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家生活趣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家生活趣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饭菜次序

老伴在家里是独当一面的司务长兼炊事员。我和孩子们下班、放学回家,早先她都是先将饭一碗一碗盛好端上桌,然后再上菜。这些年完全翻了个儿:先上菜,后盛饭。想想这变化很有意味。

说来不怕人见笑,过去我们家日子很艰辛。大人小孩由于肚中差“油水”,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下班的、放学的,一到家就像“饿虎”,巴不得先扒上几口饭。下饭的菜呢,因为没钱多做,如上桌早了,经不住几双筷子一夹。所以,老伴养成了“先盛饭后上菜”的习惯。

后来,家庭收入多了,日子好了,个顶个饭量小了,口味也变“刁”了。老伴真像一个大厨,每天变着花样给大伙儿烧好吃的。我和孩子们一到家,她不再先盛饭了,而是先大一碗小一碟地把香喷喷的菜肴端上桌,时不时还摆上老酒和饮料。每顿饭,老伴都会煲一锅鲜汤,说是“饭前上汤,身体健康;饭后喝汤,就要发胖”。原来,她是看了洪昭光教授那篇有关健身的文章,在活学活用哩!

从先盛饭后上菜,到先上菜后盛饭,这绝不单单只是餐饮次序的变化,而是人们已将吃饭的使命由填饱肚皮进步到讲究营养、追求健康上来,实实在在是现代人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生动体现啊!

澡桶“退休”

我家有三只木制澡桶,全部“退休”闲置在储藏间里。想当初,这第一只桶,其“问世”有多难、“功劳”又有多大啊!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里穷得连只澡桶也没有。夏秋,父亲和我们兄弟俩洗澡则以大河作“桶”;母亲和姐姐也只能用一只比脸盆稍大一些的圆脚桶,凑和着洗洗便罢。直到我要结婚了,家里才想方设法、七拼八凑添置了一只澡桶――那是一只用什么“料子”制成的桶啊,说出来要让而今的青年吓一跳:桶底是父亲挑河时捡来的一块棺材板,“桶壁”是母亲用过的拆下的马桶――那时杉木比黄金还贵缺,我们普通农家不说没钱买,就是有钱也没头绪找到人“批供”啊!

莫看就是这样一只黑乎乎的“木盆儿”,一家人见有了它可高兴哩!因为我们不仅从此洗澡、洗衣不再受罪,而且生娃娃也将有了“摇篮”和“睡床”。确实,我的4个小孩一个一个都是在这“快乐天地”里长大的。他们下河学游泳,也都把这只桶当作救生圈,一个个练成了水乡小蛟龙。

后来,我们带着这只桶进城了。妻见打家具剩下几段杉木(这时市场有卖了),就喊来圆匠要再制两只澡桶,说是以后两个儿子大了可给他们一家一只。开始我直阻拦:“你多什么事,以后他们还要这‘玩意’么?!”妻不听。也是的,我们这一代以至向上多少代人,吃足了没桶的苦,她不能不替孩子多想想。再说,当时尽管已有人家洗澡用上了浴缸,而像我这个二三十年的“老干部”,也不过从单位分得一间二十多个平方米的蜗居,洗澡还离不开木桶。孩子们要“一步丢桶”,又谈何容易?!

想不到,好形势发展这么快。党和政府为民造福,仅几年时间,城市建设处处换新颜。尤其是百姓住房,一幢幢安居楼魔术般地拔地而起。在这万民欢乐的大潮中,我家廉价购得三室一厅楼房,儿子未成家亦预交了购房款。洗澡有单间洗浴池,洗衣有全自动洗衣机,小孙女有舒适的童车,上游泳池去有轻便的浮圈,再也用不着那木桶了。

我几次想把闲置的澡桶送给乡下亲戚,可他们也两手直摇,说是农村大多人家也建了浴池,用不上这“玩意”了。没办法,只好让它们“退休”了。

水乡车趣

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家乡人出门还是小船一划或搬动两条腿奔波,不谈火车、汽车、摩托车等玩意儿,就连自行车也少见。

老家村办厂里有一笔货款迟迟收不回,一次一位供销员兴冲冲回来“表功”:“我将他们一辆卡车抵押回来了。”厂长问,车子在哪里?他说:“在船上。”原来车子开到盐城没了路,那供销员只好又请了条大驳船将车子装回厂。由于真的“没路”行驶,卡车“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锈迹斑斑被三文不值两文地卖了。

随着水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先将县城到各个乡镇都筑了公路,通了汽车。而后又将乡通各村的泥路都修筑成砂石路或砖路,进而全改成了水泥路。“水荡子”沟河纵横,村村通车真不容易啊,不仅路要全部新拓,而且一个镇仅大小承重桥就要新架五六十座。而今,自行车在乡下早不稀奇,全镇有载人带物的摩托车上千辆,小汽车、面包车、卡车等也有数百辆。人们出脚,手一招,就有车乘了。北宋庄上有个原是“渔花子”的小中华,养鱼养蟹,手头至少有几百万,家中大卡车、小轿车有好几辆,出门都是车来车去,村上人戏说他是部级待遇。

如今,家乡水运独特,陆上公路、高速路、铁路四通八达,天上飞机也于不久前换成了“大”的。难怪许多投资商来这里,看后当下就拍板: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