识扩散的认识过程。Fischer(2001)介绍了知识创新系统框架,分析了影响地区输入、输出关系的知识溢出的一些因素。David B,Audretsch,Max Keilbach(2004)通过分析认为企业家精神水平高的地区,知识溢出明显,劳动生产率提高显著。宁军明(2008)认为,知识溢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溢出方的知识控制能力与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地理距离、认知距离和技术差。惠宁(2007)综述了知识溢出理论的相关研究,将知识溢出的人力资本流动纳入内生增长理论中,认为若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集聚到一个区域时,产品的种类将以最快的速度增长;而当人力资本(或创新部门)完全分散时,产品种类的增长速度将降低到最低,知识传播的距离递减效应将减缓创新的步伐。

二、双维度的知识属性

通过文献分析,大多认为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应该具备其特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反映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原因,体现了企业能力的知识本质。如曹兴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属性构成,构建了知识状态属性与技术核心能力的关系模型,深入揭示了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影响程度。追溯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五个维度分析知识的属性,每一个维度的两个属性都会在组织问知识溢出过程中有所表现。不能分而论之。

(一)知识载体维度:个人性――组织性

从知识载体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个人性和组织性属性。企业中的知识依附于个人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以个人为载体,称之为知识的个人性,如企业员工的整体受教育程度、知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等指标。都可以反应知识的个人性。企业中的知识依附于组织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以组织为载体,称之为知识的组织性,如企业学习费用的投入程度、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程度等指标,都可以反应知识的组织性。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所以知识的组织性是以个人性为基础的,每个企业的知识状态都会兼有个人性和组织性,只不过不同企业对这两种属性的偏重程度不同。

(二)知识结构维度:一般性――专用性

从知识结构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专用性和一般性属性,一般性知识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公共知识,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团队协作精神、员工归属感都属于知识一般性的范畴,一般性知识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没有决定作用。专用性知识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发明、研发能力等,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要素。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知识的一般性和专用性属性,也无法绝对的界定,只能区分两者的偏重程度。

(三)知识范围维度:外生性――内生性

从知识范围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属性。企业的知识是从组织外部获取,在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引入等过程中,通过知识溢出、知识辐射等方式获得,称之为知识的外生性。企业的知识由组织内部产生或组织成员自身拥有,称之为知识的内生性,比如员工的学历结构、技术背景,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组织文化,等等。知识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间学习三个层次,因此知识的来源也不能简单地加以界定,知识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四)知识共享雏度:明晰性――默会性

从知识共享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明晰性和默会性属性。当知识很容易被人们交流和共享。很容易以各种方式存储下来时,我们称之为明晰性,反之则为默会性。知识的明晰性和默会性并非绝对区分的,很多知识同时具备明晰性和默会性的特点,只不过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很多学者认为知识有其整体性的自然属性,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区分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默会性的或者植根于默会性的。

(五)知识传播维度:粘滞性――流动性

从知识传播的维度。可以区分知识的粘滞性和流动性。这是从传播的成本定义的。当知识的获得、转移和使用所需成本越高,其粘滞性越明显,所需成本越低。其流动性越明显。并非流动性越明显,对企业越有利,正因为企业知识有一定粘滞性,传播的过程需要成本,才能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当然也会令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下降。

三、组织学习的层次

知识的五个双维度属性决定了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本文将从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问学习三个层次阐述组织学习的过程,进而说明知识属性对各个层次学习的影响以及各个层次的学习对知识溢出过程的影响。

(一)个人学习

个人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即组织要学习,首先需要组织的每个成员进行学习,组织学习只有通过个人学习来实现。个人学习使个人能力在融洽的团队氛围中得以发挥,学习效果也更为明显。

(二)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建立在个人学习基础之上的,但绝不是个人学习的简单延伸或加总。因为,组织是由其成员组成。但组织不是其成员的简单加总。由于组织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和收获各不相同,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种观点和智慧相互碰撞,组织学习常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远超过个人学习的效果叠加。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学习虽然是以个人学习为基础的,但是其过程远比个人学习的过程复杂得多。个人学习主要提高个人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而组织学习则发展组织文化和组织成员的意识形态。组织不仅仅被动地接受个人学习的结果,同时也在主动地影响着个人学习的过程。由于组织学习是发生在由组织制度形成的社会关系中,换句话说,组织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组织特定结构与关系中采取行动的个人之间,所以,组织学习的过程远比个人学习复杂得多。

(三)组织间学习

除了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组织之间也会相互学习。处于同一大环境之下或者在同一条供应链之中,组织之间也会或主动或自发地获取知识。组织间学习的途径很多,比如知识溢出、知识吸收、知识辐射、知识扩散、知识转移等等形式。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组织间学习的几个特点:1 知识从一个组织传播到另一个组织。2 接受的组织能够吸收、存储并加以创新,原有知识有倍增的效应。3 知识的传播过程是双向的,接收方同时也是传播源。4 由于环境中的组织数量很多,组织间学习也就构成了网络状的传播途径。5 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各组织之间的学习可以是主动获取的。也可以是被动接受的。

四、组织间学习的知识溢出效应

综上分析。知识的五个双维度属性影响着组织知识在溢出过程中的特点,进而影响了个人学习、组织学习、组织间学习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流通方式及传播途径,从而作用于知识溢出过程,并影响其效果。

知识溢出过程是知识从知识势能高的组织流向知识势能低的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之间的知识溢出与吸收构成了组织间学习。而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化、组织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组织学习,每个个人的个人知识相互转化构成了个人学习。在这三个层次的学习方式中,知识的五个双维度属性影响着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了知识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