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结肠癌的影像诊断手段和表现。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分别采用结肠气钡和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CT和核磁检查。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癌肿阳性检出率85.7%,纤维结肠镜为81%,CT和核磁为70%。结论:合理应用各种检查手段,才能提高结肠癌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结肠癌 影像 诊断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食道癌和胃癌。目前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癌主要检查方法,随着CT和核磁的普及,CT扫描、核磁检查为临床诊断、分期、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结肠癌的各种表现,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各种检查对结肠癌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5~88岁,平均65.8岁,所有病例术前都经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CT和核磁检查10例。

结 果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26例,诊断结肠癌20例,多发息肉4例,未发现病灶2例,癌肿阳性检出率85.7%。

纤维结肠镜检查26例,诊断结肠癌19例,息肉2例,内镜未达病变部位者3例,漏诊2例,癌肿阳性检出率81%。

CT扫描和核磁检查10例,诊断结肠癌5例(其中肝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2例),炎性包块2例,漏诊3例,癌肿检出率70%,肝转移瘤符合率100%,淋巴转移符合率67.1%。

讨 论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通过气、钡双重对比显示结肠的轮廓和黏膜,肿瘤病变部位定位准确,造影成功率高,对癌肿的检出率较高,本组为857%,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易被患者接受,适用范围广。但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较低,特别是息肉癌变病例。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影像表现为:肠腔内可见肿块,其轮廓不规则,该处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肠管局限性狭窄,常只累及小段肠管,狭窄可偏于一侧或环绕整个肠壁,龛影周围见不规则环堤,形成环状狭窄,轮廓可以光滑整齐或不规则;较大的龛影,形状多不规则,不规则多发结节状或息肉状充盈缺损,边缘多不整齐,具有一些尖角,龛影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狭窄,黏膜皱襞被展开,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纤维结肠镜可以检查黏膜赘生物、息肉、息肉样病变、炎性改变、肠腔狭窄、血管畸形和肠外肿块造成的解剖扭转,能直观了解结肠黏膜的细微特征,能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并切除,诊断准确率较高。器械的全长25cm已伸入患者体内,几乎2/3的结直肠癌可被发现,许多研究人员主张将纤维结肠镜作为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利用水灌肠法进行增强CT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特征。早期结肠癌的CT表现类似于腺瘤肉,当CT显示有肠壁的局限性增厚并伴有强化时,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CT表现肠壁外缘光滑锐利,表明癌肿局限于肠壁之内;肠壁浆膜层模糊不清,伴有浆膜外的索条状影,表明癌肿已穿透壁外;临近脏器间脂肪层消失,表明周围脏器受损。

CT扫描对较小的腔内隆起不易与肠内容物区别,但根据肠壁外廓是否完整和周围脂肪层完整程度,判断邻近器官和组织有无侵犯,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结肠性气钡双重造影适用于整个结肠病变的诊断,特别是腹部触诊有包块者或疑右半结肠癌患者应为首选,纤维结肠镜则更适应于有息肉家族史,疑息肉恶变或左半结肠癌患者,CT扫描对腹部转移的诊断率极高,又能判断邻近器官和组织的侵犯情况,对术前肿瘤评价分期有很大帮助。MRI检查主要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而且能从各种角度描绘出脏器的断层像,对病变能得到一个立体图像,特别是能清晰地显示淋巴结和血管,对判断有否淋巴结转移有使用价值。

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乃至CT和MRI检查,常能发现一些病期较早的病例。对>50岁的患者,以肠梗阻和腹部包块来就诊者,首先要想到结肠癌存在的可能性,CT和MRI检查反映腹腔淋巴结肿大和远端转移情况,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沈蓓蕾,方雄,孙志超,等.CT在肿瘤性肠梗阻检查中的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3):278-281.

2 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6-227.

3 王秋萍,柏林,强永乾,等.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