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求稳”与“创新”:高考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稳”与“创新”:高考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我省将迎来新课程背景下的首次高考。对于承担2013年高考复习指导任务的所有教师来说,在初步适应了新旧知识构成之间与新旧教学方式的转化之后,当前更具挑战性的考验则是如何顺利实现从大纲版高考到课标版高考的跨越。笔者认为,理清新旧高考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是实现这一跨越的桥梁。

根据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甘肃卷考试说明》为依据”的规定,同时考虑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基本上都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课标卷进行高考的现实,笔者拟通过对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大纲卷与课标卷的比较来揭示新旧高考之间“变”与“不变”的规律性表现和实质性关系,以期对广大高三政治教师和考生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把握新高考的“求稳”基调

对新高考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掌握科学、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之上。为此,笔者对2010年至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课标卷文综试题中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部分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为了尽可能地减轻新旧高考对接所造成的震荡与不适;尽可能地避免因新旧对接而出现的差异和不公;尽可能地实现新课程实施后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课标卷命题者继承和延续了大纲卷命题的基本思想与基本要求,凸显出高考课标卷命题“求稳”的基调。

1.题型结构相对稳定。数十年来,经过命题专家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高考思想政治学科题型实现了由早期的以问答、论述类为主的主观题型结构到客观题与主观题并重题型结构的转变,最终形成了选择题(第Ⅰ卷)与非选择题(第Ⅱ卷)相结合的二元试卷结构。题型结构相对成熟和稳定。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课标卷的比较,笔者发现,课标卷与大纲卷政治试题在题型结构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都由第Ⅰ卷12道选择题和第Ⅱ卷2道非选择题构成。课标卷选择题采用了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从由不同选项组合而成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另一种是直接从四个单一选项中选择一个。由于选择题具有设问角度多、评分客观等优点,且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与辨别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其已成为高考文综试卷中最具稳定性的题型。非选择题的题型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从近三年大纲卷和课标卷所涉及的政治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设问的角度来看,其具体包括简要解答类、辨析类、分析说明类、综合探究类四种题型。其中,综合探究类题型主要用于课标卷中。上述四种非选择题题型在考查考生整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探索、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除综合探究类题型是随课标版高考而出现和发展的题型之外,其余三种题型也是历年高考文综试卷中最具稳定性的题型。新旧高考在题型结构上的这种高度一致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新旧课程、新旧高考过渡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或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教学的研究,以及对过去教学与考试经验的总结,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

2.命题立意相对稳定。高考命题应该以知识立意为主导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是高考命题不容回避的问题。所谓高考命题中的“知识立意”,是指试题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性与逻辑性,强调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学习过程规范性的考查。“能力立意”是指在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练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立意”则是指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命题方向,不仅考查“知识与能力”,而且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

在我国实行了多年的“3+X”高考改革实践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之一就是确立了关注时代热点,注重价值导向,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命题基本思想,实现了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高考命题则继续秉承以“知识立意”为基础,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并逐步渗透“目标立意”的指导思想。命题立意趋于成熟和稳定。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近三年全国课标版文综试卷政治学科部分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在命题素材选择、问题设计、考点覆盖及评分要求等方面都体现出以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而不是让考生简单地复述知识或列举知识条目。这一点在非选择题答案要点的拟定上体现得非常明显。选择题的选项设计则已很难见到教材式的表述方式,其凸显了知识的综合性和变化性。课标版高考政治试题的这种表述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就是:高考命题立意相对稳定,遵循了以知识立意为基础、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

3.命题知识主线相对稳定。如前所述,高考课标卷继续沿袭了大纲卷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立意”原则, 并通过采用应用型、能力型考试题目和开放性题型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与区分度, 注重考生对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要求考生树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展示知识为目的”的答题观。这种考试导向有利于纠正学生只注重知识识记却忽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畸形学习观和考试观,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方面,新课程改变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传授的方法。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支撑其他目标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依托,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考试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强调学习过程的规范性和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突出知识体系的结构性与逻辑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此外,过去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考试并非一无是处,而现在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考试也并非十全十美。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考试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客观评价,其易于操作且相对比较公平,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考试则对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也必然带来对考试公平性的质疑。“能力立意”和“知识立意”之间并不是相互否定的关系。事实上,高考全国课标卷并未否定“知识立意”,而是强调“能力立意”的主导地位是建立在“知识立意”基础之上的。

