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新的板式高层住宅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本文对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简要探讨,包括安全感、容积率、住宅间距、小区庭院空间、底层架空等问题,提出了住宅文化的概念,并根据这一观点来分析板式高层住宅设计的实质与本源。

关键词: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

前言

高层住宅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建筑学的角度来讲有两个指标与此有直接关系:一是建筑密度、二是建筑容积率,而住宅高层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高层住宅可以分为板式高层与塔式高层及板塔混合式三种,板式楼相对于塔式楼无疑是更人性化的一种居住方式,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类如何进化,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是不会泯灭的,对阳光、清新空气的热爱是不会改变的。塔式楼由于先天的缺陷如不可避免要牺牲居住的舒适性,因此,研究板式高层住宅成为折中的解决途径。

好的居住住宅小区各有各的特色,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经济、实用、美观、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易于识别的邻里空间、小区是城市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等等,住宅楼本身设计的好坏只是一个方面,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成功与否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探讨一些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问题:

1 安全感与小区外部空间

安全感是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条件。纽曼在《可防卫空间》一书中指出,象高层住宅中很多人使用的公共门厅、电梯间、长走廊,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的住宅区活动场所道路等,是犯罪的方便之处。调查资料表明新建居住区盗窃案件作案率高于旧居住区;新建区中高层住宅的作案率又高于低层住宅。

从塔式高层住宅的平面特征可以看出,塔式高层住宅的性格是内敛的,是自成一体的,塔楼和塔楼之间的联系感不强。而板式高层住宅则正好相反,由于其形体是“线”性的(塔式高层住宅可以认为是“点”的)、可伸展的、就为各种形式的组合创造了可能。现在还有很多小区既有板式又有塔式高层,这样线与线、点与点、线与点的组合就更加灵活,板式高层住宅所形成的领域性空间使居民对其空间有心理上的控制和心理上的占有。

2 容积率与宜人环境

容积率指标是影咱地价重要的因素,其大小决定了土地开发得益率的高低。板式高层住宅小区的容积率是低于塔式高层住宅小区容积率的,这也是前些年塔式高层住宅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板式高层住宅较塔式高层住宅优在居住环境的均好性,住户生活品质的较大提高。我们知道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和建筑层数紧密相关,解决板式高层住宅与容积率矛盾问题可以通过小区内板式高层与塔式高层混合开发的方法,将高层板楼与高层塔楼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话,又使小区内空间形式丰富多样,容积率也不会很低。

3 城市化社区的设计原则

城市中原有的区域一般都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积淀的产物,而很多新区不是处在城市的边缘地段就是在旧城里完全推掉重建的地段。如何在规划设计上杜绝新旧割裂问题的出现,而让新住宅区的建设能使原有的城市地段焕发新的活力,并呈现出新的面貌呢?

首先板式高层住宅小区对相邻的城市区域而言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区,而不能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包括本身的配套设施应该面向城市开放。其次城市社区对外的临界面要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单调乏味的街景立面与空间是很难融合到周围密集的都市肌理中去。另外新的住区不应该隔裂了原来都市的“文脉”,及大环境空间的联系,应具有连续性,特别是在人流交通方面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步行空问与内部流线的合理连接与过渡。

4 住宅间距、小区庭院空间与d/h的关系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文中论述了两建筑之间的距离d与建筑高度h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以d/h=1为界线,在d/h1的空间中,它是空间质的转折点,换句话说随着d/h比1增大即成远离之感,随着d/h比1减小则成近迫之感。从人的视觉要求而言,住宅建筑的间距与高度之比d/h大于等于1才感觉不过于压抑,因此住宅建筑最小间距的视觉要求也是d/h=1。芦原义信还指出:在实际建筑总平面规划中d/h=1、2、3、4……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当d/h>4时,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因此d/h=4是室外空间由亲近趋向疏远或由亲切感趋向公共性过渡的临界条件。如上所述住宅户外庭院空间的d/h应在1与4之间较为合适。

严格地说这样大范围的空间还有待于继续划分。d/h在l与1.5之间时常常是控制多层及中高层住宅的最小间距,也是人视觉不受干扰的最低条件当。d/h在l.5与2.5之间时亲切感与人情味之感受较理想,且又不感到压抑,它较适合于住宅组团的户外庭院与公共空间的尺度,邻里交往空间更易体现。当d/h在2.5与4之间时,更适合于小区中心庭院的公共空间,因为在这样的空问里,邻里交往有所减弱而公共交往有所增强。

以上所说的建筑高度h是指两建筑高度相同时所围合的空间,在实际设计中往往有不同高度的建筑结合布置或互相穿插,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高低错落的户外空间,从视觉而言,这样的空间其d/h之比的h应取两建筑高度的平均值较为合适。

5 日照要求对住宅间距与庭院空间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中规定:城市居住区的有效日照在大寒日不应小于1小时,而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又与所处的纬度有关,纬度越高同一时日的高度角也就越低,所需1小时的目照的建筑之间距也就越大。毫无疑问住宅的间距越大,日照的时数越多为,为了节约用地,建筑师常常在最小的日照间距中做文章,如建筑屋顶北向放坡或做退台、平面规划错位布置以减少遮挡、半围合向阳开口、住宅高低结合、低层住宅布置在南向等手法以增加日照时数,这些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住宅自身获得日照固然是重要,但组团与小区庭院空间的充分日照也不容忽视。板式高层住宅由于自身特性的,其组合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形成阴影角。对于北方的住区来说,由于冬季的时间较长,设计上无法彻底解决,但建筑师应积通过其他途径来减轻,如减少围合、东西向尽可能通透、做架空层、把握好宅前庭院空间与周围建筑高度的尺度关系、合理布置塔式住宅等。

6 板式高层住宅小区通风

居住建筑的自然通风不仅受到大气环流所引起的风向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局部地面特点所引起的空气湍流变化的影响。高层住宅组群的自然通风与间距大小、排列方式以及迎风的方向等有关。当建筑间距较大时,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也较强,此时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效果至关重要,当风的入射角为60度建筑间距为1:1.3h时的通风效果比入射角为30度建筑间距为l:2h时更佳。当建筑间距较小时,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影响就不明显。可见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效果,主要选择合适的朝向使建筑物迎向夏季主导风向,保持有利的风向入射角。

小区设计中,周边布置的板式高层住宅有时会遮挡着内部的其它住宅,使小区内的小气候受到影响,为此在建筑朝向上不仅要考虑主导风向问题,还要考虑建筑物对空气流动的干扰。

7 板式高层住宅户外空间景观规划

高层住宅是人工构造的空间环境,两栋建筑实体的组合并不简单的等于两栋建筑的相加,他们构成了另一种功能空间,这种空间或场所人们在其中生活不易感觉到它的存在价值,然而正是这个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定或不安。所以说,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知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那么如果把整个社区看作一栋住宅,这些住宅之间的庭院广场空间、道路转折停留点、交通界面等就相当于大小形态各异的联系“房间”,如同住宅中的各个功能房间,随地形而自由布置的道路将这些公共空间串连起来,使整个社区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如何使这些公共住宅空间变得有序而生动,这就需要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将景观设计与建筑单体等同对待,为住宅增加丰富的第二层次的住宅环境。

8 结语

板式高层住宅作为城市高层住宅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外部空间没有被系统地加以分析研究,现有住宅区外部空间的设计往往只停留在解决视觉美化、需求配套等表面工作。希望本文的简述能够引起建筑师对住宅区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视,从宏观的环境提升居住的质量。