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及治疗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斜视术后再斜视是当前临床医学上存在的一种现象,斜视术后再斜视这种症状存在的原因多种多样。下文中,笔者就多年临床经验,就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斜视术后; 再斜视; 原因;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7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152-02
斜视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外观的疾病[1]。很多斜视患者都通过斜视手术纠正了这一症状。斜视手术纠正了很多患者的斜视情况,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部分患者会出现斜视术后再斜视。
1 斜视症状及危害
从临床医学上来看,斜视属于一种眼外肌疾病[2]。斜视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两只眼睛不能够同时注意同一个目标的一种症状。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特殊类型的斜视、集合与散开异常性斜视和眼球震颤性斜视等类别。下文中,主要就共同性斜视患者斜视手术后出现的再斜视症状原因进行分析。
共同性斜视主要是一眼正位时另一眼偏斜,但各注视方位斜视度无明显差异,从临床角度来看,所看到的物体没有复视现象。共同性斜视分为外斜视和内斜视两种[3]。
部分斜视患者一只眼的视力比较差加之斜视,往往患者只能用视力正常眼睛看东西,视野相对狭窄。加之斜视患者缺乏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因此很多企业的部分工作都直接明确规定斜视者不得参与,这对于斜视患者的整体发展来说极为不利[4]。
另外,斜视患者也容易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指麻痹性斜视患者,因为斜视的缘故,他们在看东西的时候容易采用相对特殊的头位。长此以往,“代偿头位”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的畸形,例如:脊柱的侧弯等[5]。
斜视的危害很多,不仅是患者身体的一种疾病,更是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疾病。很多患者因为斜视而被其他人嘲笑甚至会出现起绰号的现状,影响着斜视患者的正常生活。
2 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
斜视患者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是术后斜视的共同性原因,主要表现如下,(1)缝线结扎松弛:在斜视手术的过程中,由于缝线结扎松弛而容易引起被切断的手术肌肉松脱,患者眼部肌肉一旦松脱,就不能够发挥原本应该起到的作用,容易导致眼部再次斜视[6]。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一定要注意缝线结扎的程度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斜视手术之后再次出现斜视的状况。(2)手术感染:手术感染是在斜视手术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而导致的一种问题。手术感染容易引起患者眼部周围的组织坏死,继而引发患者眼部肌线滑脱等状况,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造成眼位矫正不良[7]。就笔者的临床实践来看,在手术中完全遵守无菌操作,这种手术感染发生的情况并不多。(3)术中分离过重:在斜视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过多的分离,患者的眼部损伤会相对严重,这样就容易导致出血过多而出现相对严重的粘连,不利于眼位的矫正,严重的情况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眼球运动。如果由于术中分离过重而导致的再次斜视,需要在12周之后对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就笔者的经验来看,斜视手术过程中的分离尽量是采用锐性分离,相对于顿性分离来说,锐性分离的损伤轻[8]。
其次是共同性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内斜视症状和外斜视症状的不同而不同,(1)对于内斜视患者来说,内斜视手术盲目选择双内直肌退后,手术量过大,导致内斜矫正过度,内直肌功能被过度削弱,也会产生继发外斜视。另外,合并的AV征、垂直分离性偏斜、眼球震颤等眼肌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患者斜视术后再斜视[5]。在内斜视患者术后再斜视状况中发现,内斜视患者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术后再斜视的状况。从临床医学角度来看,这可能与患者早期发生内斜视内直肌挛缩、弹性差有关。和外斜视患者相比,内斜视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9]。在内斜视患者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测定不准确而导致的术后不容易构建正常的视觉,由于时间的延长,容易形成连续性外斜视状况。(2)对于外斜视患者来说,反射性辐辏的强度没有把握到位也是外斜视术后出现再斜视的主要原因。反射性辐辏的强度需要与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结合,如果外斜视患者斜视的情况不严重,往往通过较小的手术量即可完成。反射性辐辏的强度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个别眼科医生往往把握不好一个度,导致过度矫正,不利于患者眼部的恢复。
3 治疗对策
为了减少斜视术后再斜视状况的出现,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尺度。下面,笔者就治疗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对策进行如下阐述。
内斜视在手术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认真测量患者的斜视角,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尽量避免因为测试患者斜视角的误差而导致的手术问题。同时,在斜视手术的过程中,要加强显微器材的应用,提高内斜视患者手术的正位率。
