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关键词:春夏秋冬;情志;饮食;起居;阴阳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46-0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1]。论述春夏秋冬四时养生之法,几千年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中,对指导正确养生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如唐•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以顺其根”;明•张介宾则理解为“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胜之为病也”;清•张志聪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春夏养阳要补内虚之阳,秋冬养阴要养内虚之阴;高士宗则又认为,“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等等。笔者参看诸家见解,结合自己读《内经》的体会,主要从情志、饮食、起居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1对情志的指导

《黄帝内经》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邪气从之。心主神明,为人身之君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皆危”。疾病产生的原因多为神气内动,精神涣散不收。通过往古人与当今之人之间的比较,也能说明了疾病源于忧患,“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忄詹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素问•移精变气论》)。因此,养生当首推养神,“四气调神大论”的篇名取“调神”即是此意。《说文》曰:“调,和也”,使神和谐、平和。

《黄帝内经》多处提及、强调恬淡虚无,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尤为突出,“恬忄炎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有“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等等。恬忄炎虚无,内心清静,则肉腠闭,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也能拒邪于外,因此“虽有大风苛毒”,也不能侵入人体。故无论春夏秋冬,皆以清静恬忄炎为保。然我们非圣贤之辈,难以做到清静恬淡,因此为顺应天地气节的变化,情志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春三月……披发缓形,广步于庭,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春天一阳生,木性舒展条达,故顺其舒展之性,使情志舒缓生发,勿抑阳之生发。夏天阳气隆盛,天气炎热,身热汗出。火性炎上,顺其性而使华英秀丽,呈现意气风发的景象,使气能泄而不郁,不因天气炎热而烦恼,犹如所爱在外,心中没有郁怒。秋季阳气渐收,天气转凉并干燥,此时应顺势收敛神气,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内守,不能若夏之在外。冬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谓若有私意,心中微喜而不外现,犹如有不可告人的喜事,不惊动阳气的闭藏。四时情志,顺四时之势而变,而无太过。四时的情志能如此,可保心情舒畅,生活快乐。

2对饮食的指导

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关注多在饮食起居方面,但对于四时饮食各有见解。

有的认为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持此观点的代表是王冰,其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解释为“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故以斯调节,从顺其根”。认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气根于阳,阳气阴根于,欲养其根,故应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如有的从四时生长收藏的角度考虑,认为春凉夏寒,春夏宜酸苦成,酸性收敛防暑热亢盛而气阴耗散,苦能泻火保阴;秋冬阴寒肃杀,阳虚不能化生,宜祛寒邪,保阳气而养阴,秋食温冬食热,宜辛甘[2]。秋冬顺时收藏阴津,以温热性食物为主,不贪凉喜冷,以闭藏为主[3] 。且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冬内应于肾,因此冬季进补最佳,饮食多选滋阴潜阳、补肾填精、热量较高之品[4]。

另一些医家则认为,春夏宜食温热,秋冬宜食寒凉。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指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春夏之际,阳气外越而使体内阳虚,应食温热以补外越之阳气;秋冬阳气内潜而使体内阳气盛,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应食寒凉滋阴之品养其内虚之阴。况春天寒气渐退,阳气生发,应适当食辛温之物祛散阴寒,助春阳之生发[5]。秋季干燥,冬寒气渐甚,以养阴为主,可以多食滋阴润肺、寒性食物,在阴气重的地方比如背阴处吸阴气补阴,多吃养阴的食物[6]。

笔者认为,人以阳气为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指出了阳气之于人身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春夏不能因天温地热而一味食寒凉或温热,秋冬亦不因天寒地冻而一味食温热或寒凉,四时的养生应以阳气为重。“阳密”者,密有“慎密、稠密、隐密”之意,固为安定稳固,有长久之意,阳密不亢人身乃固。阳气若强,强有“倔强、僵硬、强盛”的意思,强则不能密固,导致阴气绝亡。因此,温热寒凉均要适宜。

3对起居的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披发缓形,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是在《内经》中明确提出的关于四时起居的原则,其实就是跟着太阳走。但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步伐加快,夜生活丰富,休息时间缩短颠倒,常常过了子夜还处于兴奋状态,甚至彻夜不眠,第二天早上才入睡。人的五脏六腑,与一天十二时辰相应,子(23:00―1:00)时胆经旺,丑时(1:00―3:00)为肝经旺,在子时前入睡,使肝胆得到充足的休息。“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不然,胆失中正,疾病丛生。

刘逢军[7]解释,“冬三月早睡早起,……春三月,万物苏醒,人要晚睡(亥时21:00―23:00)早起(寅时3:00―5:00),……夏三月,天地之气交融,人要晚睡早起,……秋三月,天高以急,地气清肃,人要早睡(亥初21:00)早起(卯初5:00)。”冬三月要早睡晚起,减少室外活动。这就是跟着太阳走,天人相应,“天藏我藏,天露我露;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法天则地,使五脏六腑得到恰当休养,脏腑功能恢复,人体自能调节平衡,很多疾病可以因此而愈。这是从“起居”上顺阳气的消长变化,从而达到体内阳气自然的消长变化,调和五脏的目的。

4结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导养生的最高法则,笔者认为其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调节情志,调整饮食以及作息时间,以养护阳气。“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另外春夏秋冬并不仅仅是指四季,应从时空上加以推演。养有顺应、保养、储备、调畅之意,目的在于保证阳气顺时生长收藏[8]。岁运有太过不及,春夏秋冬的到来也有先后,四时的养生都应以阳气为主,顺应阳气的性质,使之条畅,正常的发挥功能。这样就能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平素加强心性的修习,不使情志太过,若能效法自然,顺应天地四时阴阳的变化,就定能达到养生防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3.

[2]王力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7,12(2):8.

[3]曹佩红.何谓“秋冬养阴”[J].糖尿病之友,2006,(2):48.

[4]高莉萍,薛梅.中医“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之养生琐谈[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54.

[5]果罡.春季保健分三“时”[J].大众健康,2006,(6):32.

[6]立名.养阴护阳来年更强[J].医药保健杂志,2005,(12A):18.

[7]刘逢军.中国龙文化养生之道[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8]蒋垂刚, 梁立安,谢感共.“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探讨[J].现代中医药,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