笔者在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课标卷政治学科部分所涉及的所有考点进行归纳和整理时发现,除了“文化生活”考点之外,课标卷政治试题所涉及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考点与大纲卷政治试题所涉及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考点并无二致,均为政治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主干性知识。大纲卷和课标卷在考点上的这种一致性,主要是由新旧课程在学科知识体系上的相对稳定性和相互关联性所决定的,也与课标版高考力图处理好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的关系有关。因此,在课标卷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对象,“以基础性和主干性知识为依托”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知识主线。对于高三政治教师和考生来说,“强化双基,突出主干”仍是课标版高考政治复习最主要的着力点。

二、前瞻新高考的“创新”追求

笔者在对近三年两类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学科试题的纵横比较中发现,高考课标卷在“求稳”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

1.试题的生活化趋向愈加明显。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是新课程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原则。高考课标卷政治试题对这一原则的贯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命题素材的生活化。纵观近年来高考课标卷政治试题,多采用假设主体和角色创设情境。命题大量使用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的素材,将问题设计寓于社会的现实背景和考生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充分地体现出高考改革的生活化趋向。就近三年试题来看,所涉及的生活场景和热点问题类素材包括:“代工”国外品牌、曹妃甸码头“前港后厂”模式、风电建设、“同命同价”、草场退化、预算公开、秸秆利用、月饼品种、物联网、室外电梯、道德模范、中华鲟人工繁殖、民工荒、招工难及妈祖文化等。(2)选择题的选项和主观题设计的生活化。高考课标卷政治试题彰显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即“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具体体现在选择题选项及非选择题的设计上。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第14题各选项对月饼多样化消费予以了阐释,第21题各选项则对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进行了多样化的解读,其将理性知识与考生的感性认识融为一体。又如,从2010年第38题要求考生“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到2011年第38题“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第39题要求考生“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再到2012年第38题要求考生“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第39题要求考生“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这种生活化的设问方式,拉近了考试内容与考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原本竞争激烈的高考透出些许生活气息,给考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至于主观试题答案的设计,则将教材理论知识、时政材料语言和考生生活体验融为一体,使高考评卷标准更为全面和灵活。

2.命题的知识素材来源愈加多元化。如前所述,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仍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但作为高考课标版政治试题命题基础的知识素材并不仅仅来源于教材的“单一表述”,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课标版“考试说明”对高考政治学科知识素材的来源有三个方面的明确要求:一是“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材、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其是高考课标版政治试题命题的基础性知识来源。二是“考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即考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四个必修模块以外且与之相关的时政信息。这是政治学科试题命题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考生解答主观试题的重要依据。考生如果缺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自觉关注,就很难解答此类问题。三是“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基本技能”,即考生的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近年来凡以重大科技事件为题材并以选择题方式呈现的哲学类试题,其选项的判断和选择都与考生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有关。选项设置的模块界限比较模糊,甚至有些试题的选项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学科知识点,而是对考生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

高考课标版政治学科部分命题知识素材来源多元化带来的启示是:政治学科教学绝不能是“封闭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努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学生应当全面、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3.强化对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的考查。(1)对知识的考查蕴含于问题情境中。在高考课标卷政治学科部分中,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及主观性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设问,大都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知识的考查变得越来越内隐,对考生的知识理解、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2010年第22题。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该题提供了以下选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为C。(2)考生解答试题的过程也是描述、阐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主要涉及主观试题的答案表述。如,在对2012年第38题进行解答时,要求考生依次经历发现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解决问题(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总结拓展和升华(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的理论依据)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既包含了考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反映出考生解决问题的顺序。(3)通过设置具有探究性的试题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如,2010年第39题第一问:“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从题型来看,该题类似于辨析题型,但不等同于过去真正意义上的辨析题。以往的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辨别能力,答案其实是唯一的,并不具有真正的探究性。而高考课标卷中的探究性试题并不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其注重对考生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考查。

课标卷政治试题强化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这带给教师的重要启示是:在平时的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对问题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进而实现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总之,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高中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课标版高考必须不断创新,要在与新课程的对接中有所作为。这样才能将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到实处,才能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展示出来,才能使课程改革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