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混凝土现浇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混凝土现浇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从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技术到质量控制和处理等都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关键,也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混凝土现浇施工 质量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本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见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现将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一、蜂窝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

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混凝土末分层下料,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或振捣时间不够,水泥浆流失等等现象都是导致出现蜂窝的主要原因。

那么,针对上述种种现象的产生,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蜂窝现象的出现呢?首先是要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其次是要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符合规定时间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

对于蜂窝现象的处理,首先要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也可以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其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等等。

通常处理麻面的措施,首先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其次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末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等等都是产生孔洞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我们要避免孔洞现象,就要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洞口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并且及时进行清除。同时,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露筋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

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在结构构件表面。一般的露筋现象多为 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板末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等导致露筋。

所以,处理露筋问题上,我们要在施工浇灌混凝土时,就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同时,要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在避免因柱模的变形而出现麻面、蜂窝、露筋等质量通病方面,可以选用废机油作隔离剂,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先浇水湿润模板,安装好溜槽,避免混凝土离折,再进行振捣,并且在振捣的同时用木锤敲打模板的四周,能很好的排放气泡,这样很好地避免了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这些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

五、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板表面平整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处理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时,多采用以下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2)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3)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 (如气温低于+5o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4)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六、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所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预防措施进行预防:(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2)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3)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对于已经产生的裂缝,我们应采用以下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七、混凝土夹芯

首先,我们分析混凝土夹芯产生的原因: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混凝土夹芯一旦形成,后期基本无法进行处理补救,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多采用预防措施对一些特殊部位进行预先处理,从源头上不让混凝土夹芯的存在。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