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27-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尤为重要。

1.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2.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和创新,因此教学要善于巧设问题。如在学习"CO2的制法"时,我提出以下问题:

2.1实验室怎样收集CO2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2.2既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而我们在探究"呼吸作用"时却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如何解释?

此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并在讨论交流后作出合理解释。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教学要真正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在疑问中学习和发展。

3.精心设疑,激发学生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思维和激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思考,思维也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展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CO2的实验室制法时,为什么是用稀HCl而不用稀H2SO4或浓HCl?为什么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而不用Na2CO3;进行H2的可燃性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思考:纯的H2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H2不纯呢?为什么?在讲CO和CO2的性质时,可利用性质的以比和分析,从而提出除去杂质CO或CO2的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出。

当然,问题的设置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4.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在讲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时,可利用其性质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提出除去杂质二氧化氮的方法。在进行硫化氢还原性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1)硫化氢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干燥?(2)硫化氢和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3)硫化氢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通过设置总是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