内斜术后由于过度矫正而导致的继发性外斜视一般都有随着时间的拖延而情况减轻的趋势。一旦出现继发性外斜视,再次进行矫正手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眼部情况进行认真观察,至少要观察6个月,所以再手术前至少要密切观察6个月。且患者最好戴底向内的压帖三棱镜,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斜视患者程度较小的外斜视,对患者进行正位视联系,以增强患者双眼融合性集合幅度[10]。
相关临床研究和资料显示,使用肉毒杆菌毒素A肌肉注射治疗继发性外斜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双眼视功能较差的患者并没有显著治疗效果。继发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在目前存在有较多的观点,一些学者提出,对于双眼内直肌后退引起的继发性外斜视,需要使用双眼外直肌后退进行矫正。有学者提出,对内转无受限的患者使用外直肌退后处理后,对内转受限的患者使用直肌缩短以及直肌前徙。对于继发性外斜视患者,在手术上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一般需要结合患者的肌肉功能情况、视力情况、原手术量以及远近斜视度进行制定[11]。如果患者在经过内斜视矫正后,继发性外斜视的远视比视远大,且患者内转存在限制情况,则需要采用内直肌复位。如果患者的斜视度视远大于视近,且外转存在限制情况,则需要选择外直肌复位。如果患者的外斜视视近大于视远,则需要选择内直肌后徙术。对于继发性斜视视远与视近相同的患者,则需要选择原后徙的直肌复位术。一般再次进行手术相比相同斜视度的外斜视第一次手术的量要大[12]。对于肌肉滑脱,医师需要加强鉴别力度,一般肌肉滑脱导致的过矫在临床上表现为术后出现较大角度的外斜,内转具有明显的限制情况,睑裂开大。一般可以通过被动转眼的方法进行鉴别。如果患者确认为肌肉滑脱,则需要进行手术探查,并对肌肉进行合理的缝合[13]。
对于外斜视患者来说,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耐心等待,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如果外斜视患者有A征或V征,一般都是由上斜肌或下斜肌功能过强引起,在做水平斜视手术的时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需要的话需要做功能过强肌内减弱术,若上斜肌及下斜肌都有功能过强,则减弱任何一个斜肌均为禁忌。
相对于内斜视患者来说,外斜视患者在斜视术后再斜视出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大。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形成欠矫,也有的外斜视患者容易在手术之后出现残余性外斜视,就针对这类患者,医生往往都会建议让患者佩戴用底向内的三棱镜,三棱镜的度数需要适中,最好是取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的中间值或大于残余性斜视角,这样通过佩戴三棱镜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融合,减轻患者的外斜程度,通过佩戴三棱镜而康复的患者,慢慢地可以摘下三棱镜。如果佩戴过程中,患者依然存在畏光等复发现象,需要进一步复查[14]。
无论是内斜视患者还是外斜视患者,在术后都需要避免眼部感染,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斜视是一种知觉和运动综合性疾病,其彻底治疗相对比较复杂。斜视术后出现再斜视状况也相对常见。上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一些研究,就斜视术后再斜视的原因及对策进行阐述。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将认真区分斜视的类型,将误差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邵新香,刘丹.共同性外斜视不同年龄组的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3):307-309.
[2]封利霞,赵堪兴,郭新,等.继发性外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J].眼科研究,2003,21(1):65-67.
[3]李娜,林晶民.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1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41-8242.
[4]潘美华,任小军,陈美华.成人斜视术中联合静脉给药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率[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4):55-56.
[5]申长礼,李俊红,申孟光.继发性斜视的原因及手术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1):718-720.
[6]陈旭虹.26例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2,10(1):35-38.
[7]刘家琦.几种不同类型内斜视的手术探讨(续)[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4,2(1):143-144.
[8]陶耘,何剑峰.斜视的手术治疗[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23(1):224-225.
[9]李俊洙.关于眼肌手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0,8(3):130-136.
[10]王漫.共同性斜视欠矫、过矫原因分析(附29例报告)[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1(6):523-524.
[11]房学军,常华.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24例[J].眼科新进展,2003,23(4):276-277.
[12]温估俐,郭新,包菁.间歇性外斜视治疗对策设计研究及随访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4):420-423.
[13]王会英,韩惠芳.连续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1):50-52.
[14]徐跃里,沈建国.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60例效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2(10):22-23.
(收稿日期:2013-08-28) (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