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帕格尼尼小提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帕格尼尼小提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帕格尼尼小提琴艺术形成发展于19世纪,早期的创作虽然受到意大利学派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影响,但却在新时代的浪潮冲击下萌发了新的创作主张,使自身的音乐创作在浪漫主义情感至上、个性化等统一特征下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风格特征。

一、音乐的歌唱性

歌唱性是帕格尼尼作品中第一个最能体现个人风格的一个创作特征。帕格尼尼的作品无论大到协奏曲,还是小到艺术小品,都可以找到温柔、抒情的富有歌唱气质的段落。这种歌唱气质对于意大利歌剧美声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其一,继承了意大利学派歌唱性的传统,对声乐艺术进行了较为单纯的模仿,既要求毫无障碍的把握与体现音乐本质的自然性,又要求像人的歌喉那样发出纯净、优美的音色;其二,对于意大利学派创始人克雷里所提出的“歌唱性”的器乐创作主张进行了高度的发展和提炼。

例如《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的主部主题,第二乐章全曲以及《24首随想曲》中多首随想曲的前半部分都是优美如歌的音乐段落,尽管在技巧上具有相当的难度,却同样要求表达出像人声那样美妙、自然的音色。

帕格尼尼音乐歌唱性还体现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重性:既有古典音乐的含蓄、内敛、优美的特点,又具有浪漫主义音乐情感宣泄、奔放激昂的一面。他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中保留了古典主义歌唱性的特点基础之上,将意大利学派原有的创作手法与小提琴演奏技术方面的开拓结合起来,使创作与演奏既有歌唱性的特质,又通过对演奏技巧的一系列创新来增强音乐的戏剧性、冲突性、紧张性,大大发展了歌唱性的多种表现形态。

二、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帕格尼尼的音乐创作常常取自于意大利民间音乐的素材,这使他的作品中不仅充满了意大利民族特有的豪放性格与炽烈情感,更充分体现了热那亚等意大利北部城市和地区民间的音乐特点:如歌的抒情性、华丽的曲调和舞蹈性质的节奏。

《威尼斯狂欢节》、《摩西幻想曲》、《24首随想曲》等都采用了意大利民歌中的音调和节奏素材。《威尼斯狂欢节》的节拍采用了典型的民间歌舞节拍6/8拍子,节奏紧凑而又欢快,旋律线呈波浪型翻动,运用了很多具有炫目效果的快速三连音和装饰音,全曲热情动人,具有强烈的节日气氛;《摩西幻想曲》如歌的风格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意大利民歌中的抒情性;《24首随想曲》更是积极采用了民间歌舞的节奏特性,第2、7、10、13、18、20、22、23 首随曲都直接运用民间音乐中惯用的6/8拍子,有的开头便表现了音乐的舞蹈场面,有的在一段抒情优美的慢板之后,突然进入到手舞足蹈的快板中。

三、音乐形象的鲜明性

再也没有人能够像帕格尼尼那样用生动的音乐语言与创作技巧来表现其音乐形象的鲜明个性了,他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塑造种种鲜活的音乐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力于他异于常人的两个优点:一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一个是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与创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充满无限想象力的创作手法,比如强烈的力度对比、新音色效果的广泛应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以及不同于以往的频繁节奏转换等等,呈现在听众眼前的是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和一个个生动的音乐表情与形象。

《威尼斯狂欢节》、《女妖之舞》、《24首随想曲》等作品充分体现了帕格尼尼善于把握并塑造音乐形象的惊人才华与能力。《威尼斯狂欢节》以意大利民间舞蹈性质的节奏、速度极快的三连音和短小音符,将那种热烈的节日气氛表达的淋漓尽致;《女妖之舞》中用多变的节拍、各种丰富的音色转换、华丽的泛音传神的描绘出女妖的舞蹈场面;《24首随想曲》更是使音乐的想象进入了无边的自由境地,曲曲精彩,营造出了众多经久不衰的经典艺术形象。

四、演奏技术的创新性

演奏技术的创新性是帕格尼尼的音乐创作中另一个显著的特征,但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归纳、完善和发展前人技术成果基础之上的。帕格尼尼对于左手技术的发展使得提琴艺术日臻完美,而对右手技术的开发则是充满了童趣和新意,这种右手弓法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音乐对于具体形象的掌控力和表现力,那些富于诗意、充满优美意蕴的音乐作品通过技术手段的辅助而变得更加光彩照人和与众不同。

帕格尼尼的音乐创作集中体现了欧洲19世纪以前的一切小提琴演奏技术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他更是对演奏技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胆革新。小提琴作为一件乐器的性能被无限的扩大和发挥了,那些使人叹为观止的演奏技术使帕格尼尼的音乐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与光彩。《24首随想曲》是无与伦比的技术与优美华丽旋律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帕格尼尼音乐创作中所继承发展的全部技术手段。

帕格尼尼作品演奏技巧的高超程度至今未被超越,他的音乐旋律精美、技巧艰深,总是能激起听众火热的情感和无限的遐想,同时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追随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