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翻式缝合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9例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翻式缝合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9例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庭大腺囊肿为妇科常见病,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造口术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外翻缝合进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保留了腺体功能,效果良好,复发功能率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患者。采用外翻式缝合造口术39例,用传统方式造口术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此,病程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这意义(P>0.05)。年龄18~50岁,其中22~44岁居多,占75%;44~50岁占18%;22岁以下占7%(未婚均有性生活史)。发病时间1~3年,其中2周内居多,占83%,大于1年占17%。囊肿多发于一侧,合并感染18例。最大囊肿约6X5CM,最小约2X2CM。临床症状:自觉局部发胀,摸及肿块,有时肿块疼痛,触痛明显,影响走路及性生活,偶伴全身不适及发热。其中7例反复发作,伴外阴刺痒,白带增多。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局部用0.2%碘伏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内侧中下方,处女膜外侧的皮肤黏膜交界处囊肿薄弱处,纵型切开囊肿,一般切口与囊肿等长,放出囊内液,生理盐水冲洗囊腔。传统造口术为:将切缘处囊肿壁与其外侧对应皮肤黏膜以细可吸收线做间断缝合。外翻式缝合造口术为:将囊肿壁向外牵拉,用细可吸收线将囊壁缝合于切口外缘上约1CM的皮肤上。术后囊腔均内填塞碘伏纱条,每天更换1次,共5 d;1∶5000高锰酸钾坐浴3 d,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手术图形如下:

2 结果

外翻式缝合造口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同传统造口术,保留了腺体功能,且囊肿复发率较传统早口述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阴道下端,大后部,也被球海绵体肌所覆盖。是一边一个如小蚕豆大的腺体。它的腺管很狭窄,约为1.5~2 cm,开口于小下端的内侧,腺管的表皮大部分为鳞状上皮,仅在管的最里端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1]。性兴奋时分泌黄白色粘液,起滑润阴道口作用,正常检查时摸不到此腺体。前庭大腺炎在炎症消失后脓液吸收可为粘液所代替而成为前庭大腺囊肿。病因是前庭大腺导管因非特异性炎症时阻塞。也有少数病例因分娩作会阴侧切术伤及前庭大腺腺管,致腺液潴留而形成囊肿[2]。外翻式缝合造口术,保留了腺体功能,且手术简单,出血量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张旭红,薛凤霞.外阴及阴道囊肿的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12:9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